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釣到條大魚
作者:狂妄之龍      更新:2020-11-20 00:00      字數:2853
  科考,依然是如約進行,和以往一樣,考生已經了解到了考場的各種規矩,甚至已經查看過一次考場。

  和上一次一樣,這些考生依然得在露天進行考試,視野寬闊不說,最重要的是一切一覽無遺,上百名監考老師來回走動,可比大明的傳統科考要更能夠杜絕作弊。

  當然最絕的還是考卷簡單,考試時間隻有兩個小時這點,讓不少人有點適應不了。同時,從三天前就開始適應的水性筆,在讓他們感到好奇的同時,硬筆字同樣讓他們很難適應。

  古人科考,一字一句都必須要百般斟酌,生怕有錯字和錯句,這是很致命的。同時語句是否通順,字跡是否清晰華美也是關鍵,由不得他們不認真對待,故而一天下來洋洋灑灑數千字,那也是極限了。

  可以說,若非考前考官已經明確表示,寫字好不好看,已經在評分規則之中剔除,這就使得大家對使用硬筆少了許多怨言。畢竟誰也不希望因為字寫的不漂亮,平白無故的搞得自己落榜了。

  考試當天,考生魚貫而出,來到了各地的考場。

  和第一次考試不同,張弘斌沒有指定某地為唯一考場,而是在各州各縣各府都設立了考場。相關的錄取信息已經發到了每一個考生的手中,選擇去哪個考場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個考場可以容納一萬人的同時考試,超過了就取消繼續報名的資格。

  饒是這樣,長安這邊的考場一萬人爆滿,這幫家夥瞄準了長安這個天子近所。說穿了,就是張弘斌的辦公所在。

  在他們的眼裏,在救贖的身邊工作,運氣好分分鍾可以獲得升遷,傻子才會去外地報考。奈何名次隻有一萬人,報名慢的都是捶胸頓足,不甘心的一步三回頭的看著長安的城牆,到他鄉報名去了。

  也有一些聰明人,取到了平涼府甚至延安府比較偏遠的地區進行報考,結果整個考場就那麽十幾個人。根據當地的錄取政策,這幫家夥很有可能大部分被錄取。至於長安考場,哪怕才子的比例或許達到了99,但錄取的隻有那麽幾個人,其他的除了落榜也沒什麽好考慮的。

  當然張弘斌為了公平,好歹給這些自作聰明的才子們一個機會,隻要地方沒有招滿的,會在這些落榜的考生之中,選擇成績最好的那一批錄取。隻是這個名額,相信不會太多,同時那些落榜的學子,發現那些被錄取的考生居然才華比自己還要爛的情況下,也不知道會是怎麽樣的感想?

  其實按照張弘斌的意思,這年頭的才子其實都是不合格的公務員。所以不管才華如何,不能夠在基層曆練出來,那就沒什麽真才實學。在這個基礎上,才華好也罷,爛也罷,數年的考核期好好工作學習,不錯的獲得晉升,差的予以辭退。

  “李兄,看樣子和我們一樣聰明的,其實沒幾個嘛!”有考生對身邊的同鄉開起了玩笑。

  “大家都瞄準了長安和長安附近的考場,哪裏會像我們這樣到比較偏遠的地方報考?可笑考試規則考官已經明確發放到了我們每個人的手中,卻還有人以為,當天子近臣,才有更高的升遷可能性。”李姓考生笑道。

  “隻是說真的,這官不官吏不吏的,還真的叫人很不習慣。而且行政機構那麽多,原本縣太爺的權力都被分了出去,就算可以當縣令,這和大明那邊的縣令,也是雲壤之別啊!”同鄉有點幽怨的說道。

  “縣令依然是縣令,難道他就沒有話事權了不成?其他的部門,隻要還是協助縣令辦事的存在,實際上我也覺得,若是縣令大權總攬,那結果就是根本沒辦法平均的把心思放在每一個地方上麵。人力畢竟有限,一個人根本沒辦法把所有的事務都給處理妥當,若是出現某些疏漏,那才是對治下百姓的不負責任。再說,空閑一些不好麽?”李姓考生聳了聳肩回答到。

