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回 聯合海上演習(一)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7-20 00:11      字數:2579
  寶船,聯合遠征軍指揮部,演習計劃正在談論著。

  黃雁繼續道:“有了即時通訊,作為一個指揮官,在製定作戰計劃的時候不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設定一個伏擊圈,隻要偵察到敵人的進軍路線,規模,速度,就可以有目的的投放兵力,就算敵人改變了行軍路線,也可以隨時調整戰術,沒有即時通訊,戰場隻能局限於一個小範圍,而有了即時通訊,戰場可以無限放大,一個兵可以頂三個兵用,甚至10個兵。”

  眾人還沒有完全吃透,黃雁有舉了一個例子:“比如三國時的赤壁之戰,曹操戰敗後落荒而逃。這個時候,他由兩個選擇,一個是大路,一個是小路,而諸葛亮的兵力恰恰隻能封堵一路,這個是雙方都清楚的事實,小說可以盡情發揮,現實隻能靠賭,靠人品,如果這個時候具備了即時通訊會怎麽樣?”

  眾人深思。

  黃雁:“具備了即時通訊,關羽這支部隊根本不用事先埋伏,隻要在三岔路口安排幾個偵察兵……”

  看英格蘭眾人疑惑的眼神,黃雁解釋道:“偵察兵就是平常說的斥候,但偵察兵的要求更高更全麵,隻要留下足夠的時間,接到偵察兵的情報後再前往封堵也不遲,不管曹操往那條路都是插翅難逃,等待他們的是死路一條,就算中途返回變道,關羽同樣遊刃有餘,這就是動態的戰術。”

  眾人聽後深深為曹操惋惜,為曹操悲哀。

  國防大臣:“黃指揮使,如果你是曹操,你會采用那種戰術?我雖然想不出還有什麽更好的戰術,但我相信你一定有。”

  黃雁想了一下:“你不提出來我還真沒想過,其實這個問題根本不用想,到了三岔路口立即兵分兩路,這樣一來,起碼有一半的官兵可以逃脫滅頂之災。”

  高明,有道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國防大臣:“黃指揮使,你采用的戰術很高明,叫做什麽戰術?”

  黃雁:“可以叫做分散突圍,在判斷集中突圍困難重重,而且充滿了危險的時候,應立即當機立斷的采用分散突圍的戰術,要圍殲分散突圍的部隊,需要的部隊起碼比集中封堵多十倍的部隊。”

  那跟那?與想象的不一樣呀,一片漿糊充斥著腦袋,令英格蘭眾人懷疑人生。

  國防大臣:“何解?”

  黃雁:“分散突圍,如果是以班排為單位,那麽試問,需要多少部隊才能將他們攔下?部隊少了,有可能被突圍的部隊吃掉,多了,去那裏找這麽多的部隊,還有一點,分散突圍不需要走現成的道路,可以翻山越嶺涉水渡河,集中突圍就不行,必須有現成的道路。”

  是啊,對付分散突圍還真的沒有好辦

  法,攔截一個排的逃兵,如果是一個班可能被吃掉,如果是一個排就變成死磕,鹿死誰手難說,如果是一個連,天啊,那還打個屁,去那裏找這麽多的部隊!

  對華夏文明的博大精深,英格蘭眾人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孫子兵法說的知己知彼,其核心就是情報戰,不管是敵人,還是自己人,客觀存在的物資、條件都容易搞清楚,最難的是人心,各自的想法,戰意,決心,這些都是隨時發生變化的,而且無法用量來衡量。

  世界上沒有誰能夠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不要說知彼,就是知己都做不到,那些名將處理訓練部隊有一套外,剩下的隻是比對手更接近真相罷了,這也是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的原因。

  王景弘的這個軍事思想,在下級官兵眼裏沒有市場,他們心目中王景弘就是戰神,就是常勝將軍,他們認為王景弘這樣說是謙虛,是低調。

  但在明帝國高級指揮官眼裏,王景弘的軍事思想被他們奉為金科玉律,他們更加清楚戰爭的本質。

  在沒有實時通信的時代,很對戰術隻能靠經驗,靠估,而有了實時通信,加上特戰隊的能力,明帝國軍隊已經將影響戰爭的很多不確定因素降到了最低,情報戰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當然咯,這是軍隊內部的演習對抗,至於其他國家,還是算了,不是一個等級沒必要進行比較。

  演習計劃隻是一個大概,具體的要在演習的時候才能知道,不是聯合遠征軍沒有詳細的演習計劃,而是沒必要講得太細,反正很多技術方麵的問題英格蘭眾人也不懂,講多都是淚。

  三天後,海上聯合演習正式開始,海況與聯合遠征軍指揮部預測的一樣,基本上沒有出入,可見明帝國在氣象預測方麵有了長足的進步,雖說天有不測風雲,但多多少少還是有規律可尋的。

  演習的第一階段是海上實彈射擊,各方負責兩艘靶船,聯合遠征軍的計劃是雙方聯合對靶船炮擊,但在英格蘭方麵的強烈要求下,改為分別炮擊,英格蘭的目的是想檢驗英格蘭海軍的訓練成果,集中還是分開無所謂,這種無動力靶船在海上隻是隨風浪而動,與真正的實戰不可同日而語。

  演習開始,首先由一艘寶船在五公裏以外放下四艘靶船,看到靶船,英格蘭眾人目瞪口呆,天,明帝國真有錢,靶船不但有風帆,而且噸位超過了三百噸,怪不得明帝國的海軍天下無敵,完全就是靠錢堆出來的好不好,要是英格蘭海軍也是這樣訓練,恐怕不用多久就破產了。

  四艘靶船分成兩組,相距三公裏,他們隨波逐流,在風浪中起起伏伏。

  五公裏,超出了艦炮的射程,

  演習的目的是檢驗海軍在運動中的戰鬥力,要求艦隊不能停在原地不動,要在運動中射擊。

  隨著負責演習的參謀一聲令下,兩支艦隊開足馬力向著目標前進,很快,艦隊進入艦炮的三公裏最大射程,兩支艦隊分別試射了幾炮,結果是慘不忍睹,眾人紛紛捂住眼睛,無臉見人啊。

  兩支艦隊的指揮官非常明智的暫停了炮擊,將剛才的試射當成警告與示威行動得了。

  進入到二點五公裏範圍,明帝國艦隊還是沒有開炮,平時訓練的最好成績在兩公裏內,比較有把握是在一公裏內,以其浪費炮彈被人笑話,還不如直接進入兩公裏範圍再開炮,而英格蘭艦隊躍躍欲試有點忍不住,隻是在教官的建議下才作罷,教官:“現在開炮除了聽到炮響,剩下就是別人的笑話,你們看看,明帝國艦隊都沒有開炮。”

  似乎有道理,明帝國這麽有錢都舍不得開炮,行,聽你的。

  終於進入兩公裏範圍,兩支艦隊開始有計劃有係統的開炮,炮聲一響,雙方的差距立即顯現無遺,明帝國艦隊的炮彈落點基本上在靶船的三百米範圍內,準確度可圈可點,而英格蘭艦隊的炮彈發散性太大,隻有渺渺的幾枚落到靶船附近,其他的炮彈不知飛到了東南西北,氣得國王與眾大臣不斷在心裏罵娘。

  沒有製導武器,在遠距離範圍內,要打中移動中的戰艦,主要靠密集的炮擊,從科學的角度講,炮擊密度越大,擊中的概率就越高,就像一個小孩,對著腳下的癩蛤蟆撒一泡尿,隻要持久的時間足夠長,總有灑上幾滴的時候,與人品無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