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輕輕推了一下曆史車輪(一)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3335
  第十三回輕輕推了一下曆史車輪(一)

  會議結束後,王景弘與鄭和分別率領各自的攻關小組投入到相關的研製中,鄭和負責的是熱氣球研製,一行人來到工部匠營,稍事休息便投入到緊張的研製當中,看得出一個個興奮無比,會議結束前王景弘的一句話將所有人的熱情點燃引爆:“我們就是開創時代的先行者!”

  這句話激勵著一代代的科學工作者,最終成為明帝國科學院的座右銘。

  要進行熱氣球的研製,首先是製定方案,在製定方案的過程中,各抒己見,各自腦洞大開,對具體的參數鄭和也不了解,隻是知道後世的熱氣球很大,可以漂洋過海,在製定方案的過程中,鄭和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引入了後世的項目管理理念,將項目拆分成一個個小任務,在每一個任務之間引入了時間節點,使整個項目一目了然,得到所有參與者的認可,將項目管理提高到理論水平,特別對大型建設項目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經過激烈的爭論,最後一致同意采用錢偉提出的研製方案,錢偉的方案是不急於做出產品,而是先測定單位熱量以及單位熱量的升力,然後再根據需要升空的重量來決定熱氣球的大小,而在做這個實驗的同時,進行材料拉力,材料耐高溫實驗,當這些數據出來後,很容易就得到熱氣球的尺寸,到時再做成品實驗。

  雖然來自後世,但這樣科學的方法鄭和可想不出來,按鄭和的意思是先做出不同尺寸的熱氣球,然後一個個的實驗,最後得到合適的結果,一句話就是靠蒙,在方向正確的情況下,總有蒙對的時候,想到這裏,鄭和感到無比汗顏,看來自己就不是個搞科研的料,專業的東西還得專業的人來做才行,這就叫做術業有專攻,自己倒是可以時不時的指一指方向,出一出鬼點子,小小的開一下掛。

  在熱氣球的研製過程中,鄭和發現這時代的腦洞並不比後世的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終於見識了什麽叫人民群眾的創造力是無窮的至理名言。

  測定熱值普通人無法想象之事,在錢偉這樣的大咖麵前絲毫沒有難度,隻見錢偉找了一個標準的容器,裝入標準的純淨水(經過蒸餾後冷卻得到的水),這個時代的氣壓和溫度還隻是一個概念,這時候直接無視,將容器放到爐子上加熱,直到水燒開為止,記錄下所用的時間,最後錢偉一錘定音---在這個時間內燒開標準容器內的水就是1熱值,後世為了紀念錢偉所做出的貢獻,將熱值單位定為錢偉。

  而1熱值能夠吊起的重量就是升力,得到這兩個單位的數據後,通過計算,要吊起500斤的重量(三個體型稍小的人加燃燒裝置和吊籃),球體的體積起碼要達到1500立方米,高度

  在15米左右,直徑在12米左右。

  根據計算結果,開始製作熱氣球,而進行拉力抗壓耐熱實驗的小組最後得出用硝製過的牛皮和牛筋是最適合製作熱氣球的材料,在熱氣球的裏麵塗上耐火泥可以有效耐熱,經過三天的緊張工作,熱氣球終於製成,小組一致決定第二天進行熱氣球的升空實驗,看著無比碩大的熱氣球,所有人都興奮不己,有一些工匠甚至全身發抖,渴望,期待,緊張的心情溢於言表。

  第二天早上7點,整個匠營人聲鼎沸,裏三層外三層人滿為患,一個個都想先睹為快,希望成為奇跡的見證人,連明成祖朱棣都早早來到匠營,更別說其他朝廷官員。

  升空實驗由鄭和親自指揮,王景弘則留在朱棣身邊進行講解,朱棣:“王愛卿,這次實驗有沒有把握一次成功?”

  王景弘:“稟皇上,科學實驗從來就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每一次科學上的重大突破,無不是經過了無數人無數次的實驗才能做到,一次成功才是真正的偶然事件。”

  朱棣:“這點我理解,隻是心裏太過期待成功了,實驗什麽時間開始?”

