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顧炎武見聞(上)
作者:狂妄之龍      更新:2020-11-20 00:00      字數:2895
  這是顧炎武第一次離開江南,或者說第一次進入到一個不屬於大明的異域之中。

  陝西和山西,這兩個曾經屬於大明的省份,如今已經是別人的地盤。顧炎武此番應邀前來參加秦國所謂的文化交流會,他就是想要看看這個隻懂得實利的軍閥,到底把這兩個地方建設成了什麽模樣。

  這幾天到處都在戰亂,或者說大旱一直持續不斷。江南一帶還好,至少雨量還算充足,再加上龐大的江河係統,使得江南並不存在缺水的情況。但越向西,幹旱的情況就越嚴重,有些地方那是赤地千裏根本找不到一滴水的存在。

  沒有水,自然也種不了東西,百姓在生死之間隻能存在兩個選擇,一個是死在這裏,一個是逃到別處。

  曾幾何時,他們更習慣逃向江南,逃到大明的懷抱之中。但是如今,他們也有不少的人,選擇進入秦國。

  顧炎武一路所見,都是幹旱的土地,已經半風化的植物,以及逃荒的百姓。很多人願意逃到秦國也不願意南下江南,這讓顧炎武百思不得其解。但他不能停下來問問這些難民,因為已經皮包骨的他們,已經到了什麽都會吃的地步。一片葉子他們都會非常美味的吃進肚子裏麵,更別說是人這種同胞了。

  年輕的女子往往是第一個被吃的,然後是老人。到了最後不得不易子相食,為的就是活下去。

  當時顧炎武是由秦軍護衛著趕路,這才在他們的身邊安全走過去。否則那幾匹馬那幾個白白胖胖,一看口感不錯的護衛和顧炎武,這幫家夥豈會錯過?

  “為什麽,秦國不派人支援他們一下?”顧炎武在路上詢問了一下護衛。

  “大秦的幹旱比他們家鄉還要嚴重,誰來救救我們那裏的百姓?再說,顧公子您難道沒發現,在我們的身後一直跟著一支軍隊?他們不敢得罪大秦,但是他們對付這些難民卻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我們今天把物資丟到這裏,走了不到一刻鍾就被他們收走,甚至過程還造成了百十來個百姓的死亡,如此一來,你還覺得救援是正確的?”護衛頭子回答到。

  “這……”顧炎武為之語塞,他一路上已經看過了許許多多的事情,早已不是那個浪漫少年。

  如今天下說是四分五裂也不為過,每個省份都擁兵自立,說是要清君側,實際上不過是想要實現自己的皇帝夢罷了。再說那些所謂的皇帝,十個有九個半是被扶持起來的傀儡,剩下半個也隻有一定的行政權力,說是君王還不如說是一個臣子還像樣。

  “好了,準備進入山西境內了。至於那些難民,若是能夠走到山西境內,會有人接收他們。到時候還會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心理安撫,然後會特別劃出一個區域讓他們居住,三年後才允許搬遷。”護衛頭子難得好心告訴了顧炎武,秦國對這些難民的安置辦法。

  “為什麽要這樣安排?”顧炎武卻是還想不明白。

  “很簡單,他們吃過人,現在還看不出什麽,但當他們平靜下來,這個經曆會成為一個噩夢。有些人承受不住,會直接瘋掉,有些人會吃人肉上癮,繼而不斷殺人吃肉。為了不要讓原來的百姓受到傷害,我們必須要這樣處理。”護衛非常鄭重的說到。

  這一刻,就算是顧炎武,也直接沉默了。

  進入了山西,這裏的確比其他地方更幹旱一些,但比起荒蕪的其他省份,這裏多了不少的人氣。

  “其實,就算天氣幹旱,還是會有一些雨水的。尤其土地下麵,也有著不少的水源。在近兩年裏麵,殿下不斷派人深挖水井,同時修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蓄水槽,使得地方的用水辛苦一些,但還不至於缺水。甚至於,還能均出一些灌溉作物。當然,作物的減產在所難免,不過一些耐寒的經濟作物倒是收獲不錯,比如西瓜和葡萄什麽的。

