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回 戰前準備
作者:孤雲      更新:2021-04-20 10:59      字數:2312
  王宮議事廳,劉光繼續無敵的忽悠大法。

  劉光:“以部落目前的武器裝備,攻城掠寨不在話下,精兵,但數量少是其中最大的短板,關鍵是采用什麽樣的戰術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武器裝備的長處,步步為營將使得這場戰役曠日持久,不要說幾十萬上百萬人,就是幾萬頭豬也難以在短時間內殺完,何況這些部落聯盟的武裝會反擊會拚死抵抗。”

  這個戰場上有可能出現場景,正是阿魯多與部落領導者們最初的戰術設想,聽到這裏哪裏還有不明白的,一句話---這樣的戰術不行!眾人翹首以待。

  劉光:“因此,這場戰役應該采用長途奔襲直搗黃龍的戰術,在部落聯盟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將部落聯盟的管理層一舉拿下,迫使那些群龍無首的部落武裝投降。”

  當初的戰術設想是這樣,由部落裝備了熱兵器的一千多人打頭陣,後麵是幾萬人的部落武裝,再後麵則是其他中等部落的幾十萬武裝,步步為營,一步步推進到部落聯盟中心,采用長途奔襲直搗黃龍戰術,除了一千多人的軍隊,其他武裝無法跟進,僅靠這一千多人能不能消滅部落聯盟的領導層先不說,怎麽樣突破這一百多公裏的路程就不是阿魯多他們能夠想象的,眾人疑惑重重。

  阿魯多:“參謀長先生,在突襲的時候,遇到部落武裝的攔阻怎麽辦?一旦被這些武裝纏住,在沒有後援的情況下,他們能夠以寡敵眾嗎?”

  劉光:“這種情況可以說不存在,在長途奔襲的時候,一是盡量繞開人口密集的地方,越過基地前麵的那座山,通往部落聯盟中心就剩下廣闊的草原和兩天小河,條條大路通羅馬,想怎麽走都行,二是不管遇到部落聯盟的族民還是武裝,一律不跟他們糾纏,放幾槍扔幾顆手榴彈將他們嚇跑就行,沒有經過訓練,沒有組織,沒有見過熱兵器的這些族民和武裝,不被當場嚇死也會嚇得無所適從,就算有人醒悟想要報警也來不及。”

  阿魯多:“部落聯盟的報警情報通過狼煙傳遞,這個應該比部隊前進的速度要快吧。”

  在無線電通信發明之前,全世界傳遞警情幾乎都是采用狼煙,狼煙不容易被風吹散,在能見度好的時候,可以被幾十公裏外看到,為了保證傳遞的準確性,一般是在五公裏到十公裏的地方設立中繼狼煙,狼煙隻能傳遞警情,不能傳遞具體的信息,而且很容易被人為切斷,當年關羽敗走麥城,除了驕傲自大,還有就是中了陸遜的計謀,陸遜一麵麻痹關羽一麵做準備,在一個漆黑的夜晚,派出一隊官兵假扮商人,以慰問駐軍的名義,偷襲了其中的一個要塞,切斷了荊州與關羽大本營的聯係,最後導致關羽兵敗被殺,這個要塞就是狼煙的中繼之一。

  劉光:“狼煙隻能傳遞警情,不能傳遞具體的信息,而且很容易被切斷,我在這裏向你們保證,部落聯盟不可能使用狼煙傳遞警情。”

  具體用什麽辦法保證部落聯盟不能用狼煙傳遞警情,阿魯多與眾人非常明智的沒有問,也沒有人懷疑太平洋艦隊的能力,總之,有劉光的這個保證就夠了。

  太平洋艦隊的策略很簡單,在阿魯多采取行動的時候,命令特戰隊奪取部落聯盟的其中幾個相鄰中繼點,保證狼煙無法往下傳遞就行,這樣的行動對太平洋艦隊的特戰隊來說,比訓練還要容易,劉光不說具體的手段,就是不想留下把柄,給人一種太平洋艦隊介入了這場戰爭的印象。

  困擾阿魯多他們最大的難題輕易解決,剩下對部落聯盟的最後一擊,這個應該沒什麽難度,一千多人對幾百人,而且還是熱兵器對冷兵器,如果這樣還出問題,阿魯多會不會被氣死不知道,最起碼劉光和另兩個教官會拿塊豆腐把自己撞死。

  阿魯多:“參謀長先生,謝謝你的教誨,我們決定采用你的建議,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我們部落武裝和其他中等部落的武裝好像沒什麽作用了。”

  劉光以一種無法置信的目光看著阿魯多:“不是吧,你們認為僅憑一千多人就可以控製部落聯盟?都不知說你們心大好呢,還是說你們心大好,控製部落聯盟得靠後續的武裝,要知道部落聯盟的人口總數可是超過百萬啊。”

  眾人聽後尷尬的訕笑了幾聲。

  劉光:“我建議你們一個星期後的晚上實施作戰行動,從基地出發,預計到達部落聯盟總部大約是早上7點,爭取在上午解決戰鬥。”

  從基地到部落聯盟總部接近一百五十公裏,乘坐馬車大概需要八個小時,加上在兩條小河上搭建浮橋需要的時間,預計要十個小時,從傍晚六點出發,期間含有三個小時的冗餘,從古至今,任何沒有冗餘的計劃,基本上鮮有成功的案例,哪怕是原時空的二十一世紀都是如此,沒有足夠冗餘的計劃基本上不會獲得批準。

  這個時候,阿魯多又想到了一個難題:“參謀長先生,路上的兩條小河怎麽度過?”

  劉光滿臉黑線---丫的,這個時候才想起怎麽樣渡河,都不知說什麽好。

  劉光:“可以搭建浮橋,很容易的一件事,我回到基地立即組織部隊進行修建浮橋的訓練,材料已經在基地儲備,一個半天的訓練,官兵們便可以熟練的操作。”

  搭建浮橋真的不要太簡單,都是標準件,隻要派人趟過小河拉起繩子,一塊一塊拚起來便是一座浮橋,半個小時足夠,加上拆卸的時間也不會超過一個小時,說到具體的行軍打仗,這些野蠻人還真沒有一個完善的計劃,基本上是走到哪一步算哪一步,放在明帝國,連小學生都能夠碾壓他們。

  對於接下來由誰負責這次行動,其他人擔任什麽角色,劉光毫無興趣,當天晚上,劉光獨自乘車返回基地,留下阿魯多多與眾人密議。

  回到基地已經是早上,劉光不顧疲勞,立即組織官兵們進行搭建浮橋的訓練,剛開始,這些官兵看不懂圖紙,講解也聽不懂,沒辦法之下,隻好手把手的教他們,首先將官兵們分組,一個排的戰士負責渡河建立警戒陣地,這個排不參與到具體的搭建浮橋工作,一個班負責渡河拉繩子,如果沒有合適的大樹或者大石頭,這個班就要在河邊打樁建立支撐點,同樣,另外一個班在河的這一邊尋找或者建立支撐點,這些工作倒是一講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