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撿到的腦袋
作者:柳色輕侯      更新:2020-03-15 06:13      字數:3047
  果核啟示錄最新章節

  操作台上,一個破破爛爛布滿鏽漬的殘破探索者頭部殘骸安靜的在台上裂開保護層,顯露出其中保存還算良好的核心存儲條。

  這枚頭部殘骸但凡能看見孔洞的地方都堆滿腐爛物與汙漬,還時不時有個別疑似生命力頑強的食腐蠕蟲在其中蠕動。

  圍著操作台的一群人麵麵相覷。

  “按規定,這個,得上報後上交吧?”平克遲疑著開口問道。

  “我的!”他話音未落,一個小小的身影就竄了出來,完全不顧及沾滿腐爛惡心的汙垢與可疑蠕蟲,將殘骸緊緊的抱在了懷裏。

  純金屬鑄造的麵部上眼眶位置成像設備閃爍著,成功的傳遞出堅持、固執以及倔強的神態。

  平克不由得一陣頭大,回過頭求助的看看身周的眾人,希望得到一點支持。

  幾個身影下意識的縮了縮,但終究有人出了聲。

  “雅可可乖,按照果核律,這東西的確是隻要發現就必須上交的,我們也沒有辦法啊。”

  一個柔和的女聲傳出。

  除了對雅可可說話,恐怕誰也想不到向來以潑辣彪悍聞名的莫妮卡會有如此溫柔的聲音。

  “好不容易,找到的!”

  緊抱的雙手沒有絲毫放鬆。

  有汙水滴滴答答的順著她緊抱的殘骸滴落在地上,以及弄濕圍在金屬機甲外的那件髒兮兮的鬥篷。

  但剛剛倔強的梗著的頭顱,卻委屈的低了下來。

  “要不偷偷複製一份兒……給雅可可留下?”

  果然有人遲疑著出聲兒。

  本來就是一群無法無天的人,沒誰舍得為這點跟他們毫無幹係的破事兒讓自己的心肝寶貝受委屈。

  “開什麽玩笑?這不找死嗎?”

  “不一定會被發現吧?”

  野春至下意識的翻看著拆除保護層時卸下的部分殘片兒做著僥幸的幻想。

  “你瞎麽?這明顯是沒公布過的試驗型探索者結構。”

  “有份兒擁有這種探索者機型的可都是評議會高層的大人物,複製了你想幹嗎?”

  林東閣顯然知道點兒什麽,對野春至毫無道理的天真嗤之以鼻。

  “再說你複製下來的數據能幹啥?”

  果核曆753年,在尊嚴戰爭的催化之下,憑借虛擬生育技術與探索者技術,人們陸陸續續的帶著營養倉內的碳基身體,在已經荒蕪的大地上開拓了一個又一個的城邦與聚居點。

  人類的複興在鋼鐵的第二身軀活躍下已經拉開了序幕。

  這裏是最高評議會境內偏遠的腐海地區,bc2764廢棄物分離回收站。

  一個完全喪失了其原本存在意義的人類聚集點。

  而此時眾人對這具探索者頭部殘骸的為難,還需要從探索者技術的由來說起。

  所謂探索者,最初是身處營養倉中的人類運用通訊技術以腦波遙控的,行走於已不適宜碳基生物生存與活動的現實世界的機械造物。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探索者技術之所以最終戰勝攜帶碳基身體共同行動的外機甲技術而成為主流,不止是因為其不需要內置生態循環係統而帶來的更少能量與資源的耗費,更關鍵的是因為它對於碳基身體更極端的保護。

  固然在原生人類主義者眼中,唯有以碳基身體行走於這片大地,並感受的活著才叫活著。

  但對於果核的實情是:

  即使虛擬生育技術成熟,每個嬰兒的產生仍需要耗費海量資源。

  每個人類依舊是人類文明延續中很難複製的寶貴財富。

  一方麵相對於營養倉內沉睡僅保持腦活躍來說,碳基身體保持正常活動所必須的肌體代謝終將為生命帶來不可逆的傷害,從而迎來衰老死亡等必然結果,這是是不可接受的;

  另一方麵,用碳基身體活躍在任何外界環境中,一旦遭遇外裝甲破損死亡是必然的結局。

  相對而言使用探索者技術的便利性就在於:

  如果探索者機體遭遇危險,損失的不會是生命,而僅僅是一具可以再造的鋼鐵機體而已。

  與之矛盾的是:

