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回 唇槍舌劍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7-20 00:11      字數:2339
  蘇格蘭皇宮。

  英格蘭與蘇格蘭的談判首先圍繞黃雁的報告展開,這是聯合遠征軍談判專家提出的建議,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讓明帝國成為談判的主導方,二是將雙方的談判統一在一個大的框架裏。

  這個大框架就是建立一個強大的英格蘭帝國,隻要認同這個大框架,接下來的細枝末節就容易達成共識,在關鍵時刻,聯合遠征軍可以出麵施壓,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也沒有什麽是不可以的。

  看到工業化的前景以及來自歐洲大陸的威脅,英格蘭與蘇格蘭對統一很快達成共識,作為遊牧民族的後代,他們遵循的是叢林法則,心裏非常清楚,實力不夠就要挨打,就會被欺淩,就像大海上一樣,西班牙與葡萄牙的海盜都敢明目張膽的挑戰英格蘭海軍,更別說蘇格蘭了。

  第一天上午的談判結束後,在讚同統一的前提下,英格蘭與蘇格蘭均表示要深入消化黃雁作的報告,黃雁笑笑表示同意,決定第二天繼續談判。

  黃雁知道,他們兩方不過是要統一自己人的意見,並且製定一個談判策略,目的是為自己一方爭取最大的利益,無可厚非。

  當晚在蘇格蘭皇宮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宴席,聯合遠征軍的炊事班再次大出風頭,晚宴的食材比之英格蘭皇宮那次的晚宴更加的豐富,隻是烹調水平不如商團的大廚,些微的差距除了聯合遠征軍指揮部成員能夠吃出來之外,其餘眾人毫無所知,毫無所覺,完全被華夏飲食文化所征服,特別是蘇格蘭國王與眾大臣,吃到後來一個個痛哭流涕,感歎以前白活了。

  高度白酒是蘇格蘭眾人的至愛,也許是蘇格蘭比英格蘭更加寒冷的原因吧,本來預定第二天上午的談判,因為醉酒後嗜睡,直到中午才醒來,不得不將談判推遲到下午進行。

  等這些醉貓起來,聯合遠征軍的官兵已經進行了兩輪的訓練,晨練與上午的訓練,看到聯合遠征軍認真刻苦,一絲不苟的嚴格訓練,蘇格蘭吃瓜群眾咂舌不己,而蘇格蘭軍隊的軍官一個個呆若木雞:這那裏是地球上的軍隊,太暴力了有木有,跟這樣的軍隊作戰跟找死沒什麽區別。

  看了聯合遠征軍的訓練,軍官們聯名向蘇格蘭國王建議,請聯合遠征軍的軍官幫助訓練軍隊,國防大臣回答:英倫三島即將實現統一,明帝國已經在幫助英格蘭帝國訓練軍隊,下一步就是蘇格蘭的軍隊。

  午飯後稍事休息,開始了第二輪的談判,可以看到英格蘭與蘇格蘭雙方都是高度緊張,關乎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不到他們不緊張,可以理解。

  戰場上的談判一定是針鋒相對,絕大多數都是雙方打得筋疲力盡無力再戰的時候發生的

  ,談判過程往往火藥味甚濃,最經典的是原時空發生在半島的戰爭,鷹醬與兔子的停戰談判足足超過兩年,期間打打談談誰都不服,心有不甘又無可奈何,針尖對麥芒勢均力敵,那一戰是兔子的立國之戰,兔子一戰成名!

  而今天這樣的談判與公司之間的談判大同小異,重點是互相讓步,國家的統一或者解體,在第三方強勢的主持下,等同於法律框架下的公司之間談判,就看誰獲得的利益更多,談判不是臣服。

  雙方一開始就唇槍舌劍各不相讓,都想成為國家的主體,特別是蘇格蘭方麵,咄咄逼人大有舍我其誰之勢,英格蘭不得不小心應對逐一反駁,談判一時陷入僵局。

  對蘇格蘭采用的談判策略,聯合遠征軍的談判專家高度讚賞,明顯是以進為退,以雙方的實力,人口比例,資源程度,蘇格蘭想取得國家主體絕無可能,先力爭再退讓,到下一階段保持相對自主就非常主動,英格蘭總不能一直占便宜不是,否則就不是平等的統一,而是吞並,兩個字---高明。

  談判一開始,英格蘭就處於被動地位,令英格蘭方麵始料不及,有點進退失據,用聯合遠征軍談判專家的話說,英格蘭的談判策略有問題,他們認為,以英格蘭的實力,統一後成為主體理所當然,因此將談判的重點放在建立一個高度集權的帝國上,恰恰是這一點上的忽略造成被動。

  眼看雙方劍拔弩張,黃雁這個和事老不得不出麵,隻見黃雁輕輕咳了2聲,會場立即靜了下來,靜得落針可聞,全場目光聚焦在黃雁身上,好帥,霸氣!

  黃雁首先肯定了雙方統一的誠意和決心,盛讚雙方顧全大局,為英倫三島人民的前途與幸福生活著想,充分表達了英格蘭人民與蘇格蘭人民的意願,相信在這種向心力的作用下,一定能夠達成雙方的意願實現英倫三島的統一。

  這次的談判似乎少了威爾士和愛爾蘭,其實不然,威爾士與愛爾蘭不管是人口還是實力,與英格蘭和蘇格蘭相差太遠,來不來都是一樣,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隻有接受的份,也許會覺得不公平,問題是,世界上有真正公平的事嗎?

  接著,黃雁擺事實講道理,全麵分析了雙方的曆史淵源到當前的現狀,其曆史知識之淵博和了解之深入詳細,把英格蘭與蘇格蘭眾人震得瞠目結舌:額滴媽啊,比曆史書還詳細,比曆史學家還透徹,眾人有一種跪下唱“征服”的心態,明帝國---不服不行!

  最後,黃雁建議,英格蘭國王為統一後的英格蘭國王,代表整個英格蘭,而蘇格蘭國王作為世襲的蘇格蘭國王永久保留,包括威爾士國王和愛爾蘭國王均是世襲,英格蘭所

  有的大臣全部從英倫三島選拔,唯得才兼備才可勝任,外交,軍隊屬於統一後的英格蘭,如果在國家主體方麵能夠達成協議,再進行下一步的談判。

  這個建議基於現狀,同時保留了各王國國王的特權,考慮了方方麵麵的利益,不失為一個好方案,最主要的一點,將談判的走向納入到明帝國的戰略中,否則的話,不關明帝國的事,何必參和。

  這個建議擱置了接下來的爭議,表麵上雙方都能夠接受,以英格蘭方麵來說,完全達到了目的,起碼在主體層麵是這樣,而蘇格蘭雖然叫囂著要成為主體,實際上他們心裏非常清楚,以蘇格蘭的實力是不可能的,他們的目的就是要以退為進,保留國王的世襲。

  現在目的達到了,表麵上似乎心有不甘,但心裏已經忍不住要叫黃雁爺爺了,蘇格蘭眾人的這個表情變化被聯合遠征軍眾人看得一清二楚,紛紛在心裏豎起來中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