  如今這些幹旱地區,不少百姓暫時停止種植農作物,專門種植經濟作物。這些西瓜、葡萄和棉花收成之後,會有專門的商隊帶到各地販賣,百姓出售這些商品所得,是他們以往販賣糧食的兩倍以上。換言之,他們今年的收益,是過往兩年的收益。

  我們秦國的主要收益來自於商稅,故而農稅訂的很少。在這樣的條件下,百姓的收入其實又進一步的獲得提高。百姓手頭有錢,可以在商人手裏買糧食,這些主要來源於江南一帶的糧食,商人隻收正常糧價的15倍,對於根本產不出糧食的地方來說,這還是可以接受的價格,更別說他們今年的收入本來就多的可以,不在乎貴點。

  於是,百姓的生活,反而比沒有幹旱的時候,還要好上了許多。收入高了,就開始消費,有消費商人就會過來銷售他們的商品。商品販賣出去之後,政府會征收一定的交易稅,整個過程就形成了一個積極的循環。”護衛長見顧炎武很好奇這裏的人氣,故而想他解釋了一下。

  詳細的他不了解那麽多,但並不影響他有自己的理解。

  “兄台似乎讀過書?”顧炎武覺得這不應該是一個武夫應該知道的知識。

  “讀書?當兵以前我什麽書都沒念過,就一個徹頭徹尾的文盲。不過殿下一直重視文化教育,故而我們白天訓練,晚上會進入掃盲班學習拚音,學習認字。如今要說不是很深奧的書籍,老子我還是可以讀懂的。”護衛長自豪的說道。

  “那個掃盲班,多不多?”顧炎武好奇的問到。

  “每一個村都有,經過一年的普及,整個大秦的識字率從大明那個時候的135,提高到了如今的579。似乎上麵的人還不滿意,說是要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也就是讓適齡的娃兒在九年的時間裏義務去學校學習知識,整個過程完全免費,而且適齡不入學的話,這個家庭會遭到一定的處罰。前段時間《周刊》似乎預測過,在未來的五年裏,大秦的識字率可以達到899以上,剩下的101主要來自那些逃荒過來的難民。”對於這種不涉及保密條例的,護衛自然不介意讓這些目光狹隘的士子,好好見識見識。

  “那這就奇怪了,為什麽秦王如此渴望百姓識字認字,卻不傳授儒家的道德文化,讓他的子民,變得和夷狄一般?”顧炎武非常想不明白。

  “《周刊》第三期說過,如今的儒家文化是後人迎合君王刪改之後的殘次品,教這玩意會教壞小孩子的。這點徐國老也表示認同,他甚至自己修訂過儒家文學作品。新的書籍似乎已經正式出版,把儒家最原始狀態的文化徹底還原,然後再傳授給需要認識它的學子。

  你說的那件事,我個人的看法吧……儒家文化能吃嗎?可以讓我吃飽穿暖嗎?除了能夠陶冶個人情操以外,似乎我看不到有什麽用處。尤其當那些抱著儒家文化,卻什麽都不會幹的官員在浪費我們納稅人的血汗錢,卻什麽都不能給我們帶來的時候,我就會覺得不爽。

  退一萬步說,儒家文化甚至所有的著作,一開始要理解通透太難了。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我們這些人啟蒙還沒有完成,你就打算讓我們跑,讓我們跳了?”護衛想了想說道。

  說真的,這一刻顧炎武覺得自己和這個護衛真的沒什麽好說的,大家的思想似乎又很大的差異,這使得他很難認可護衛長說出的這番話。又或者說,當自己認同了這番話的時候,就意味著自己把這二十多年來的經曆和思想都給否認了一般。

  “好了,可以下馬了,驛站到了。”這個時候護衛長對他叫了句。

  “哦……好的。”顧炎武隨著他下了馬,直接走進了驛站。

  他覺得自從到了大秦的地盤之後,很多東西包含的信息量都太大太大了,他需要好好整理一番。最重要的是,他目前看到的,似乎還是整個大秦的冰山一角,他很渴望能夠看到冰山的全貌。

  所以,他要更積極的去問,更積極的去看,去聽。

  如此,才能夠明白哪個才是真理。他愛他的老師,但同樣他更愛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