  相對於外裝甲技術無處不可去的便利性,探索者機體能活躍的區域卻永遠隻局限於果核通訊信號能夠覆蓋的範圍。

  而且隨著活動位置與信號源的距離不可避免的會產生一些反應延遲。

  但如果帶上內置碳基身體的營養倉活動,探索者機體相對於外裝甲技術的優勢又不複存在。

  在這個前提下,出於技術層麵與外機甲技術的競爭關係考慮,探索者機體的發展與研究中出現了最重要的決定性衍生技術:

  生物思維的程序程式的互換技術。

  帶著回歸現實的深切渴望,在人們尚未意識到其危險性的前提下,研究人員們初步實現了生物大腦內信息與電子機械數據的完整轉化。

  人類從那個時候起,具備了脫離碳基身體的可能,這也為後來的尊嚴戰爭埋下了伏筆。

  通過這項技術,人類可以脫離通訊訊號,以探索者機體這個另一個自我,而非另一個身體行動。

  在以技術主導的課題項目組前期的實驗中,這樣並沒有出現什麽問題。

  然而,在最高評議會最終的決策會議中,有人敏銳的發現了其中的危險。

  “且不談其中法律意義的自我財產所屬相關的問題,這其中倫理衝突的危險性不得不讓我們警惕。”

  “試想一下,你所以為自己是自己的那份意識,如果被複製成雙份。”

  “那麽在無法分辨哪一份是原樣本的前提下,到底哪一份是你?”

  “如果可以認定原樣本,那麽複製出來的另一份,究竟算是什麽?”

  “他保留著你所有過往的記憶所有思考的習慣所有經曆的情緒。”

  “等同於一個失去了一切,甚至自己都不能是自己的你。”

  “或許可以應該換個角度,設想一下此刻,正坐在椅子上的你身上站起另外一個原本與你重合身影。”

  “他告訴你,你不過是一個他的複製體,那麽這樣存在於世上的你,又是誰?”

  “你不是你自己,你記得的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是他的。”

  “即使你喜歡並喜歡你的人的擁抱,有權感受的也隻是他。”

  “除了自以為自己是自己的那份意識,你一無所有。這樣的你,是誰?是什麽?”

  ”這項技術,無疑將會把可能使用探索者技術的每一個人不可避免的置入這樣一種境地。”

  “誠然,在探索者使用結束後,中間所發生一切的記憶將會共享給生物大腦。”

  “但我們不能不考慮這樣的情況存在:如果機械自我拒絕回歸呢?”

  “不要以為我危言聳聽,在麵對外界種種可能抹殺掉自我存在的危險中努力求存,對於自我存在的執念必然被成倍放大。”

  “作為附屬的機械自我產生獨立意識將不可避免。”

  “即使不考慮這種最糟糕的情況,長期積累的雙份不同記憶所累積造成的人格差異,也很容易造成人格分裂的糟糕狀況。”

  這番原本為外機甲技術做辯護的發言引起了足夠的重視,卻並未能夠逆轉這兩項事關人類複興的核心技術的取舍。

  探索者技術最終獲得了勝利,隻是,它也被加以了嚴格的規則束縛,這項技術的官方應用相當保守且慎重。

  從那時起,每個被獲準使用探索者機體的人都將獲得一個獨一無二的數碼密匙,密匙用以實現生物意識與機械意識之間的轉換。

  從生物腦波控製的虛擬現實場景的虛擬自我進入探索者機體的機械電子自我時,會有一個很具備儀式感的“著甲”過程。

  暗示每一個人的靈魂從虛擬現實狀態進入到了探索者內,以避免人們有對機械自我和生物自我的區分意識產生。

  而實質上所謂的靈魂不過是密匙的轉換而已:

  當密匙處於果核的夢境係統時生物自我覺醒,由腦電波控製的自我在虛擬現實場景中活動;

  當密匙處於探索者機體時,生物軀體被催眠至無意識深眠狀態,機械自我覺醒人們以探索者機體的機械狀態行動。

  而所謂著甲和卸甲的儀式過程,不過是在數據傳輸與同步的過程中,猶如史前atm取款機中點數鈔票聲音的伎倆一般,給人們善意的心理暗示。

  即便如此,探索者技術依舊被限製在極小範圍內使用。

  直至尊嚴戰爭爆發,探索者技術的存在才被迫被廣泛公開以及普遍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