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回 順勢而為(二)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2300
  第一百一十一回順勢而為(二)

  錫蘭,戰爭的導火索已經點燃,一場新舊軍事力量的戰爭已經展開,正當箭在弦上雙方密鑼緊鼓即將全麵碰撞之際,因為熱氣球的突然出現,最後以鬧劇的形式結束,這種戲劇性的轉變不是發生在戲劇中,而是活生生的發生在眼前,匪夷所思,匪夷所思,不管是前世還是後世,不管是過去還是未來,恐怕再大的腦洞也開不出這樣的結局,令人歎為觀止!

  聯合艦隊錫蘭臨時指揮部,一場關乎到曆史走向的擴大會議正在召開。

  王景弘:“今天這樣一個結果恐怕沒有人能夠想得到,完全超出了我們皇上與內閣製定的戰略範圍,可以說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所以說,這次戰役我們失敗了,不是說損失有多大,而是結果完全超出了我們的預料,超出了我們的戰略範圍,怎麽辦?是繼續執行皇上與內閣製定的戰略任務,還是重新調整戰略目的,這就是召開聯合艦隊擴大會議的目的,希望各位同仁暢所欲言,把你們的想法,建議以及問題一股腦的拋出來,讓我們來一場思想的大碰撞,從擦出的火花裏看清我們前進的方向,開始吧。”

  第一個發言的是佛教大師:“我支持王督對錫蘭民眾的演講,接納錫蘭成為明帝國的海外省,理由有兩點,第一是我佛慈悲普度眾生;第二是佛教起源於天竺,但在起源地已經被印度教取代,唯有在華夏得到發揚光大,而錫蘭目前還保留有古老的佛教經典,如果錫蘭加入明帝國,傳統與現代結合一定可以使佛教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

  冷謙(道教大師、音樂家):“我同意大師的觀點,任何宗教或者是學術流派,隻有兼容並蓄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排他的,狹隘的最終都將導致戰爭和殺戮,我支持王督的演講。”

  參謀一:“但這樣一來,與我們最初的戰略相抵觸,我們的戰略思想是不要別人的一寸土地,如果接納錫蘭會不會導致我們的戰略轉變為使用武力進行開疆擴土?”

  這個問題一提出來便引來激烈的爭論,有讚同有反對,各有各的觀點,各有各的理論,誰也說服不了誰,反而兩位世外高人能夠跳出世俗紛爭,沒有參合在其中,一邊喝茶一邊看風景,把王景弘羨慕得不行,羨慕歸羨慕,總不能自己也跟他們一樣出家吧,想想就好,當真你就輸了,單單一個張欣就不是王景弘能夠放得下的存在。

  在眾人爭論不休的時候,王景弘開始了他的忽悠表演。

  王景弘:“各位,對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首先,我們不要別人一寸土地的戰略沒有變,現在不會變,將來還是不會變,因此為這個擔心沒有必要,第二,錫蘭不能算真正的有主

  之地,他們從來就沒有建立過一個完整的國家,哪怕是在曆史上最強盛時期都沒有實現過統一,更沒有構建整個政權的行政體係,文化,法律斷斷續續,與蘭芳省上的那些部落沒多大的區別,充其量就是人口多一點,隻能算半主之地。”

  王景弘:“蘭芳省最大的族群就是巨港的華夏人,因此明帝國從上到下一致認為蘭芳省就是明帝國的領土,對這點不會有任何的異議,而錫蘭這個半主之地,中央政府在製定戰略的時,是把他當作戰略夥伴來對待,但現在是錫蘭人民主動要求加入明帝國,這是一個新的機遇,新的挑戰,以後這樣的情況有可能成為普遍現象,這跟使用武力強行占領不是一回事,要將錫蘭與攀牙府區別對待,攀牙府是泰王國的一部分,泰王國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我們尊重他們的選擇,不會使用任何的武力去取得,如果因為泰王國內部的原因,攀牙府願意脫離泰王國加入明帝國,我們也是願意接納,從形勢的發展看,攀牙府整體加入明帝國是大概率事件,我們拭目以待。”

  黃雁:“王督你這一解釋就非常明了,我們隻取無主之地,那些有主或者半主的人民願意加入明帝國我們同樣熱烈歡迎,從地圖上看,我們有了錫蘭,古裏地區就顯得不是那麽重要,接下來我們還有沒有必要在古裏地區建立政權?”

  王景弘:“這個戰略目標不變,看地圖,將目光往大海方向看,古裏地區可有可無,錫蘭完全可以控製進出印度洋的咽喉,但是,當我們將目光從大海移到陸地的時候,古裏地區又顯得無比的重要,比之錫蘭更加具有戰略意義,與整個南亞次大陸進行貿易,古裏地區是必不可少的基地,其戰略地位無可取代,古裏,我們要定了。”

  光頭強:“王督,你今天在演說的時候提到,如果錫蘭有不願意加入的部落,最後的土地按照人口的多少進行劃分,這樣我們是不是會吃虧?”

  王景弘:“吃虧談不上,本來我們的戰略就沒有要錫蘭的土地,所以沒有吃虧不吃虧的問題,多,是勝利,少,也是勝利,再說按人口劃分,我們明帝國其他的不多,唯有人口最多。”

  參謀二:“啊,不是吧,將明帝國所有的人口加起來分配錫蘭的土地?這也太無恥了吧,見過無恥的,就是沒見過這麽無恥的。”

  眾人笑。

  王景弘:“你誤會了,我們堂堂的天朝大國,怎麽可能做出這麽無恥下流的行為,我的意思是可以從國內,又或者從攀牙府移一些人過來,我們不要不屬於明帝國的一寸土地,但也不能吃虧不是。至於那些不願意加入明帝國的人們,誰又能保證他們不會突然病斃。”

  眾人再笑,人

  才啊,能夠將猥瑣的事說得冠冕堂皇,除了王景弘也沒有誰了。

  從中午開始討論到晚上,終於達成一致意見:尊重錫蘭人民的選擇,爭取整體加入,用無微不至的關懷關心做通那些土王的思想工作,使他們心甘情願加入明帝國,對那些頑固不化的,發動群眾揭發他們曾經犯下的罪行,對劣跡斑斑的家夥進行公審,這個提議是法律專家提出來的,理由充足,因為這些頑固派是對明帝國人民犯下的罪行,用明帝國的法律進行審判理所當然。

  王景弘已經足夠無恥,但與法律專家比,好像還差距不小,隻能說沒有最無恥,隻有更無恥。

  用過簡單的晚餐,擴大會議繼續進行,接下來需要討論名字,行政架構,規劃等問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