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回 戰國七雄?(六)
作者:孤雲      更新:2021-04-20 11:00      字數:2350
  頓王國的東麵是一個強大的王國,這個王國叫做默,國王同樣叫做默,默王國不是說麵積比其他國家大,也不是說人口比其他國家多,實際上默王國在七個王國中是麵積最小的,人口也是最少的王國,各類物產不算豐富,而且處於各王國的包圍之中,有點像華夏戰國時期的趙國,是一個四戰之地。

  默為人勇敢不畏強權,頗具大局觀和智慧,他所處的部落聯盟幾乎由中小部落組成,沒有一個部落具有碾壓性的力量,這些部落能夠在強手林立中占有一席之地一是靠抱團,二是好勇鬥狠,一旦加入戰團就是不死不休,哪怕是戰至一兵一卒也不願投降,這樣的民族性格在北美獨樹一幟。

  這個部落聯盟是唯一沒有參與部落混戰的聯盟,不但沒有參與外部的部落混戰,內部也緊密團結,他們時刻關注著外部形勢,地處中間位置,危機感是每一個族民天生具有的基因,稍有鬆懈,其結果就是滅頂之災,是不可承受之重。

  隨著部落混戰告一段落,各部落聯盟紛紛成立國家,這個部落聯盟感受到了空前的危機,大勢所趨之下,各部落拋棄己見,一致同意成立國家,在推舉國王時,默眾望所歸,成為了第一任世襲國王,國名就叫做默。

  默成為國王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取消奴隸製解放生產力,同時引進明帝國的生產技術,是這片大陸七個王國裏唯一得到明帝國全麵技術支持的王國,雖然川王國也得到了明帝國的支持,但那是太平洋艦隊有選擇的支持,不足以使川王國短時間內上一個台階,而默王國不同,是太平洋艦隊重點的支持對象,無他,關鍵的一點是其地理位置,想要這場戰國的大戲持續上演,默王國的存在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

  默一邊加強戰備物資的生產,一邊加強軍備,訓練部隊,他請的教官來自阿魯多多的臨時政府,實際上是太平洋艦隊派出的教官,隻是用臨時政府的身份進行掩護,想想也是,以阿魯多多臨時政府的能力,怎麽可能派出教官呢,不知其他王國有木有發現這個秘密,也許發現了但不敢挑破,他們不是怕太平洋艦隊的報複或者製裁,他們是怕這個秘密揭穿後,太平洋艦隊大大方方的承認,並且光明正大的加大力度支持。

  默堅毅不拔的意誌裏,還有柔情似水的一麵,默對族民非常好,非常關心底層族民的生活,經常訪貧問苦,幫助族民解決問題,默的所作所為為他贏得了“默大媽”的美譽,可見默王國的公民是有多麽的擁護和支持他。

  默王國是唯一一個沒有瑪雅王國謀士的王國,不是默王國不需要來自高一級文明幫助,而是默發現,瑪雅文明與華夏文明相比,連屁都不是,兩個文明的差距比瑪雅文明與自己部落文明的差距還要大,以其請瑪雅文明的學者做謀士,還不如直接請明帝國的學者,這一決定雖然沒有請來明帝國的謀士,但間接得到了太平洋艦隊的全力支持,可以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默王國的行政架構完全照搬明帝國的行政架構,屬於強有力的中央集權製,表麵上與川王國和頓王國相似,實際上大相徑庭,川王國與頓王國純粹是獨裁的奴隸製國家,而默王國的行政架構更像獨裁的資本主義雛形,同樣沒有議會製度,隻能夠說,默王國隻是學到了明帝國的皮毛,離現代的行政架構起碼還有十萬八千裏。

  僅僅如此,默王國也表現出比其他王國更加強大的生命力,默王國的第一仗發生在立國之後的三個月,當時,頓王國準備借勝利之勢向拜王國大舉進攻時,被謀士緊急叫停,權衡利弊之後調整了戰略方向,實施向西防禦向東發展的策略,出兵挑戰默王國。

  這是一次小規模的軍事衝突,雙方投入的兵力加起來還不到一萬人,在曆史的長河中,這樣規模的戰爭如恒河沙數多不勝數,但這次戰爭與眾不同,哪怕是戰爭結束之後很久,七個王國還在繼續研究,這一仗對這片土地的走勢產生了巨大影響。

  這是一次全新的戰爭,一方是由瑪雅王國軍事專家訓練的部隊,另一方是由太平洋艦隊教官訓練的部隊,雙方采用的戰術迥然不同,都不是曾經發生過的混戰,那種街頭混混的群架模式終於被拋棄,雖然還是冷兵器戰爭,但謀略和訓練的成效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部隊的個人戰鬥素養,戰鬥小組之間的配合,新戰術的應用,武器裝備的優劣決定了最後的戰鬥結果,太平洋艦隊的教官訓練默王國軍隊的第一步不是教他們怎麽樣提高個人的戰鬥技能,而是將情報的收集放到了第一位,令接受訓練的官兵耳目一新,就像是一個懵懂的少年突然被一頓棒喝猛然醒悟,好一個菩提灌頂。

  教官:“戰爭是一種凶器,不到萬不得已決不可輕啟戰端,必須牢牢記住,忘戰必危,好戰必亡!”

  這些已經是哲學問題,聽得糊裏糊塗才是正常的反應,本就沒想過這些部落戰士能夠理解,要是有誰表示聽懂了,肯定會讓教官大吃一驚,之所以說這些,不是教官矯情,也不是教官要顯示高高在上的存在,實在是習慣了,反正明帝國訓練軍隊就是這樣開始的。

  教官:“想要贏得戰爭的勝利,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知己雖然很難,甚至可以說完全做不到,但對自己的實力還是可以做到基本上的了解,關鍵是知彼,要做到知彼,沒有其他更好的途徑,唯一的辦法是情報,不斷的收集敵人的,朋友的情報,特別是與敵人部隊相關的情報。”

  收集情報,不是一直有密探和斥候嗎?好像作用也不是很大啊,眾官兵如是想。

  看到眾官兵的反應,教官知道他們在想什麽:“也許你們在心裏不認為情報有多重要,實際上情報的作用比你們能夠想象的還有重要,當部隊向某一個目標發起攻擊的時候,選擇薄弱的環節撕開防線就是勝利的關鍵,而這個薄弱的環節需要情報的支持,同理,當部隊進行防禦時,預先得到敵人進攻方向和兵力部署的情報,那麽,我們就可以將被動防禦變成主動防禦,將敵人引入到我們預先設好的陣地,你們可以想象一下,當敵人進入到一個無法展開兵力的山溝裏,而我們的部隊則埋伏在兩邊的山上,利用地形對敵人實施遠程攻擊,結果如何我就不多說了。 ”

  是啊,如果是這樣的一個戰場還打個屁,不對,好像我們沒有遠程攻擊武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