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朝堂交鋒
作者:蘇行歌      更新:2021-01-16 23:31      字數:2770
  他這話與趙凰歌所猜測的事情相差無幾,趙凰歌心下越發定了下來,因溫聲道:“吏部考核曆來公允,各地任期滿的官員,若調入京中,原也該由此來決定。隻是臣妹倒有另外一個建議,學子中若有大才,也可一並納入擇選標準,以示天恩浩蕩,朝廷公允。”

  這話一出,朝臣的臉色,倒有一多半變了變。

  誰能想到,先前還在摸魚偷懶的趙凰歌,一開口便語出驚人。

  方才吏部官員回稟,道是先前因慕容家而起的風波裏,留下了十幾個空缺。

  各個派係為此暗中拔河了許久,好容易到如今有了結果,由著吏部呈上去。

  誰知皇帝卻未曾下結論,先將這問題拋給了趙凰歌。

  北越選拔人才與西楚不大相同,北越的大臣們,多半還是舉薦製。雖說科舉存在,可由著科舉選拔上來的人才,大多數都是在清水衙門裏。

  世家勢力盤根錯節,從太祖皇帝開國到現在,北越一直都默認著,重要位置須有貴族們把持。

  科舉製度延續的是前朝的,可實際上因它而留下來的人才,並不入權貴們的眼。

  趙凰歌現下開了口,便先有人出列,反駁道:“公主,這般建議不妥。且不說學子們並無經驗,單說他們未曾學過知人善用,若真靠著偷奸耍滑上了位,屆時害苦的還是百姓。自然,您也是一片好心,隻是您年歲尚幼,不知這其中的輕重也是有的,還望您與皇上三思。”

  趙凰歌看過去,見那人是個年約五十開外的男子,話說的恭敬,可惜那神情卻帶著不屑。

  她無聲笑了笑,也不與人爭辯,隻道:“皇兄,臣妹隻是提個建議罷了,不過方才這位大人有句話,臣妹覺得不對。既是我北越選拔出來的人才,又是經了皇兄您親自考較過,怎麽會是偷奸耍滑之輩?”

  後麵的話她沒說,那個大臣卻是驟然出了一身冷汗。

  他這才反應過來,自己無意的一句話,已然讓趙凰歌抓住了把柄。

  “皇上,老臣一時口拙,請您恕罪!”

  他便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罵趙顯垣眼花昏聵,識人不清啊!

  皇帝擺了擺手,聲音依舊溫和:“無妨,朝會本就是各抒己見,又不是一言堂,愛卿快快請起。”

  他這話一出,先前打算開口的朝臣,卻有些遲疑了。

  皇帝這話說的意有所指,一人那般說無妨,可若他們都堅持同一個想法,不就真的成了皇帝口中的一言堂?

  但到底不是每個人都思慮重的。

  因此在那之後,還有幾個朝臣們站出來,試圖反駁趙凰歌的觀點,禁止學子們與之競爭。

  末了,反倒是蕭景辰先開了口:“清貴與權貴,皆是我北越棟梁,何不各選一半,昭示聖上隆恩?”

  趙凰歌沒想到他會替自己說話,悄然去看那人,卻見他依舊站的筆挺,眉眼漠然,仿佛剛剛不過隨意一句。

  皇帝就此拍板定案:“如此,就依國師所言。”

  皇帝發了話,便再無人敢反駁。

  隻是被趙凰歌一個提議,便消減了半數的職位下去,在利益圈內的朝臣們,到底將這一筆都牢牢地記在她的頭上。

  趙凰歌對此不以為意,她在這之後再沒有開過口,而是悠哉的站在原地,仿佛一切都與自己無關。

  直到散朝後。

  按著規矩,她如今進了朝堂,便不能在後宮逗留,下朝之後還得去兵馬司點卯。

  她原打算回去換一套輕便些的衣服再過去,誰知才出了殿門,與眾臣們還未寒暄完,便先被王順叫住了。

  “公主,留步。”

  朝臣們見狀,便都拱手離開,就連唐無憂也拋給了她一個再會的眼神兒。

  趙凰歌隻當不見,隻回身笑著問道:“公公找本宮,可是有事?”

