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
作者:狂妄之龍      更新:2020-11-20 00:00      字數:3744
  在病榻上被禦醫救醒,羅汝才第一句話就是“皇子找到了沒有?”

  很可惜,答案卻是沒有。這不怪禁衛統領,一道早的突然出現那麽一塊石頭和紙條,偏偏沒有任何目擊者,而且這皇城裏麵的主幹道也基本上是青石鋪設,也不會有腳印出現,這樣的情況下要怎麽追蹤寄件的人?

  再說了,這紙條上隻有那麽一句話,卻沒有任何聯係地址,甚至是誰寄出的信件都不知道,這叫人怎麽找?

  羅汝才此刻卻是沒有太擔心孩子的事情了,能夠那麽神通廣大的,要麽就是錦衣衛要麽就是內衛,但兩者之中,他更願意相信是後者幹出來的好事,因為此刻大魏正在與共和國進行交戰中。

  既然是張弘斌那家夥幹出來的好事,那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得到答複以前,至少皇子的安危是不必擔心了。但答複卻也不能夠太慢,對方的忍耐限度是有上限的,這個上限主要和自己搜索皇子力度成反比。讓石頭染血,何嚐不是在告訴他不要繼續搜索了,否則……

  如此,至少又可以肯定一個結論皇子就在襄陽城中,但羅汝才敢搜索嗎?

  “查,但給我小心翼翼的查,不要打草驚蛇了……對了,我昏迷了幾天?最近幾天,外麵的情況又怎麽樣了?”羅汝才把城衛統領叫了過來,一字一頓的吩咐道。末了,轉頭看向宰相詢問了一下。

  “回陛下,最近前線發回一些戰報,情況似乎不太樂觀。”宰相沈俊上前回答到。

  “把戰報拿過來給我看看!”羅汝才見情況不妙,立刻強打精神在病床上起來了。

  拿過戰報以前,先是眉頭一皺,因為這份戰報上,寫著張獻忠的兒子戰死的消息,而且大西過後方似乎遭到了共和國某支神秘部隊的攻擊,以至於張獻忠似乎打算撤軍。

  這可不行,若是沒有張獻忠的部隊牽製一部分共和國的部隊,那麽自己那支部隊,可就要危險了。

  第二份戰報,更是讓他揪心不已,那是大明被迫撤軍的消息。遼東的韃子似乎又開始蠢蠢欲動,不僅僅是這樣,還在登州進行了第一次登陸,試圖從海上攻打北直隸,奈何好歹是被擊敗遁去。不過這樣一來,大明需要防禦韃子的地方,又多了一個。

  大吳國似乎也打算撿便宜,但是他的對象卻是大明。天知道大吳國皇帝是腦袋被夾了,還是睡眠不足導致精神恍惚了,居然敢挑戰大明這個能把韃子打得丟掉都城的勢力。

  不過這樣一來,大明直接麵對韃子和大吳國兩個勢力,沒辦法三線作戰。根據戰報反應的情況,先前的部隊,為首的將領滿桂,似乎又被共和國俘虜了,大明如今正在考慮,要不要把他贖回來。

  滿桂也算是硬氣,兩次被俘依然死也不投降,說是氣節也可以,不過在這樣下去,隻怕為了麵子和為了給其他軍人一個交代,大明最後都得被這些被俘虜的將軍給拖死。

  讓羅汝才警惕的就是一件事情,那就是滿桂被俘虜,並非是在戰敗之後被俘虜,而是在行軍過程之中,在驛站下榻的當晚,在親軍的眼裏就這樣被人綁架了。第二天醒來被發現不見的,當然也有三四個親軍被發現失蹤,後續在偏僻的角落發現了他們的屍體。

  這樣情況,和他三個皇子失蹤和何其相似!

  共和國,到底訓練了一支神秘軍隊,形同鬼魅,讓人防不勝防似得。這樣的部隊,未免也太可怕了點吧?

  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這一刻還在家裏吃著飯,下一刻就被關在什麽秘密的地方,等待著共和國的宣判。

  “讓禁衛軍統領,擴招三千人進入禁衛軍,確保每一個角落,都在禁衛軍的監控之下,另外,保持穩定的聯絡。”羅汝才看完這份戰報之後,抬頭對沈俊說到。

  “皇上,請恕老臣僭越,看完這份戰報之後,老臣自作主張,讓禁衛軍加強了對皇宮的監控力度。”沈俊貴為大魏的宰相,自然可以在一些小事上做主。不過涉及禁衛軍,還是要告罪一下。

  “你也是為了我好,我知道的,恕你無罪!”羅汝才上前,將其扶起。

  接受了沈俊的謝恩,羅汝才這才坐了回去,繼續觀看戰報。第三份戰報就讓他覺得一陣精神恍惚,前後兩天的時間,張獻忠居然和他僅剩的一名義子一起被暗殺。而暗殺他們的敵人,至今沒有發現。這不用想,羅汝才一下子就想到了那支神出鬼沒的部隊。

  張獻忠一死,整個大西就是群龍無首,甚至羅汝才已經預料到,整個大西國會進入分崩離析的倒計時。此刻卻不是攻打共和國的時候,必須要搶在那些膽小的將領打算投靠共和國以前,先把這些地盤給占了!

