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回 地方政府的經濟
作者:孤雲      更新:2021-06-08 15:36      字數:2635
  開啟民智,有教無類,打破階級壁壘,明顯是社會發展的方向和動力,兩個謀士內心雖然震撼,但理智上還是認可這種變革,強大的明帝國就是最好的榜樣。

  而對兩個外交大臣來說,這樣的變革首先就是推翻自己高人一等的貴族地位,說起來容易,真正要實施則是有切膚之痛,糾結,掙紮,天人交戰,最後還是搖搖頭無法接受,他們心裏清楚,就算是自己能夠接受,家族的其他成員,王國的其他貴族也不可能接受,如果將這套製度引進王國,第一個粉身碎骨的肯定是自己。

  結束了學校之行,四人繼續前進,一路上行人稀少,畢竟處於邊境的農村,基本上沒有遇到閑人,偶爾碰到幾個老人,言談中充滿了幸福和自信,他們發現這裏的民風淳樸,既沒有偷雞摸狗之事,也沒有發狠鬥勇之人,呈現出一片祥和安寧,與各王國相比,完全是一個世外桃源。

  不久,四人來到進入地方政府之後的第一個城鎮,這裏的場景又是不同,整潔的街道上到處都有行人,他們有的優哉遊哉的在散步,有的帶著小孩戲耍,有的在商場挑挑揀揀,行色匆匆的是那些提著大包小包的行人。

  不是說阿魯多多地方政府的老百姓都忙於工作嗎?街道上怎麽會有這麽多人呢,路上見到的建築工地,那些工人都在忙得頭頂發煙,想找個工人聊聊無一例外被拒絕,真是奇了怪了。

  走進商店,第一印象是商品真多,塞滿了貨架,這是一間普通的百貨商店,絕大部分都是日用品,隻是在正中間有一些高端瓷器和廚房用品,拿起來仔細端詳發現,這些高端商品全部來自明帝國,其他商品則是寫著地方政府製造,除了來自明帝國的高端商品價格稍貴外,當地生產的商品價格比之各王國都要便宜。

  默華:“你們有沒有發現,來自明帝國的商品明顯比當地製造的商品要高級。”

  拜王國謀士:“這個可能與生產設備和原材料有關。”

  川王國謀士:“也許與工人的技術有關,但不可否認,當地生產的商品雖然比不上明帝國生產的商品,但比我們各王國生產的商品又高了一個等級,像吃飯的碗,比我們生產的就薄了很多,我曾經參觀過我們的陶瓷工廠,想要做到這樣的質量,除了幾個技術最好的工人外,其他人都不行,但要做到這樣精致,產量卻要少得可伶,他們生產的瓷器僅僅能夠滿足貴族的需求,像這樣做到大眾化滿街都是,各王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這個觀點得到其他人的讚同,紛紛點頭應和。

  呆問拜王國謀士:“你們拜王國近水樓台,更容易得到這些物美價廉的商品,但我觀察後發現,你們王國的大部分商品都是自己生產的,雖然在各王國中獨樹一幟,但還是比不上阿魯多多地方政府生產的商品,這是為何?”

  拜王國謀士:“道理是這個道理,問題是那裏拿得出這麽多資金,拜王國生產的糧食,牛羊和重金屬,基本上都拿來換取明帝國的生產設備和武器裝備了,我想其他王國也是如此吧。”

  眾人點頭。

  聊著聊著,這個時候商店老板走了過來:“看諸位器宇軒昂一表人才,一看就是來自其他王國的貴賓,我是這家商店的老板,不知有什麽可以幫到你們的?”

  默華:“你好老板,我上次來這裏還是一片工地,想不到這麽快就建起了街道,更沒想到的還有這麽多的行人,他們都不需要工作嗎?”

  老板想了想開口道:“這點我也不是很清楚,開始的時候,商店隻有在早晚才有客人,後來地方政府鼓勵那些企業調整工作時間,再加上周圍的農民前來購買生活用品,慢慢人就多了起來,聽政府官員說,地方政府準備開發旅遊項目,到時候人會更多。”

  默華:“你看其他王國,老百姓窮得不要不要的,那裏有能力旅遊,你們地方政府的這個旅遊願景能夠實現嗎?”

  老板:“這倒是一個問題,但我們地方政府的目標來自明帝國的遊客,在明帝國,旅遊已經是一種風氣。”

  川王國謀士:“明帝國與這裏相隔上萬公裏,來往的時間未免太長了吧。”

  老板:“這個倒是不用擔心,明帝國的飛機已經開始商業運作,等明帝國海外省的飛機場建好之後,從明帝國飛到這裏也不過是一個白天多一點。”

  飛機?什麽東東?見過飛艇和熱氣球,但它們都飛得不高飛得不快,怎麽可能一個白天多一點就可以跨越上萬公裏?眾人一臉懵逼。

  呆:“老板,飛機是什麽樣子的?你見過嗎?”

  老板:“真實的飛機我沒有見過,但我看過圖畫,好大好漂亮,據說可以飛到幾千米高,速度達到六百多公裏。”

  天啊,神仙也不過是一日千裏,而明帝國一日何止過萬公裏,難以想象,無法想象。

  默華:“老板,哪裏可以看到飛機圖片?”

  老板:“在地方政府的展示廳有圖片,對市民和遊客免費開放,不怕跟你們說,在展示廳還有明帝國對未來科技的描述,太神奇了,明帝國未來將有可以在水下航行的艦艇,有可以飛到月球的太空飛船,有像飛機一樣快的高級鐵路,甚至還有無人駕駛的飛機,就像夢幻一般,太多太多,我當時看到後整個人都傻了,不怕你們笑話,我回來後立即將四個小孩送到明帝國海外省讀書,我跟小孩說,考不上明帝國的大學不要回來見我,活了一大把年紀,終於發現還有一個夢幻般的斑斕世界。”

  默華:“到明帝國海外省讀書,這個費用不低吧?”

  老板:“還行,雖然在這裏是義務教育,但教學質量還是無法跟明帝國海外省相比較,至於費用嘛,夠用就行,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身外物。”

  生不帶來死不帶走,這已經是一個哲學問題了,同樣難以理解。

  聽到展示廳向所有人開放,四人反倒不急了,一路慢悠悠的考察阿魯多多地方政府的經濟,參觀建設中的工廠,參觀生產中的工廠,他們發現,除了設備先進外,這些工廠還特別注重工人的安全,每一個在建的施工工地和正在生產中的工廠,無不有一套嚴格的生產流程,這些生產流程不但可以保證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還能夠最大限度的保障生產工人的安全,據工廠的管理者介紹,出了安全事故,損失的時間和金錢無法估量,沒有人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

  這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四人同樣無法理解,在他們的心目中,這些工人跟畜生沒有什麽區別,死了就死了,能夠給死者家屬多少一點的物資慰問已經是大善人了,像地方政府將工人當人看的可以說是世上僅有,明帝國不算,那是人間天堂。

  這樣的規定對四人的震動比聽到飛機還要大,當然咯,四人的想法不同,兩個外交大臣屬於頂級的貴族階層,讓他們放棄所有一時之間還難以割舍,而兩個謀士隻屬於貴族的邊緣,要不然也不會遠走他鄉尋找出路,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已經下定決心,隻要有機會一定前往明帝國,哪怕是現在就走也義無反顧。

  四人唯一相同的想法是,這樣的製度在瑪雅王國和七個王國中,完全沒有實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