  王順含笑應了,恭聲道:“皇上傳召呢,公主請隨老奴來。”

  一場朝會,自天色昏沉開始,到如今已然是旭日東升。

  趙凰歌隨著他一路前行,踏著細碎的日光,繞過了恢宏的宮殿,最終停在了禦書房的門口。

  王順將他引到了禦書房的偏殿,彎腰含笑:“公主請在此稍後,待老奴去回稟一聲。”

  聞言,趙凰歌應聲,自在位置上坐了,隨手拿了茶壺倒了一盞茶。

  她並未喝,隻是捧在手裏慢慢的暖著。

  深秋的天格外的涼,又在那冷硬灌風的大殿裏吹了半日,這會兒指尖都是冰涼的。

  才暖了一會兒,感受著指尖微微回了溫,便聽得外麵有腳步聲。

  有人自禦書房內出來,倒是一個熟人。

  趙凰歌微微眯了眯眼,捧著茶盞若有所思。

  赫連家的家主赫連威,他不是前段時間才稱病麽,今日早朝都沒見這人,如今倒是來了禦書房——

  他來做什麽?

  這個問題,趙凰歌很快便有了答案。

  赫連威走後不久,王順便來請她。

  趙凰歌放下茶盞隨他去了禦書房,恭順的請安:“皇兄。”

  趙顯垣的臉色不大好,事實上,方才赫連威出來時,神情也有些沉。

  趙凰歌略一思忖,便又問道:“赫連家主前來,可是為了麗妃之事?”

  這事兒其實不難想,畢竟昨兒個麗妃才被禁足,且這緣由還堪稱惡毒。

  事情真相暫且不論,皇帝既然好不遮掩的做了,便是沒打算掩蓋此事。

  赫連威拖到現在才來找皇帝,怕是已然是克製至極了。

  聽得趙凰歌這話,皇帝點頭應了,沉聲道:“不錯,麗妃蓄意謀害皇嗣,他前來請罪。”

  聞言,趙凰歌心中了然,見殿內無人,卻到底是輕聲問了一句:“皇兄,她真這麽做了?”

  昨兒個她沒有問皇後,那是因為身份不同。

  可今日她問趙顯垣,卻是想證實自己的猜測。

  皇帝眉眼沉鬱,並未立刻開口,而是靜默了一會兒,方才啞聲道:“朕親自斷的案。”

  所以,她做沒做不重要。

  重要的是,趙顯垣說,是她做的。

  他說到這兒,捏了捏發脹的眉心,又道:“你今日便要去兵馬司了吧。”

  見皇帝轉移了話題,趙凰歌便乖順的不再問,隻應聲道:“是。”

  她點了頭,便聽得皇帝道:“你如今再去兵馬司,也可以安心了。”

  這話一出,趙凰歌起初還沒明白什麽意思。

  直到皇帝提點了她:“孫誠與赫連家走動過勤,是朕授意的。”

  趙凰歌驟然愣住。

  她不傻,自然知道其中意味著什麽。

  起先她一直以為,孫誠是赫連家的人,可如今聽得皇帝話中的意思,原來這竟是他安排好的?

  “多謝皇兄費心。”

  皇帝說到這個份兒上,趙凰歌不會不明白,這是皇帝在給她鋪路呢。

  她入五城兵馬司,勢必要與世家水火不容。

  事實上,她原本打算第一個拿來開刀的便是赫連家。

  而如今,皇帝將路鋪好送到了她的腳下。

  因麗妃之事而被申斥的赫連家,暫時不敢在做大動作。

  而孫誠便可以順順遂遂的配合趙凰歌做事,且還依舊可以取信赫連家。

  這由頭再好找不過了,赫連家才被申飭,孫誠不能露出馬腳,為了維護老東家,才配合趙凰歌,不去做那出頭鳥的。

  至於之後麽。

  等到赫連家再想伸出觸角的時候,趙凰歌這裏,怕是已經萬事俱備了。

  見她想明白,皇帝笑的越發溫和:“不必謝朕,別讓朕失望就好。”

  男人這話說的鄭重,趙凰歌正色應諾:“皇兄放心。”

  她眉眼裏滿是正經,皇帝卻先笑了起來。

  他擺了擺手,讓趙凰歌起身,這才問道:“朕送你的手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