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
作者:狂妄之龍      更新:2020-11-20 00:00      字數:2185
  茶葉戰爭結束,印度沿海城市變成了一片廢墟,錫蘭地區的百姓更是嚇得晚上都不敢出門了。

  這個戰役之後,誰也不會懷疑張弘斌維護華夏原產物的決心了。同時所有人都明白了一個道理原產物就是原產地的顏麵,是一個國家的尊嚴。

  這點不僅僅是大順和大明明白,西方國家更是明白,畢竟他們身上的銅臭味更重,更加明白獨占原產物的好處。隻可惜,他們歐羅巴諸國皇室之間幾乎都有那麽點血緣關係,所以很難控製本土的原產物流失到別的國家那裏。至於新大陸的原產物,也隨著航海的進行開始普及,以至於想要獨占某種原產物,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除非,和張弘斌一樣,為了原產物發動戰爭,但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了。

  懊惱嗎?懊惱自己沒有想到這個?但是就算現在懊惱,還有什麽意義?!

  人總是小肚雞腸的,既然自己不行,那總會有辦法,讓華夏也不能獨占。不能明著幹,明著幹隻怕對方會直接追殺到歐羅巴大陸來。但就算是華夏的百姓,其中也不會缺乏貪婪之輩,手段多得是。

  他們卻不知道,從茶種問題出現之後,張弘斌就成立了海外情報部,專門派遣一些因為各種原因,加入到情報局的西方洋人作為密探,秘密潛伏到歐羅巴大陸那邊。這個情報會在一年內構建完成,在金錢攻勢和特產攻勢下,相信很快就能夠打入上流社會,到時候歐羅巴大陸的一舉一動,都將在張弘斌的監視下。

  這次出征印度,同時也為共和國帶來了大量的奴隸和財富。金銀財寶自然全部進入國庫,扣除有曆史文化價值的開設博物館以外,其他的都將拍賣或者融掉。銀行剛好需要大量的金銀庫存,有了它們的補充,鈔票的發行量可以適當提升了。

  至於印度特產的那些香料、調味料和美女,則基本上都進行了大規模的拍賣,不少商會因此賺了一筆,當然最大的一筆錢,依然是國會的所有品。其實張弘斌還知道,在運回來的時候,海軍應該也截留了大概兩成的財富,但別人辛苦走一趟,類似這種灰色收入,隻要不過分,張弘斌不會過問。若是過分了,自然會有監督黨的人找他們算賬。

  海軍這次沒有死人,或者說重傷的都沒有。在強大的火炮轟炸,外加機槍掃射的情況下,這個時代還有多少人能夠活著進行反擊?更別說,這些陸戰隊員還配備了手榴彈這種巷戰利器。

  可以說,這次出征完全就是碾壓。張弘斌的勢力在一點點的提高,這個時代的任何一個勢力,已經越來越不是他的對手。哪怕是一直在發展的大明,他們隻要一天不弄清楚底火的工藝,無法提高鋼材的冶煉技術,那麽他們就一天都處於被虐殺的位置。最多就是,自己要不要殺而已。

  時間就這樣進入了1643年,或許是大家都在忙著建設家園的關係,所以不知不覺這時間就那麽過去了。

  柳如是為張弘斌生了一個七斤的胖娃娃,名字叫做張韌,取堅韌不拔之意。柳如是對這個名字多少有點不滿意,但卻拗不過自己的這個夫君。結果叫著叫著,也就習慣了。

  顧橫波、李香君兩人順利懷孕,陳圓圓等四女帶著眼紅的眼神看著張弘斌。張弘斌隻能苦笑,自己又不是沒有下種,隻是種子不發芽啊!隻是看著徐慧開始有了第二胎,再加上朱存媛和孫廷芳兩人虎視眈眈,張弘斌覺得自己這一代子嗣應該是會很多的了。

  李定國和紅娘子也是修成正果,婚是結了三年,好歹是讓紅娘子懷上了。看著這個老部下就要當爹了,張弘斌也是由衷的高興。隻是一想到李定國明年就要被迫退休,張弘斌多少還是有點感慨。

  但不管怎麽樣,製度總是要履行的,若是為了某人而無視製度,那要讓那些慢慢熬履曆上來,年紀已經大了的官員如何自處?天下英雄還是很多的,並非走了李定國就沒有人才了,總要給別人一個上位的機會。

  再則,李定國已經和張弘斌說好了,退休以後,他就進入顧問團裏麵。最多幹十年,他希望去新大陸隨二少爺(張弘武)打江山,身為一個軍人的李定國,應該沒辦法適應沒有仗打的日子。

  至於另外一個讓張弘斌頭痛的家夥曹變蛟,他也會在明年回來,到時候他叔叔曹文昭將要退休,他將被提拔起來。這段時間,長公主張恬就算和他異地相處,兩人也是不斷書信傳情。看著她那女大不中留的樣子,張弘斌就想不明白,兩人年紀相差那麽多,為什麽居然會好上了……隻能感慨,一起隨緣吧!

  1643年,太子張靖11歲,越王張才11歲,長公主張恬11歲。

  太子張靖就在去年秋季,更隨著曹文昭,帶著三萬人馬深入蒙古腹地,隨後兵分兩路各領一軍對蒙古開戰。所過之處幾乎是片甲不留,蒙古人很驍勇善戰不假,但是隊長先進的火器還是隻有送菜的份。在一番單方麵的虐殺之後,不管是主動投降的,還是最後被俘虜的,都成為了共和國的俘虜被運回了共和國境內。

  不同的是,前者以俘虜的身份進行勞動改造,有機會可以加入共和國成為華夏子民;後者隻能作為奴隸進行出售。

  張靖累積了足夠的戰鬥經驗,以十一歲的年紀離開軍營,進入國會成為張弘斌的專屬秘書,幫忙處理政務。很多人都看得出,張弘斌這是在培養太子。不過十一歲就開始培養他處理政務是不是太早了……好吧,這個問題其實很多餘,誰不知道張家的種就是妖孽?

  張弘斌十幾歲就可以起兵造反打下偌大的天下,老子英雄兒好漢,一個當了越王在海外不斷擴張地盤,一個在軍中也積累軍功也混到了準將的身份。知識方麵,傳統經典他幾乎都能背誦出來,而且理解也非常深刻,就算如今讓人教他,隻怕也沒有人能夠教導他了。

  可以說,張才也好,張靖也罷,他們需要的是經驗的累積,至於學識的鞏固,已經沒有必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