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對外族的奸詐
作者:狂妄之龍      更新:2020-11-20 00:00      字數:3173
  這次科舉距離上次不過一年多一些,但盛況卻是比上一次還要隆重一些。

  參加考試的考生超過三十萬人,不少更是拖家帶口的,那已經不是來參加科考,而是移民來了。和以前一樣,這批人或許是走了自己的關係,或許是依托張弘武的關係,悄悄的進入了陝西,來到了這個國中國。

  當然,張弘斌此刻還沒有建立任何政權,說是國還有些勉強。

  這次科考如此盛重,有一定的原因,自然是考生們認可了救世軍這個勢力,覺得在這裏混也可以混出個樣子。二則想來也通過親朋故交知道了救世軍的行政模式,知道有更多的機遇在等待著他們。就好比原本千軍萬馬過的獨木橋,突然變成了加寬版的通天大橋,傻瓜才會看都不看就走開。

  隻是根據內衛調查的最新結果,這個盛況的根本原因,其實還是那些離開陝西,在外麵混日子的義軍們。

  他們在外麵風流快活,卻是苦了各地的老百姓。再加上他們大部分都沒有文化,說話也是粗俗難耐,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他們在發跡前麵對文人的自卑心理,使得他們發家之後同樣看不起文人,故而能夠被他們接納的文人其實很少。

  這不,在這些義軍麾下活不下去,功名完全沒有效果,日子本來就不好如今可是真的過不下去了。

  那好吧,好歹也要找條活路,哪怕是故土難離,人死了那就什麽都沒有了。於是乎拖家帶口的,穿越了重重障礙,千裏跋涉的來到了傳說中的陝西,救世軍的地盤。他們知道,救世軍並不反感文人,相對還欠卻不少的文人幫他們幹活,在這裏,他們餓不死,而且這裏是救世軍的地盤,沒有別的勢力插手這裏,在這裏至少不必擔心兵災。

  基於這個理由,所以人數算是來得多了一些,隻是這文化水平自然也是晨參差不齊。

  無所謂,隻要有心學習,有心研究,有心為百姓幹實事的,張弘斌給他們機會曆練!三十萬人就三十萬人,如今陝西這塊,自己還嫌這裏的人口太少了!

  這三十萬人的到來,副作用也不是沒有,也不知道是找到了主心骨還是什麽的,各地的難民也跟著他們一起來到了這裏,前前後後超過了五百多萬人。這可是百分百的難民,吃飯都成了問題,想要吸收他們,沒糧食或者糧食不夠的話,那說不定他們反而會成為不安定因素,一個不好就如同火藥桶,在內部爆炸開來,炸不死人也惡心人。

  還好,張弘斌不缺食物,按照他的權限要購買食物太容易了。隻是這筆錢自然不可能是他自己支付,他可以支付一部分,但如同沈萬三犒軍一樣,可不能夠隨便帶這個壞頭。糧食直接在係統超市裏麵購買,係統的優勢在這裏完全被體現了出來,各種肉食和米麵那是絕對不缺的,若是不考慮最大購買額的問題,以及付款的問題,張弘斌可以讓大明所有的百姓,都過上不再會饑餓的日子。

  經費不必擔心,最近張弘斌可賺了不少的錢。

  這筆錢來自異族,說穿了就是西藏、中東地區、阿拉伯地區、蒙古地區、倭國和後金這幾個地區。張大奸商的算盤打得劈啪作響,卻是狠狠的在這些異族身上割了不少肉。

  對於西藏、蒙古和後金這幾個偏遊牧民族,收購牛羊馬匹,進而出售茶葉、食鹽、烈酒卻是最賺錢的買賣。當然,這些其實都是日常用品,利潤沒辦法達到最大化。真正的來源依然是奢侈品,高檔的手表、華貴的珠寶首飾、通透寬大的鏡子等等,都是主要的財源,利潤最少也達到300,最高達到了1500。

  奢侈品,無論是中東地區的商人,還是倭商來說都是有著很高利潤的商品。每一個國家都不缺有錢人,每一個有錢人都希望有些什麽東西,來襯托自己有錢人的身份。奢侈品,是最好的選擇,沒有之一。

  這類商品,通過總商會,也就是張弘斌整合之後的商會聯盟體進行轉售,小心翼翼的打點之後,轉賣到全國各地。不過內銷這一塊最近已經開始收縮,主要的交易對象改為外國商人。

  這是張弘斌的意思,這類可以最大限度賺錢的商品,交易對象就應該是看似沒什麽錢的異族。

  腐化他們,搜刮他們!最大限度的壯大自己,同時最大限度的削弱對方,張弘斌很喜歡看到這樣的場麵。

  商會聯盟說穿了,就是把陝西商業進行整合,然後通過資源共享的方式,一致對外賺取最大利潤的一個鬆散組織。不過在張弘斌係統超市各種商品的帶動下,這個鬆散機構向心力達到了最高。