  王景弘:“稟皇上,實驗計劃在9點開始,現在工匠正在檢查所有的裝置。”

  8點30分,實驗指揮部不斷傳來各單位的檢查報告:

  “吊籃檢查完畢,負重300斤,一切正常。”

  “燃燒裝置檢查完畢,一切正常(燃料采用油脂)。”

  “球體檢查完畢,一切正常。”

  接到報告,鄭和再次命令換一批人進行第二次檢查,8點50分檢查完畢,一切正常,9點,隨著鄭和“熱氣球升空實驗正式開始,點火。”的一聲令下,熱氣球的燃燒裝置點火成功,瞬間燃起了熊熊烈火,經過加熱的空氣通過特殊的管道緩緩注入球體,隻見球體慢慢膨脹,由平放在地上扁扁的皮製品,逐漸變成一個球體,在熱空氣的作用下,開始飄向空中,這時候現場鴉雀無聲,每個人都刻意控製呼吸,生怕呼吸聲驚到天上的神明,緊張的神態,誇張的大嘴巴,估計心髒已經提到嗓子裏,就連朱棣也不能幸免,雄才大略處變不驚是一回事,但對未知的忐忑又是另外一回事,就算是來自未來的王景弘與馬和也有點緊張,雙手握緊拳頭,等待奇跡的發生……

  9點15分,氣球越升越高,一步一步將燃燒裝置拉了起來,接著是吊框被拉得開始晃動,有一些膽小的嚇得閉上了眼睛,在熱空氣源源不斷的注入下,升力逐漸增加,9點20分,在眾目睽睽之下,吊框被拉了起來,這一刻,奇跡終於發生……

  隨著錢偉用興奮的哭腔喊出“成功了”的一聲後,現場爆發出山崩海嘯的歡呼聲,叫聲,哭聲穿插其中,無數人對著天空跪了下去,嘴裏喃喃自語全身

  顫抖,這些人的想法千奇百怪,有一些甚至想著是不是可以乘坐熱氣球到天上見見神仙?!

  更多的人則是互相擁抱彈冠相慶,一個個都是淚流滿麵,知道的能夠理解這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不知道的還以為吃了搖頭晃腦丸集體陷入癲狂狀態呢。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熱氣球越升越高,最後在150米左右的高度停止了上升,雖然隻是一小步,但展現在人們麵前的世界變得寬闊無比。

  熱氣球升空實驗取得完滿成功,鄭和下令收回熱氣球,這時候出現了一個問題,因為沒有設計熄火的裝置和引入冷空氣的裝置,熱氣球不能自己回到地麵,隻能使用外力強行拉下來,20個彪形大漢同時用力也僅僅拉下50米,增加到50人隻能再拉下20米,越往下越困難,無法可想之下隻好放棄,唯有等燃料燒盡之時,熱氣球自己回到地麵,正當科研小組無比懊惱的時候,錢偉的一席話頓時令眾人笑逐顏開:“我認為這不是一件壞事,我們可以測定這些燃料可以維持熱氣球在空中(開始不自覺的放棄天上這個詞來描述)的時間,同時還可以觀察熱氣球回到地麵的過程以及降落的速度。”

  一語驚醒夢中人,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正是此時的真實寫照。

  這時候,朱棣來到科研小組中間:“首先祝賀熱氣球升空實驗取得完滿成功,你們辛苦了,你們為明帝國做出的貢獻國家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才是真正推動科學發展的動力,具體的技術對我來說是門外漢,不敢有任何的建議,科學探索不可能一帆風順,希望你們不怕挫折,向科學的高峰奮勇攀登,朝廷全力支持你們。”

  說完在眾人的掌聲歡送下打道回宮,一路上盡想著是不是找個時間也到天上遨遊遨遊……

  圍觀的眾人慢慢散去,現場隻留下科研小組成員,各自分工,詳細記錄熱氣球不同時間裏的狀態,11點,燃料耗盡,熱氣球不再有熱空氣補充,隨著時間的推移,熱氣球開始慢慢降落,到最後,就像後世的降落傘,保持每秒幾米的下降速度,平穩的降落到地麵,實現軟著陸,這時候剛好12點。

  午膳非常豐富,隻可惜眾人無心美味佳肴,心情早就放飛到無垠的太空中,草草吃完,稍事休息便進入到熱氣球的改進當中。

  提高熱氣球升空速度和維持時間,可以通過增加熱值和燃料解決,熄火裝置也不難實現,最關鍵是怎樣引進冷空氣,冷空氣是向下的,一時之間眾人被卡在這裏,不引進冷空氣就不能做到快速降落,在海上碰到暴風雨將非常危險,而暴風雨在海上又是無可避免的常態。

  就在眾人毫無頭緒一籌莫展的時候,鄭和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其實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

  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關鍵的一點就是怎麽通過外力將冷空氣送進氣球,這個可以參考噴油裝置的原理,通過壓力將冷空氣送到氣球裏。”

  經鄭和的點撥,一些參與了噴油裝置研製的工匠立即恍然大悟,很快就在板上畫出了加壓裝置,經過眾人不斷的完善,一個固定在吊框上的腳踏加壓裝置脫穎而出,第二天樣品通過了實驗,完全達到設計要求,實驗是在地上進行的,同時進行了熄火實驗,一切準備就緒,決定三天後進行熱氣球載人實驗,也就是接到任務後的第七天,如果載人實驗獲得成功,將提前三天完成任務,朝野期待,隻是還要等三天,把眾人的心繞得癢癢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