  隻是他沒有立刻那麽做,而是打開了第四份戰報,這一份,和他有關,或者說和他親戚羅珩有關。

  三千士卒被人一鼓作氣消滅掉,若非羅珩第一時間帶人撤退,隻怕也不知道會死多少。但讓羅汝才鬱悶的是,羅珩居然在戰鬥之中,被打傷了右腿之後,被敵軍俘虜了。

  打開第五份戰報,羅汝才隻覺得頭暈目眩,差點沒有暈倒在病床上。

  蓋因這份戰報隻寫了一個內容,大軍後側過程中,遭遇敵軍夜襲,剩下的部隊居然被敵人盡數俘虜。更糟糕的是,敵人的部隊開始集結於邊境,看情況很有可能會越境作戰。

  完了……還是太小看了共和國的戰鬥能力!

  這一刻,羅汝才終於醒悟,在新的戰鬥模式下,人數已經沒什麽意義,若不能夠適應這個洪流,就要被曆史淘汰。但是這個學費,也太高了,高得讓羅汝才喘不過氣來。

  現在的情況是南北兩線的戰鬥已經結束,共和國已經不必擔心來自這兩個地方的攻擊。如今他們完全可以調動優勢兵力,進入大魏國進行戰鬥。同時……自己的三個皇子依然下落不明……

  絕後,好可怕的威脅。羅汝才如今真的覺得很累,當了皇帝之後,這是他第一次覺得那麽的累,那麽的無力。

  休息的第二天,禁衛統領又來匯報,門口又出現了一張紙條,依然是用一塊染血的石頭壓著。

  上麵就寫著幾個字臣服,或絕後,快決定。

  那一瞬間,羅汝才覺得,自己已經沒有了選擇。他知道,這幾個字還有另外一個意思,那就是共和國會正式出兵攻打大魏,若是到時候襄陽被打下來,那他和整個皇族,實際上也沒有任何繼續存在的必要。曆史上,哪個皇朝,會允許前朝的皇族依然活著的。

  就算滿清自稱繼承自大順,故而象征性的保留了十三陵和一些明朝的事物。但對於明朝皇族的撲殺,卻一直沒有消停。誰也不知道,到了滿清中後期,還有多少大明的皇族是活著的。

  “派出使者,且說……羅汝才願意向共和國稱臣!”羅汝才咬了咬牙,對沈俊說到。

  沈俊會意,立刻下達了命令。

  羅汝才依然很狡詐,他是稱臣,而不是歸順,換言之就是像以前的滿清一樣,打不過大明了,就假意歸順,到了他日兵強馬壯,再行反叛。

  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大魏的確是出於劣勢,稱臣是最穩妥的方法。

  大概是兩者的國都相距很近的關係,國書到達長安不過兩天的時間。而使者回來的時候,帶回了一名來自共和國的使者,他的名字叫做李岩。

  是的,他就是曾經考過公務員,在共和國出仕,而原本的時空裏麵,卻是李自成麾下重要將領的李岩。

  此刻他的身份,就是共和國的談判使者。

  來到大魏,羅汝才以屬國小王的身份,拜見了上國使者。

  “大魏皇帝您好,現在請先不要自作多情,好嗎?畢竟,我皇尚未答應,你們成為我國的屬國。”李岩看了看羅汝才,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對他說道。

  “哦,莫非共和國,真的要和我大魏不死不休?”羅汝才見狀,索性也不矯情。

  “非也,按照共和國的意思,隻需要您簽署了這份臣屬條約,那麽您和您的勢力,便是我共和國的直係屬國。”李岩笑了笑,在懷中拿出了一份協議。

  羅汝才看了看,就再也笑不出來了。

  1、與共和國接壤的地方,不允許大魏駐軍。

  2、大魏的所有部隊,都要由共和國派出來的指導員進行再訓練,並且要配備由共和國派出來的政委。

  3、大魏的財政必須要對共和國公開,共和國會常駐一名顧問(李岩),專門負責協助大魏管理財政、政治和軍事。

  4、大魏的皇子必須要在共和國居住。每年允許大魏皇帝去共和國皇宮吃年夜飯,到時候可以與皇子團聚一段時間。

  5、大魏每年,要上繳財政收入的30給共和國。

  6、允許共和國的公務員,在大魏出仕。

  7、共和國的銀行,將無條件在大魏開設,大魏要承認共和國貨幣的合法性,並保證銀行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當然,也有對大魏也有一些好處的條文

  8、共和國幫助大魏,建立最先進的軍隊,並且幫助大魏建立最先進的軍事院校(張弘斌擔任名譽校長)。

  9、共和國幫助大魏進行政治機構整改,幫助大魏進入更先進的執政模式。

  10、共和國將支援一批先進的火器給大魏,價錢以成本價結算。

  11、大魏的貨物在進入共和國境內的情況下,不收關稅(共和國的貨物也具有對等權力)。

  ………………

  ……………………

  一條又一條喪權辱國的條例,那所謂看似不錯的條例,實際上下麵也埋藏著一大堆的地雷。羅汝才甚至不懷疑,自己若是膽敢簽署這份協議,那麽其後果就是若幹年後,甚至不需要自己同意,整個大魏都自動加入共和國了。

  而且自簽字之日起,自己將完全喪失對政治、軍事的控製,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蓋章機器。

  然而,羅汝才就算是想要當眾把這份協議撕毀,卻又沒辦法下手。

  整個談判,持續了三天,期間羅汝才多次與李岩進行溝通,又多次和屬下進行討論。

  期間還要多次觀看那些被俘虜的將領的書信,看三位皇子寫給他的哭訴信函,以及嬪妃們的哭訴。

  身為一個男人,或者說身為一個人,羅汝才從猶豫變成了絕望,最後,他蓋上了玉璽。

  自此,臣服於共和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