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計劃流產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7-20 00:11      字數:2497
  上千高麗流民不算一個非常嚴重的事件,隻要調集主力很快就可以平息和剿滅,當然,損失在所難免。

  問題的嚴重性在於他們是怎麽樣跑到北海道最北端的?而且他們的武器是明帝國曾經的製式裝備,雖然是明帝國淘汰的冷兵器,但其質量也不是北方集團可比的,厚背窄鋒鋒利無比。

  國王撫摸著大刀陷入深思,想到深處毛骨悚然,背脊一陣陣發涼,難道是明帝國在後麵推動?

  這可是大件事,北方集團從一開始就忽略明帝國的存在,認為明帝國一定會支持他們的行動,因為一直以來都是明帝國在背後支持北方集團對抗中央集團,不知不覺就掉進想當然中。

  想到這裏,國王抬頭望向外交大臣:“我們這次的行動,明帝國聯絡處有什麽反應?”

  外交大臣:“我曾經就這次的軍事行動征求過明帝國聯絡處負責人的意見,他對我們的這次行動不置可否顧左右而言之,我當時認為負責人是默許我們的行動,現在看來應該是不支持我們的軍事行動。”

  說完抹了一下額頭的冷汗,同樣,其他大臣也是冷汗直流,明帝國是什麽國家?那是高高在上的天朝,是全世界的共主,雖然明帝國自己不承認,但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都這樣認為,與明帝國作對跟找死沒有什麽區別,不信的可以看看曾經的匈奴王朝和蒙元帝國,以及現狀的奧斯曼帝國。

  百丈高的滔天鬥誌,突然被一盆冷水覆滅,眾人垂頭喪氣,再也提不起出征的熱情,國王無奈,隻好暫停進攻中央集團,先把後院的大火滅了再說。

  放棄軍事計劃,很多官兵不情不願,但天上的狼煙一直沒有消停過又使得官兵們疑惑重重,接到命令,一支三個千戶的進攻集群立即轉身,作為前鋒向北海道最北端的稚內前進,後麵是由國防大臣率領的三萬大軍。

  北方集團的軍隊總數不過區區的五萬人,派出三千人作為前鋒是判斷高麗流民有一千人,三個打一個怎麽也不會吃虧吧,如果他們知道高麗流民隻有不到三百人,恐怕北方集團不會停下進攻的腳步。

  國王在下達剿匪命令後,同時讓外交大臣前往明帝國聯絡處,一是追問流民手上武器的來曆,二是了解明帝國的意圖。

  說白了,就是想問問明帝國是否支持北方集團的軍事行動,國王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麽大的軍事行動,要是沒有明帝國的支持不可想象,假如明帝國站在中央集團的一邊,對北海道的北方集團就是滅頂之災。

  都不用明帝國親自出麵,隻要賣幾艘千把噸的戰艦給中央集團,北方集團就隻剩下被按在地上摩擦的份。

  唉!國王歎了一口

  氣,心想當時的心真大,竟然將明帝國給忘了,真是該死。

  國防大臣率領的大軍緊趕慢趕,前鋒好不容易到達稚內,除了屍橫遍野,到處熊熊烈火外,連個高麗流民的鬼影子都沒見到,鬱悶不己。

  找到幸存者了解,才知道高麗流民在前鋒到達的前半天全體上船跑了,他們一邊搶一邊往船上搬運,他們乘坐的是三百噸左右的商船。

  聽到這個事實,氣得官兵們一個個破口大罵:丫的,我褲子都脫了你給我看這個。

  不久,具體的情況逐步還原,這幫高麗流民總數不到三百人,他們在淩晨登陸,他們一上岸就分成無數的小分隊,向著有人居住的地方衝過去,他們嗜殺,他們殘忍,他們擄掠無惡不作,他們是魔鬼。

  對這些情報,國防大臣毫不在意,說到野蠻,羅斯人認第二,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人敢認第一,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麽聊齋?

  總數不到三百人同樣可以理解,在對方沒有準備,完全不設防的情況下,三百人造成的後果與上千人造成的結果不會有什麽差別,隻是最後一個情報引起了國防大臣的警惕。

  尼瑪,狼煙竟然是高麗流民點燃的,想幹嘛?這個信息量有點大,國防大臣一時想不明白,在安撫了幸存者之後,馬不停蹄的趕回函館向國王匯報。

  話分兩頭,外交大臣來到明帝國辦事處,與負責人寒暄一番後進入主題。

  外交大臣:“尊敬的負責人,我們北海道最北端的稚內遭到一股高麗流民的血洗,這些野蠻人使用的是你們明帝國的製式武器,我們國王想知道具體是什麽情況。”

  負責人:“哦,真是不幸,我首先對遭到血洗的民眾表示最真誠的慰問,對他們的遭遇深表同情。”

  這時候要是再來兩滴鱷魚淚就更加的逼真,更加的聲情並茂,可惜沒有,負責人說完拿起外交大臣遞過來的大刀仔細觀摩,一邊觀摩一邊撫摸帶著亞光的大刀,就像是撫摸少女的肌膚,眼神的專注,動作之溫柔,恍若久別重逢的情人,看得外交大臣瞠目結舌菊花一緊。

  許久,負責人的目光才從大刀上依依不舍的移開,可以想象,負責人一定是想起了曾經的軍旅生涯,從他臉上的表情變化,外交大臣能夠猜到,負責人恐怕想起了曾經的屍山血海,是追憶還是愧疚?又或者其他?

  負責人:“不錯,這把大刀曾經是我們明帝國的製式武器,隻是在十年前被淘汰了,一部分重新回爐,一部分進入倉庫封存,還有一部分流落到了民間,而流落到民間的這部分武器,大部分被商人賣給了其他國家,至於這幫流民是通過什麽手段得到這批武器的,我沒有這方麵的

  情報,恕我無可奉告,對了,你們北方集團不是也有很多我們明帝國淘汰的武器嗎?他們是怎麽來的。”

  負責人的反問,一下子讓外交大臣愣在當場:是啊,北方集團也有很多明帝國的製式武器,但這些武器都不是通過官方渠道搞到的,基本上通過商人的走私行為,去年明帝國還在追查這幫武器的下落呢,看來在武器方麵找不到頭緒。

  外交大臣:“好吧,武器方麵的問題我們再追查,另一個問題,這幫高麗流民是不是你們明帝國支持的?”

  一聽到外交大臣帶有質問的語氣,負責人立即臉色一沉,冷峻的眼神如一道刀光掃在外交大臣身上,嚇得外交大臣一個冷顫,顫抖的聲音掩蓋不住內心的恐懼:“負...負責人別誤會,我...我沒有責怪貴國的意思。”

  負責人冷笑道:“有你這樣說話的嗎,幸虧我與你熟,知道你的本意,要是換了別人,輕則一頓皮肉之苦,重則亡國滅種都不是不可能。”

  “是,是”外交大臣忙不迭的回答,看負責人的臉色有所緩和,內心稍安,想到剛才一隻腳踏進了鬼門關,猶自感到害怕。

  負責人:“我們明帝國的外交政策一如既往,永遠不幹涉他國內政,怎麽可能支持這些亡命之徒呢,你也不想想,要是我們明帝國要對付你們,哪裏需要假手於人,你說是不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