  “你們也別太高興,實際上我有內部消息!”旁邊的一位考生這個時候湊了過來,“據說這次科考之後,之後的所謂的公務員考試,考出來的其實都是以前的小吏,再也沒有什麽局長縣令給當了。以後想要升官,隻能夠在任上幹出成績來,經考核通過,才能夠一步步升遷上去。好處是升遷變得容易,而且不需要再走後門,但缺點就是不管你考得多好,都得從以前小吏一樣的地位開始做起,再也沒有什麽一下放就是七品縣令,或者進入翰林院當編修什麽的情況了。”

  “哦,那麽說來,我們來得還真是時候啊!”李姓考生笑道。

  “靜一靜,現在開始考試,誰再吵的,小心被取消考試資格!”考官終於是走了進來,隨之備考鍾聲響了起來。

  考試按時進行,在這兩天四個小時的考試時間裏,將決定這三十萬考生的未來。那可真的是千軍萬馬走獨木橋,能夠走到對麵的,那都是時代的精英。至少在張弘斌的眼裏,他們絕對當之無愧。

  十天後,考試成績在各地張貼了出來。

  考中者歡欣鼓舞,落榜者捶胸頓足,悔恨不已。這仿佛就是天堂和地獄同時出現在了人世間,分得非常的清楚。

  “為什麽,我楚天雄居然落榜了?”

  “哈哈,老子考中了,誰說商人就出不了人才的?!”

  “這狗屁的考試,亂七八糟的根本不知所謂,看看,蘇州的陳才子都落榜了,我落榜也不過是理所當然的。”

  “爹啊,娘啊,你們看到了嗎?兒寒窗苦讀十數載,終於考上了!”

  …………

  ………………

  高興也好,難過也罷,還是說不服氣的也無所謂,反正考試結束了,剛剛被錄取的考生們,也開始到各自的崗位上,開始了他們的工作。在這個基礎上,原本的人馬全部獲得了晉升,當然都是經過考核的,不合格的早已被辭退。

  第一批參加科考的,如今都是在感慨老子就是有先見之明,看看,才一年多就升官了!

  三天後,各地的考試情況陸陸續續匯總過來,知道地方不少才華比不上自己,卻因為沒什麽人報考而被錄取的情況居然存在,更多的落榜士子表示不服,甚至開始有組織的組織起來,在長安府衙門前示威靜坐。

  隻是這種來自民間,而且根本傷及不了救世軍根本的抗議,仿佛是一場笑話。

  那些腦子還清醒的,根本不會參加這次靜坐,畢竟他們是明白的,救世軍是救世軍,大明是大明。救世軍未必會吃他們這一套,這招在大明百試百靈的手段,在這裏說不定反而會得到反效果。

  實際上,曹文詔已經申請調兵武裝鎮壓這群士子。

  張弘斌表示沒必要,畢竟這種情況太好對付了。隻需要當眾把考場紀律和要點宣讀一遍,同時告訴他們哪裏哪裏還有空缺,即日將統計成績最好的一批考生,在裏麵選拔人手破格錄取。

  最後附上一條,參加靜坐且在得知這條消息後依然沒有離開的,將剝奪這項資格。

  於是,士子們轟然而散,所謂的靜坐還真的變成了一場笑話。

  各地的考生情況,也是陸陸續續被送到了張弘斌這邊。或許是想要知道,裏麵有沒有曆史大能的關係,張弘斌可是小心翼翼的查看了成績還不錯的那批考生的考卷。

  奈何,不少人的確有才華,卻不是曆史大能。可見,所謂的曆史大能,都是因為對曆史造成了影響,扣除這點,我神州大地其實根本就不缺少這樣級別的人才。同時也沒辦法否認,若非救世軍科考製度的與眾不同,報考標準和招收標準的與眾不同,隻怕更多的人才,也是會在曆史的洪流之中,慢慢的沉寂下去。

  最後,他看到了一個人的名字,籍貫是河南開封杞縣人,名字叫做李岩。招來內衛問了問,才知道這位還有一個原名,叫做李信。得知這點之後,張弘斌大笑“又一個曆史大能落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