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回 海上演習計劃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7-20 00:11      字數:2499
  寶船,聯合遠征軍指揮部。

  演習總結至此進入尾聲,雙方都是心滿意足,黃雁充分利用忽悠大法,成功塑造了一個絕世搞屎棍,歐洲從此多事,完成了此次遠征的重大任務之一,而英格蘭方麵,從迷惘的中撥開了重重迷霧,確定了立國之本,對聯合遠征軍感激得五體投地淚流滿麵。

  接下來是確定後麵的拉練項目,黃雁宣布:三天後將在海上舉行聯合演習,一是檢查前段時間的訓練成果,二是演練海上戰術,重點在配合。

  海上廣闊無垠,要想取得勝利,配合是關鍵,擊退敵人沒有問題,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隻有殲滅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威脅,而殲滅,必須有嚴謹的配合,依靠速度追上敵人並不現實。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遠程打擊隻是夢中之事,想要打中運動中的敵艦,靠的不是炮彈數量,靠的是人品,雙方都在運動中,打擊精度隻能存在於紙上,再刻苦的訓練也無法達到要求,這是科學,彈道,提前量,風向,風力,海浪,對方突然改變方向等等,都是影響精度的因素,綜合起來就是決定性的因素。

  在製導武器和飛機出現之前,想要擊毀敵艦隻能靠近戰,隻要有一方不跟你決戰,你便無可奈何。

  因此,配合很重要,甚至可以將之提高到最重要的地位,當然,雙方都準備決戰又當別論。

  縱觀後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被擊毀擊沉的戰艦基本上是飛機之功,沒有製導武器,靠艦炮擊毀擊沉的軍艦寥寥無幾,這也是王景弘特別強調海上配合的原因,以明帝國聯合艦隊的實力,敢與聯合艦隊進行近戰的國家一個都沒有,想要消滅敵人的艦隊就要靠配合,將敵艦的逃跑之路封死。

  飛艇,目前的速度還追不上普通的戰艦,對明帝國聯合艦隊來說,隻能起到指示目標的作用。

  對於海上聯合演習,英格蘭方麵同樣滿懷期待,以前,英格蘭海軍隻是一支存在艦隊,從來就沒有參加過一場真正的海戰,不是他們不想,而是實力使然,很多時候連海盜都打不過。

  以聯合艦隊的眼光看,英格蘭海軍打不過海盜一點都不奇怪,艦船噸位小,訓練強度不夠,戰術呆滯,在茫茫的海上,艦船沒有動力,視野有限,一到晚上經常被海盜偷襲,搞到最後,隻能在港口近海表示自己的存在,鬱悶得不行。

  這時代的歐洲要多落後九有多落後,連火器都沒有,海戰隻能靠登船肉搏,其技戰術水平還不如華夏的三國時代,起碼三國時代還有強力的火箭,此火箭不是彼火箭,它是點燃以後的箭,可以實施遠程(也就幾百米)攻擊。

  這時候,參謀來到海圖前,開始介紹海域,

  海況等,並將演習計劃通過海圖詳細講解。

  參謀:“首先我要說明一點,這次的演習計劃是基於目前明帝國與各國海軍的現狀製定的,而不是勢均力敵的演習,均勢並不存在。”

  眾人默默的點頭,充滿了無奈。

  參謀:“演習計劃是這樣,假定我們的聯合艦隊在這片海域與某個敵對國家的艦隊遭遇,當然,因為我們有飛艇,有望遠鏡,因此我們先發現他們,隨後,聯合艦隊指揮部製定了一個全殲敵艦隊的計劃,整個演習由此展開。”

  國防大臣:“在海上要全殲敵艦隊有點難度,我是這樣認為的,當敵艦隊發現聯合艦隊的時候,肯定會立即掉頭逃跑,聯合艦隊追得上嗎?”

  參謀:“先生的觀點也是我們指揮部的觀點,敵艦隊一發現聯合艦隊必定會掉頭逃跑,我們發現敵艦隊的距離大概是六十公裏,而敵艦隊發現聯合艦隊的距離大概在30公裏,以敵艦隊的速度,大概是聯合艦隊發現敵艦隊以後的三個小時,這個就是我們行兵布陣的時間,這次我們的演習計劃預計兩個小時。”

  國防大臣:“這個計算不對,沒有將聯合艦隊前進的時間計算在內。”

  參謀:“其實嘛,這個時間是由聯合艦隊決定的,發現敵艦隊之後,我們可以停下來,也可以後撤,視行兵布陣的時間而定,以聯合艦隊的速度,追上敵艦隊大概需要三個小時,關鍵的一點,敵艦隊可能分散逃跑。”

  明白了,借助提前發現對方的優勢,予取予求遊刃有餘。

  國防大臣:“我還有一個問題,在茫茫的大海,一是無法聯係,二是無法精確地位,會不會出現南轅北撤的結果?”

  雖然已經接受各類戰艦三個多月,但國防大臣還是第一次上艦,對艦上的各種先進設備基本上是一無所知,隻有一些道聽途說似是而非的傳聞,但海軍大臣是負責接受戰艦的全權代表,對艦船上的先進設備有相當的了解,對這個問題,參謀還沒有來得及回答,海軍大臣已經插話進來。

  海軍大臣:“對這個問題,我想我可以回答,首先是通信,聯合艦隊有一套非常先進的通信裝備,近距離可以通過語音進行通信,遠距離則是通過無線電進行通信,“無線電”我也是第一次聽到和接觸,具體的原理我不懂,但確確實實可以在幾千公裏內實現實時通信。”

  哇,奇跡,神跡,傳說是真的,眾人驚得啞口無言。

  海軍大臣:“至於定位和導航,聯合艦隊采用了更加先進的六分儀和經緯儀,精度完全沒有問題,你們是不是覺得明帝國的海圖與我們自己用的海圖不一樣,說實在的,我第一次看到明帝國的海圖,嚇得兩

  腿戰戰,我們用的海圖隻是一個示意圖,表達一個大概,而明帝國的海圖采用了坐標法,非常準確,就像他們的等高線地圖,不知道我這樣解釋有沒有錯?”

  參謀:“正確,這就是我們指揮部製定全殲敵艦隊計劃的基礎,做不到實時通信和準確定位,任何作戰計劃都隻能是一個笑話,打仗不能光靠人品不是。”

  聽到解釋,眾人放下了心裏的疙瘩陷入深思。

  想著想著,國防大臣突然靈機一動:“請問黃指揮使,既然海上都能做到實時通信和準確定位,那在陸地不是更加如魚得水?”

  對國防大臣提出的問題,聯合遠征軍指揮部真的是刮目相看,舉一反三有木有。

  黃雁:“不錯,以前的陸戰,基本上是靜態的戰爭,這個靜態不是說不用打,而是說在戰鬥打響前,很多作戰計劃都是事前預定的,比如在那裏埋伏,需要多少兵力,什麽時候打響等等,隻要條件不滿足,這個作戰計劃就變成了紙上談兵,想進行修正都做不到,除非是小戰役,相互距離不遠。”

  眾人想想,還真是這樣,布置好的埋伏圈,敵人要是不上當,計劃就隻能取消,就像三國時期的華容道,諸葛亮的兵力隻能封鎖一邊,守住了大路就隻能放棄小道,反之亦然,能不能圍殲曹操集團隻能靠賭,靠人品,成功率像硬幣的兩麵,各占百分之五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