第一百四十四回 綻放的生命---為你驕傲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2205
  第一百四十四回綻放的生命———為你驕傲

  秦歸一族從天津到京城,一路上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感覺每一樣都新奇,每一樣都匪夷所思,走到那裏都大受歡迎,吸粉無數,大呼過癮。

  走走停停,一路走馬觀花,三天後終於到達京城,京城的繁華,京城的人口密度,京城的城區之大完全超出了眾人的想象,一百多萬的人口,光每天的吃喝拉撒就是一個天文數字,秦歸突然發現,要是讓自己來管理這樣一座城市,恐怕不用一天,自己就得住進非正常人類研究所。

  京城在發展中,京城與外麵的交通已經嚴重製約了京城的發展,經過各方麵專家的研究,特別是得到軍隊的保證,內閣政府決定拆除城牆,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創舉,此舉遭到非常多的反對,但讚同的人數更多,最後以大多數同意通過,他們的信心來自於軍隊的保證:沒有任何敵人可以攻到明帝國京城兩百公裏內!

  而馬和的理由更加特別:以目前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的發展看,不久的將來,有城牆與沒有城牆沒有太大的區別。

  眾人想想也是,火炮的威力越來越大,炸藥的威力已經喪心病狂,再加上空中的突擊,城牆,真的擋不住現代軍隊的進攻,以其無用,倒不如拆了,對發展更加有利。

  秦歸一族到達京城的時候,正是拆除城牆進行中,當然,每一邊的城牆都留有一段,留給後人緬懷。

  在京城安頓下來後,秦歸一族到處參觀,包括醫院,學校,工廠,商店,農村,軍隊以及各級政府機構,見識了先進的管理理念,整個國家從文化到科技都在不斷向前發展,各種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看得他們眼花繚亂,令他們明白到自己有多落後。

  而最令族人震撼的是參觀了軍事演習之後,各種先進武器連名字都叫不出來,威力喪心病狂,跟古裏的演習不可同日而語,不是在戰術方麵,而是在規模方麵,在明帝國的軍事演習動動就是過萬人,這樣的場景,這樣的聲勢,不要說從來沒見過,就是想也沒想過,隻能用兩個字來形容———恐怖!

  整個明帝國欣欣向榮,他們發現整個國家沒有閑人,白天,每個人都在緊張的工作,夜幕降臨,整個城市又是另一番景象,到處燈火輝煌,有錢人,商人一個個在各種娛樂場所流連忘返,而老百姓絕大多數在補習夜校接受文化教育,並以此為榮,他們不明白,為什麽不能輕鬆一點?難道是不夠吃不夠穿?

  對此,秦歸曾經問過不少於20個人,他們的回答幾乎沒有差別:我們不缺吃不缺穿,但我們缺少文化知識,再不學習,就要被社會淘汰,當一個人在社會上,在家裏得不到認同,沒有共同的話題

  ,沒有朋友,那活在世上與動物有什麽區別!

  好一句活在世上與動物有什麽區別!

  這句話徹徹底底驚醒了眾人,擊破了族人躺在金銀堆上醉生夢死的願望,秦歸的目的達到了,他就是不希望族人繼續沉淪下去。

  隨後,秦歸召集族人開了一個大會,在會上,秦歸擺事實講道理,最終說服族人放棄不切實際的想法,投入到轟轟烈烈的大變革時代中。

  秦歸:“這些天的參觀學習,我們都看到了明帝國的變化,與我們想象的社會形態完全不同,時間,在我們曾經的古裏,是以天來計算的,而在明帝國,時間是以分鍾計算的,這就是差距,可以說已經不在一個層麵,我們整個家族幾乎在所有的方麵都遠遠落後於時代,唯一值得驕傲的,就是我們祖先留下來的藝術素養,特別是在保護文物方麵的技能,就是在現在的明帝國也有一席之地。”

  眾人深以為然。

  秦歸:“家族的財富整個家族都有份,生活不是問題,但我希望每個人都進入學校再學習,充實各方麵的知識,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從今天開始,家族的規定不再具有約束力,但我還是不希望家族成員從政,可以從商,可以從事藝術方麵的工作,也可以去當老師……”

  說到當老師,立即被下麵的族人打斷:“不是吧,我們這個水平怎麽去當老師啊。”

  秦歸:“雖然我們在很多方麵都落後,但也不能妄自菲薄,我們有我們的優勢,再說我們還可以學習,我們還能夠進步,現在不行,並不表示將來也不行,並不表示我們的後代也不行,我忘了告訴你們,我已經答應馬和,在京城大學兼職做文物保護方麵的老師。”

  哇,眾人一陣昏眩,變化太大。

  秦歸:“我接受了馬和的建議,準備成立一個基金,目的有三個,第一,讓我們的財富保值增值;第二,保證我們家族的生活;第三,從事慈善事業。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不同意見。”

  下麵族人紛紛議論,最後一致同意,族人本來對財富就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隻要能夠保證他們目前的生活以及後代的生活,成立什麽無所謂。

  會後,家族成員不管男女老幼,全部投入到學習中,秦歸除了白天在博物館上班,偶爾去京城大學給學生上課,晚上自覺的參加補習班。

  知識雖然落後,但家族的智商還在,經過努力,每個人都在社會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兩代以後,在文學藝術方麵,在經商方麵嶄露頭角,不少子弟出人頭地,在社會上獨樹一幟,但就是沒有一個後人從政,一時成為美談。

  秦歸在博物館館長任上不遺餘力,將家族保護文物方麵的秘技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了學生和

  博物館的同事,並在文物研究方麵大放異彩,成為明帝國數一數二的文物專家,著作頗豐。

  退休後,秦歸除了在京城大學繼續擔任教授外,將主要精力放在慈善事業方麵,幾次前往海外省,三度重回古裏,為龍芳省的慈善事業發展,為明帝國的慈善事業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史書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

  可以說,無愧於華夏民族,無愧於贏氏家族,無愧於華夏第一家族的稱號。

  秦歸,你是後人的榜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