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坑爹的穿越不再孤單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1      字數:3310
  第七回坑爹的穿越不再孤單

  馬和失蹤後,他的搭檔,大驅上的副指揮長王景弘心裏始終不是滋味,這天是星期天,休息日,一大早,王景弘來到嶗山水庫,具體的目的連自己都不清楚,反正覺得心裏空落落的,幹什麽都提不起勁,就這樣沿著水庫邊慢慢走著,時間剛剛11點,又是黑雲壓頂,狂風暴雨電閃雷鳴,一陣狂風將王景弘吹落水庫裏,同樣的套路,同樣的詭異漩渦,同樣的三分鍾,同樣的體驗,王景弘穿越到了明初的王景弘身上,醒來後的過程和感受與馬和一模一樣,坑爹的穿越既然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這個無法解釋,但至少告訴後人,取名一定要謹慎小心,一定要謹慎小心,一定要謹慎小心,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說三遍......

  鄭和聽到王景弘同樣發生了落水事件,心裏打了一個寒顫:不會又有那個倒黴鬼穿越到王景弘身上吧。

  這時候,鄭和對戰略目標的具體實施步驟還沒有理清,當馬桂前來報告說王景弘醒來了,趕緊前往看望下西洋的搭檔,來到王景弘的住處門口,剛好碰到太醫們出來。

  鄭和:“太醫請留步,不知王副使怎麽樣了?”

  太醫:“王副使已經沒事,他說想一個人靜一靜,真奇怪,王副使的症狀既然與鄭爺一模一樣,著實令人不得其解。”

  鄭和:“王副使沒事就好,太醫你們忙,我進去看看就出來。”

  來到王景弘房門前,鄭和上前敲了兩下門:“王副使,我是鄭和,我能進來嗎?”

  王景弘帶著哭腔:“鄭爺有心了,我身體剛剛恢複,隻想一個人靜一靜,希望鄭爺見諒。”

  鄭和一聽感覺有戲,開口道:“既然這樣,我就不打攪王副使休息了,我順便到刺破黑暗的曙光那裏轉轉。”

  剛剛說完門就開了,王景弘出現在門口:“刺破黑暗的曙光那本書不是被屏蔽了嘛。”

  鄭和也不回答,抬腿進了房間,進去後順手把門關上:“我是指揮長馬和。”¥…愛奇文學i7wxm#¥最快更新

  王景弘:“你真的是指揮長呀?我是副指揮長王景弘。”

  就這樣,兩人麵對麵凝視著不是原來身體的戰友,異位麵重逢,沒有喜悅,沒有幸福,隻有深深的痛苦,還有那無盡的哀怨。

  足足過了五分鍾,兩人同時上前緊緊的,緊緊的擁抱在一起放聲大哭,其情之悲,就是鐵石心腸的人聽了都要落淚,更何況門外那些戚戚相關的侍衛和太監,一時間悲從中來,哭得天昏地暗了無生趣,連在暗中主導了這兩次穿越事件的鄭和靈體,都陪著他們兩個留下了幾滴鱷魚淚:有得有失,你們以後一定會感激我,到時候不要太過矯情就好。

  馬和與王景弘在後世都是“刺破黑暗的曙光”擁躉,絕對的粉絲,當時這本書被屏蔽的時候,兩人還曾經為這爭論

  了好幾回,最後也無可奈何,唯有唏噓不己。

  哭夠了,哭累了,還是得麵對現實,兩人分別坐在案桌的兩邊,回憶了一些後世情景,慢慢將那些刻骨銘心的記憶拋到了腦後,既然來了,總得做些什麽不是。

  鄭和從懷裏拿出這幾天寫在紙上的戰略目標,王景弘仔細的看了好幾回,兩人小聲的討論,不斷的爭論,不斷的提出新的觀點,直到晚膳的時間,兩人才將整個戰略目標完善,商議後決定鄭和以身體不適合遠洋為理由,向皇上提出留在皇上身邊,下西洋的任務由王景弘負責。

  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在皇上身邊配合戰略目標的實施,雙方協調,更為有利於目標的實現,具體的行動等第一次下西洋回來後再決定,三天後,兩人覲見了明成祖朱棣,得到了皇上的同意,從此,鄭和留在了明成祖身邊,下西洋的任務全部落在了王景弘身上,曆史進程在這個時間節點上產生了分岔,兩隻蝴蝶扇動著翅膀,產生了放大的效應......