  基本的商品,他們也出售,但真正賺錢的依然是張弘斌提供的各種商品。

  這些商品經由各個商會的人脈,運輸出去,甚至要動用救世軍的護衛,這也就意味著救世軍也可以從中抽取一定的手續費,同時在販賣完畢之後,按季度收取交易稅和所得稅。

  運出去的係統商品,按照張弘斌的意思,第一時間把最大比例的商品,按照正常物品價值出售給外國商人。麵對這些新奇且實用,甚至不少讓人眼紅的商品,外國商人給予了200的重視,並且第一時間完成了交易。

  交易完畢之後,他們才悲催的發現,在本土上麵,這些商品的出售價格很便宜,至少比他們交易的成本價還便宜。奈何他們沒辦法在本土的零售店,大批的買進這類商品,主要是張弘斌讓所有的專門店簽訂了協議,禁止大規模轉讓給外國商人,否則取消其經營資格。

  這世界上,除非是傻子,才會放棄經營資格。如今誰不知道,這些來自陝西的商品,那是真是下金蛋的雞,傻子才會把這隻雞給燉了或者丟了。

  外國商人沒辦法廉價購買這些商品,而張弘斌也咬定了價格,使得他們根本沒有說價的餘地。張弘斌這是在壟斷,這些商品大部分都是係統超市出品,屬於這個時代的獨有物資,這就意味著張弘斌並不比擔心競爭問題。愛買不買,反正買了之後拿回去賣,自然也是可以賣出一個好價錢的,若是不買,不過是便宜了別人。

  所以說,這個世界上沒有傻子,到頭來這些明顯比本土零售價還要貴出許多的商品,還是被各地的商人搶購一空。隨即,他們踏上了回家的路途,把這些商品以更高的借錢,出售給本地需要它們的人。

  這樣的交易,至今已經是第三次,商人們依然來收貨,換言之他們的商品,總算是得到了本土實力的認可。從他們笑臉,可以看得出來,他們隻怕把利潤為400的鏡子,提高到了600之後再出售出去的。

  問了問內衛,結果才知道是1000,張弘斌不由得感慨,自己的道行還是差了一些。

  一麵等身的鏡子,裝飾有一定的人造珠寶,這樣的貨物在係統超市裏麵出售價是五兩銀子,張弘斌以兩千兩的‘成本價’出售給了外國商人。而這些商人以五千兩的價格,在他們的本土把鏡子出售了出去。就這個價錢,聽說本地的貴族,還眼睛都不眨一下,這些窮鄉僻野,沒想到貴族居然也那麽有錢。

  後來詢問了一下才發現,這五千兩銀子,有二千兩是實實在在的銀錢,剩下的都被商人換成了毛皮、牛羊馬和各種物資,然後又運到了陝西進行拋售。或許利潤不高,但本來就是順路,卻是又賺了一筆。

  奸商,張弘斌除了大呼奸商,也隻能說聲“我服了你!”

  “夫君,我一直想不通,為什麽這些商品,賣給大明是那麽的便宜,但賣給外國客商,卻是如此的昂貴?”徐慧一般不過問政務,但這件事實在是讓人好奇。

  “無他,大明是華夏子民,是我們同根同源的族人。今天我有了好東西,自然應該照顧一下我們的族人;外國人就不同,我和他們沒有任何血緣關係,或者說他們還是我們華夏的潛在侵略者。這個侵略或許不是今天,而是在未來,但任何對華夏有威脅的,或者說與華夏不同心的,我都沒有理由便宜他們!

  再則,通過一次次的交易,我可以最有效的控製他們勢力的經濟,時間久了就會造成經濟依賴,到時候我們要他們死,或者要他們活,都不過是我們心裏的一個念頭而已。當然,這個過程,或許不會太短。”張弘斌自然是知無不言。

  “妾身不同商事,卻是聽得不太懂。”徐慧隻聽明白了七分。

  “大概知道是那麽一回事就好,沒必要深入了解得那麽透徹,如果天下的人都那麽透徹,那我們還怎麽玩?現在可不是說這個的時候了,我們的科考可要開始了啊!”是的,今天就是科考的日子,張弘斌可等了好久好久。

  領地人才缺乏,就是不知道,這一次科考,可以帶來怎麽樣的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