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急襲大淩河
作者:狂妄之龍      更新:2020-11-20 00:00      字數:2839
  後金缺錢,其實不僅僅是錢,所有的物資他們都缺。

  原本遼東尤其是遼東以北的地盤就是地廣人稀,那是數百裏都未必可以看到一個人的荒野地帶。後金選擇在這裏建國,一則這裏是女真部落,也就是滿人的聚居地,努爾哈赤在這裏有群眾基礎。二則遼東以南都是漢人的地盤,努爾哈赤這個滿人根本得不到任何人的認可,尤其他發家的時候靠的僅僅是十數幅鎧甲,就相當於用一個棒棒糖,釣一個綠茶婊一般,還不如直接用rb實在,500一次,1000通宵……咳,跑題了。

  如今的後金,幾乎所有的物資都是在大明那裏搶掠過來的,這個比例高達60-75。剩下10來自與漢人的正常邊境交易,15-30來自晉商的走私貿易。

  在大明這裏,後金搶劫的不僅僅是物資,還有人口。隻有大量的擄掠漢人,才能夠讓自己的地盤更繁華一些,最重要的是有更多的漢人奴隸,才能夠讓那些掙紮在溫飽線上的生熟女真部落,放下手中的牧鞭,拿起殺人的彎刀和強弓。

  一旦享受過無與倫比的特權,從一個為明天的飯擔心的苦哈哈,變成一個滿清老爺,那滋味就永遠沒辦法忘記,也絕對不允許再失去。為了維護這個特權,滿人們出奇的團結,畢竟大家的利益都是一致的。

  和大明君臣,甚至臣子派係之間的不和不同,團結的後金戰鬥力自然是更加強大,最重要的是不會有誰會故意拖後腿。大明這邊若也能夠這樣,後金這輩子最多就是一個四流的小番邦,根本翻不起什麽風浪。

  不管如何,如今的後金,已經成為了邊軍的一大心病。他們的職責是捍衛邊境不被侵略,但是後金強大的戰鬥力,卻是讓他們心有餘悸,巴不得他們永遠都不要南下。可對方自然不可能不南下,故而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隻能想辦法踞城而守,小心翼翼的應對,至少保證自己的幾個關鍵據點不要落入後金的手中。

  今年是崇禎四年,也就是1631年,春節才剛剛過去,來自後金的使者就來到了邊軍陣地。當然,他不是特意過來的,而是要南下,必須要經過這裏而已。

  “哦,後金派出使者,想要與我大明和平相處一段時間?若真是這樣,那可是天大的好事了!”邊軍大將祖大壽有那麽點興奮。

  若是大明和後金和平相處,那麽至少可以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必擔心會打仗了。自己這些人,也不必過著擔心受怕的日子了。自從毛文龍被袁崇煥殺掉,隨即袁崇煥又被崇禎殺掉之後,邊軍就沒有好過。

  “大帥,若大明和後金和解,隻怕對於大明而言是一件好事,但對於我們未必就是好事啊!”祖大壽的幕僚說到。

  “此話何意?”祖大壽有點不高興。

  “既然打不起來了,以皇上的吝嗇程度,你覺得他還會浪費大量的遼餉在我們的身上嗎?”幕僚激動的說道。

  祖大壽這才反應過來,自己這些人,之所以那麽熱衷呆在這個荒涼危險的地方,其實說穿了就是為了這遼餉啊!每年數百萬的遼餉,從中花差花差一番,每個人都可以分到很大一筆的銀子。可若是大明和後金打不起來了,那麽遼餉必然會被減少,甚至裁撤。換言之,原本每年都可以得到的十數萬兩銀子,轉眼就沒了。

  按照這個思路,大明和後金還真是沒辦法和平相處,否則這就是對他們這些邊軍的不負責任。

  “那,殺了他?”祖大壽比劃了一個手勢。

  “善!”幕僚想了想,“但若是因此觸怒後金,他們南下攻打我們怎麽辦?”