  王景弘接受任務的同時,還接收了鄭和的跟班小太監馬桂和馬金,按鄭和的意思是這兩個小太監有慧根,好學,能吃苦,值得培養,也許跟著下西洋一兩次,就能成為獨當一麵的頂梁柱,對此,王景弘欣然接受,馬桂馬金也不負兩人期望,最後成就一番事業,在這個位麵的曆史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筆。

  在覲見皇上的時候,王景弘向皇上提出將啟程的日期改到1405年8月15日(為了方便讀者閱讀,以後的日期全部采用公曆,地名也盡量使用現代的地理名詞),同樣得到了朱棣的同意,比曆史上的第一次下西洋足足推遲了35天,擾動效應開始產生,王景弘心裏想,管得了那麽多嘛,要是按照曆史準時,也就不會發生穿越了,我還求之不得呢,我的痛苦哀怨還不知找誰說去。

  王景弘--太監,福建龍岩人氏,從小對大海一往情深,洪武年間入宮,與鄭和交往密切,同是有大誌向的無後之人,兩人惺惺相惜結為八拜之交,在明成祖朱棣發起靖難之役中立有大功,官至聯合艦隊副指揮使,因為穿越的擾動,現在更是升至聯合艦隊指揮使,一時風頭無兩誌得意滿,起碼表麵上如此,後世的王景弘也是福建龍岩人氏,同樣對大海情有獨鍾。

  這天,王景弘帶著馬桂,馬金,王德尚,王慧聰四個小太監檢查聯合艦隊下西洋的準備工作(王德尚和王慧聰是服侍王景弘的小太監,現在變成了四個),首先來到碼頭,隻見戰船林立,日月旗迎風招展,一望無邊遮天蔽日,恢弘氣勢比之後世的聯合艦隊不遑多讓,當然咯,戰鬥力不比也罷。

  這次下西洋的聯合艦隊由舟師、兩棲部隊、儀仗隊三個序列編成。

  舟師就

  是現代的艦艇部隊,基本單位是戰船,它們組成編隊,分別是前營、後營、中營、左營、右營,他們是整個聯合艦隊的作戰力量,負責警戒,作戰,為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支援,航行時負責保衛整個艦隊的安全。

  兩棲部隊也就是現代的海軍陸戰隊,負責登陸作戰,攀船作戰等,是傳播華夏文明,威懾宵小的保障。

  儀仗隊則擔任近衛和對外交往時的禮儀,莊嚴威武,高端大氣上檔次。

  根據下西洋的任務,聯合艦隊人員主要由五個部分組成:指揮部分、航海部分、外交貿易部分、後勤保障部分、軍事護航部分。

  指揮部分是整個聯合艦隊的中樞,對航行、外交、貿易、作戰等進行指揮決策。

  航海部分包括航海業務、修船、預測天氣、導航、繪製航海圖等。

  外交貿易部分包括外交禮儀、貿易、聯絡翻譯、道教與佛教的傳播等。

  後勤保障部分包括財務管理、後勤供應、起草文書、醫務人員等;

  軍事護航部分負責航行安全和軍事行動。

  編製之完善和嚴密差不多到達了現代水準,令王景弘歎為觀止:以聯合艦隊的實力,在鐵甲船出現前絕對是無敵的存在,隻要願意,滅國滅族都是分分鍾的事,關鍵是大明帝國內部不要亂,否則自己作死也就怨不得誰不是。

  這時候的大明帝國國力冠絕全世界,不管是文化方麵還是科技方麵,對其他國家都是碾壓之勢,比之鷹醬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還牛,橫的不要不要的,因此在與鄭和討論的目標裏,沒有科技樹這一項,一致認為順其自然就很好。

  這次下西洋的另一個亮瞎鈦合金狗眼的是船舶種類齊全數量巨大。

  整個聯合艦隊擁有200多艘各類船舶,其中大船“寶船”62艘,其他為中型戰船和不同功能的船舶,種類之多非親臨其境難以想象,包括有:寶船、馬船、戰船、座船(戰座船)、糧船、水船等。

  寶船——帥船,取寶之船,長148米,寬61米,共有四層,船上九桅可掛十二張帆,錨重幾千斤,要動用二三百人才能啟航,與現代的中小型航空母艦比也不遑多讓,其中一部分寶船上麵養豬、養雞、養鴨、養鵝以及種植蔬菜,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完全做到了自給,先進程度無法想象;

  馬船——長91米,寬35米,共有三層,是一種快速的綜合補給船,搭載中層官員、軍需品、各國朝貢的動物,同時具備作戰能力;

  戰船——長51米,寬21米,兩層,護航用,噸位小,機動靈活,配有火器和戰鬥員,保障整個船隊航行安全;

  座船——長111米,寬45米,共有三層,用於船隊防海盜襲擊和執行兩棲作戰任務,並對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糧船——長111米,寬4

  5米,三層,是裝載糧食和副食品的專用船;

  水船——長111米,寬45米,三層,是儲存運載淡水的專用船,在當時世界的航海,除了大明帝國,沒有那個國家配置了專用的水船,這是一個不得了的成就,證明當時大明帝國的造船技術和航海能力遠遠將全世界拋在後麵,恐怕連背頂都看不到。

  不單是艦隊規模和造船技術,武器裝備、通信技術,繪製航海圖技術,導航技術和裝備,醫療技術也遠遠走在了世界的前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