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吐蕃軍出動
作者:狂妄之龍      更新:2020-11-20 00:00      字數:2205
  本來嘛,一群無憂無慮過著沒羞沒躁小日子的烏斯藏八大王,生活是那麽的美好,世界的那麽的和平。

  但和平太久了,似乎很容易讓人感到蛋痛。人蛋痛了,就容易作死。

  都說不作不死,但似乎這群還維持著中古生活習慣的土著人,並不懂得這個真理。他們也許是在當前的位置太久了,所以心裏總是想著能不能再升一步。祖先們的經驗告訴他們不行,敢再往前一步等待他們的就是死亡。

  或許祖先真的死太久了,這些家夥已經忘記了祖訓。這可是老祖宗用血換來的教訓,就這樣讓破布隨手丟掉了。

  他們如今是樂嗬了,因為偉大的吐蕃帝國,再次建立了起來。是的,必須是帝國,妥妥的。

  他們推選了新的吐蕃皇帝,然後他們從相當於土司的地方王爺,兼職為皇廷的文武重臣。

  比起隻能夠在家裏播種創造新的民族,或者管理小部族的糾紛什麽的,治理國家什麽的似乎更好玩。

  至於這個國家會不會被他們玩殘了,似乎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大不了繼續回去當他們的王爺。

  他們征兵,在活佛的幫助下十萬部隊不過是幾天的花時間就拉了起來。要知道,烏斯藏地區的人口其實不多,十萬大軍已經是10:1的比例,按現代人的觀點,這完全就是準軍國主義的節奏啊!

  糧草那是你湊一點我湊一點,類似合夥做生意入股一般,約定對外作戰獲得了收入,那麽就按照這個比例來分配戰利品。好吧,不知道為什麽如今的吐蕃皇廷,給人就是一種合資公司的即視感……

  不管如何,軍隊集結完畢,考慮到經費不足的問題,所以訓練從簡。再說戚繼光都是五天一訓,他們這些新丁隻需要十天甚至二十天一訓就好。訓練很消耗體力的,消耗了體力就要吃更多的飯才能補充回來,所以不管是士兵還是軍官,都討厭訓練。

  恩,很好很強大的意識……但似乎大明中後期的軍官也是那麽認為的……更糟糕的是,把衛所的士卒當成佃農來用,偏偏出戰的時候還硬生生把這些轉職為農民的可憐蟲拉上戰場……老天,他們三輩子都沒有拿過武器了……

  相比之下,這群吐蕃士卒或許更幸福一些。

  每天好歹都有肉,實際上吐蕃這裏除了肉就是青稞,有時候感覺青稞比肉還貴上一些,尤其是突然有了什麽災害,畜牧大批大批死亡的時候。士卒經常有肉吃不說,活佛非常人道的派出了喇嘛為他們講經,告訴他們‘你們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正確的,你們的所作所為都是佛祖認可的,不管結果如何,你們必然會進入極樂世界’。

  每一句話都是那麽的煽情,每一句話聽起來都是那麽的有道理,其威力已經升華了,升華到了傳銷的級別。

  在這樣的洗腦下,士卒已經麻木了,瘋狂了。

  他們似乎變得比以前更加的好戰,無時不刻都在期待著出發的那一天。

  奈何,到底要去哪裏打仗,大家還是討論之中。

  合資公司嘛……缺乏一個有效的製度和責任劃分,就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決策的問題。

  誰來決策,誰又有資格決策?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本來已經選出了董事長,也就是吐蕃王。那麽他們這些有股份的股東,好歹應該遵循一下董事長的意見吧?

  結果手裏有股權的,不管股權有多少,總覺得自己就牛了,好歹也應該要有一點話事的權力。所以在決定打哪裏的時候,吐蕃皇帝決定攻打陝西,文官說要打四川,武官說要打雲南緬甸……整個皇廷搞得和菜市場沒什麽區別。

  吐蕃皇帝的意思,陝西最繁華,能夠搶到更多的東西;文官說陝西也是那什麽共和國的首都,哪個首都不是重兵把守,去那裏太危險了。再說四川天府之國,想來裏麵也有不少好東西,而且山路難走陝西雲南要來支援也難,還是打四川好一些;武官最直接,雲南和緬甸那麽靠近自己的地盤,而且對方也是剛剛打下來,守備能力自然是最弱的,不打雲南和緬甸還能打哪裏?

  大家都覺得自己有了股份就牛了,誰都希望事情能夠順著自己的想法去發展。

  結果等到共和國的大軍進入到烏斯藏地區,即將靠近那曲卡附近的時候,他們才懵懵懂懂的意識到,似乎如今不是繼續討論應該先打哪裏的問題,而是應該考慮一下,應該怎麽迎戰的問題。

  問了問前線來報告的士卒,知道敵人不過才兩萬,而且有一萬居然還是步兵。聽到這個結果之後,八王也差不多可以笑了,吐蕃皇帝和活佛也可以笑了。

  吐蕃或許湊不出多少戰馬,但五六萬還是湊得出來的。十萬大軍裏麵至少有三萬多是騎兵,而且吐蕃好歹也算是一個遊牧民族,至少也可以算半個。所以每一個騎兵都是合格的,哪怕不怎麽訓練,隻需要配備武器裝甲什麽的,放在軍伍裏麵熟悉各三五天也就差不多可以上陣了。

  三萬騎兵對付兩萬步騎混合軍旅,更別說還有七萬步兵在後麵打底,吐蕃皇廷至上而下都覺得,贏定了!

  好吧,就用你漢人的鮮血,來為我們的出征祭旗好了!

  準備,集合,出發……每兩個字就是一天的時間,前後花費了三天時間才整頓完畢開始出征……黃花菜都涼了。

  但好歹,八王裏麵有一個最著急,那就在最靠近前線,國防軍剛剛入侵到他領地的闡教王。自家著火,誰不關心,別人是三天時間集結完畢,闡教王兩天多一些就集結完畢,也不等別人自己先走一步。

  反正他麾下也有一萬人,自己的領地又是熟門熟路的,依靠茫茫的平原地帶迂回包抄敵軍還是很有可能的。至少,也可以給對方的步兵一個重創!

  他可是聽說過的,以前大唐就算派出了軍神李靖,派出了十萬大軍來打吐蕃,最後也是大敗而歸。如今區區一萬人就敢來挑釁,這不找死?!

  上萬人的輜重,可不能夠給別人得了!

  實際上,這才是闡教王真正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