  “那放了他?”祖大壽想了想又問到。

  “按照現在的情況,也隻能這樣了……”幕僚鬱悶的說道,不是不想爭取最大利益,而是沒得選擇。

  若是大明的軍隊更強勢一些,更善戰一些……算了,沒那麽多要是,事實是大明根本不敢與後金野戰這點。若說後金是一夥強盜,那麽他們就是一夥十足十的悍匪,凶悍程度連遼東精銳都要忌憚三分……好吧,其實是六分。

  使臣在遼軍軍營休息了一宿,第二天就南下了。

  看著他遠去的身影,遼軍將領們心有不甘,卻不得不麵對這個無可奈何的事實。最多,在心裏安慰自己,這幾年不需要擔心後金南下了。也罷,過去幾年也撈了不少的銀子,好不容易和平幾年,也可以稍微享受一下了。

  帶著這樣的心情,遼軍的戒備自然也鬆懈了許多。

  唯一沒有鬆懈下來的,便是掛帥的孫承宗,這位六十八歲,僅比徐光啟小上一歲的老人,此刻正在大淩河一帶,按照最初製定的方針,第三次搶築大淩河城。這是最為關鍵的一個據點城池,一旦建立,那麽就可以與其他的城池互為犄角,共同抵禦後金,而後金南下的難度也會提升到極致。

  這個城池前後搶築過兩次,都被後金派人破壞。後金也不是傻瓜,誰會乖乖讓大明建造一個讓自己舉步維艱的據點?再說這城池一天沒有建成,明軍都處於無防禦的狀態,野戰什麽的後金就沒有怕過。

  “後金要和我們議和?最近是不是太閑了,誰散步的謠言?”孫承宗可不相信什麽後金議和的消息。

  “回閣老,這使者都已經南下去北直隸了,這還有假啊?”親信苦笑著說道。

  “那我問你,你若是後金的將領,你會允許我在這裏建造一座城池?”孫承宗指了指正在修築的大淩河城。

  “應該不會!”親信也拿捏不準。

  “這就對了,這一定有詐,我必須要回去一趟,和那些沒腦子的莽夫好好談談!”孫承宗實在是放心不下。

  沒多久,孫承宗就回到了遼軍的駐紮地,並且招來祖大壽等人,詳細詢問了議和的始末。祖大壽哪裏敢和這個棄文從武的前閣老擺臉色,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不對,非常不對!後金此舉隻怕是打算迷惑我們,他們的人或許已經開始南下了!”孫承宗也不是一個讀書讀傻的書呆子,他的軍事素養同樣很厲害。

  “嗨,我說閣老,這使者都南下那麽多天了,若有什麽動靜隻怕我們的夜不收早就打探到了。要不這樣,我帶人過去大淩河城駐守一段時間,給閣老您把把關?”祖大壽見孫承宗不相信,果斷示好。

  如他所想,後金真的有動靜,自己派出去的夜不收早就匯報,如今一切風平浪靜,隻怕是沒什麽危險。難得可以表個忠心賣個好,何樂不為?

  “也好,但務必要小心,武器裝備也帶足一些,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要和後金正麵交戰了!”孫承宗告誡到。

  “好嘞!”祖大壽不以為然,但還是按照孫承宗的吩咐準備了一番再出發。

  結果,他鬱悶了……

  才來到大淩河城不到兩天,這懶覺還沒有好好睡上一個,夜不收就來了消息,後金發動了突襲,兵分兩路正在朝著大淩河城殺了過來,最多傍晚就會抵達這裏。

  祖大壽哭的心思都有了,自己不過是打算賣個人情,怎麽就弄假成真,變成了與後金接觸戰了?

  當然,身為一個邊軍將領,尤其是一名優秀是邊軍將領,祖大壽沒有沮喪,沒有怨天尤人,反而是第一時間組織人手進行防禦,並最大限度的準備防禦工事。

  作為一個聰明人,或者說作為一個身為邊軍還能夠活到現在的聰明人,他隻知道一個法則逃跑,大明和後金都可以殺死自己;正麵和後金搏殺一番,搶幾顆首級再逃走,那麽就風平浪靜了。最關鍵的是,敵人就要殺到這裏,而對方有大量的馬匹,而自己這邊卻沒有多少戰馬,真要逃跑,被追擊潰敗的可能性很高。

  與其如此,還不如據守於此,或許還有轉機。

  傍晚,後金兩路大軍來到了大淩河城,並且包圍了這座城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