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有人敲門
作者:美那裏      更新:2020-11-12 07:50      字數:4767
  韓燦宇在信中向尹金平講述了劉學明的遭遇和想法,他說,希望老師能幫助他們。

  信寄出去之後,韓燦宇每天都盼望尹老師能早點回信。這天間操結束以後,韓燦宇收到了尹老師的回信。

  他把信紙打開,尹老師秀美的字體便躍然紙上:

  親愛的燦宇、學明:

  兩位同學你們好!

  你們的來信均已收悉,由於開學初期事情龐雜,上一封信未及時回複,今一並回複,複遲為歉!

  收到燦宇第二封信,得知學明家裏突遭變故,甚感震驚,亦特別難過。蘇東坡有詩雲“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望學明節哀順變,勇敢地麵對命運的挑戰,早日從悲傷中走出來。

  燦宇關於開辦小賣鋪的想法,我認為可行。既然學明決意輟學撫養弟、妹,照顧老小,就應該闖出一片新的天地,走自己父輩沒有走過的路。

  梁啟超先生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老師認為你們都是有誌少年,相信你們即使是白手起家,也同樣可以作出一番成就。

  學明:老師現在也是學生,沒有什麽可以支持你的,房子你盡管用,不必客氣。正所謂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再好的房子,隻有使用,才能體現它的價值。

  王家鋪子是個老店,與其競爭,需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優;人優我精……天道酬勤,老師相信你在未來的創業路上,一定能有所收獲、有所建樹。

  燦宇:馬上要考高中了,你要全力以赴、聞雞起舞,以最佳的狀態迎接考試,一舉考入縣重點中學。

  燦宇、學明:時間關係,今天就寫到這裏,祝你們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披荊斬棘,勇往直前,取得優異成績,老師相信有誌者、事竟成!

  此致:

  敬禮!

  你們的老師:尹金平

  1953年8月28日

  韓燦宇把尹老師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中午剛一放學,他就騎上自行車,出了校門,直奔劉學明的家……

  劉學明的“利民日雜”開張的那天,韓燦宇正在縣城的中學參加考試。

  張金鳳早早就來到了“利民日雜”,她把三個房間又都收拾了一遍,然後在門口掛上了一掛鞭炮,等著劉學明拿火柴來燃放。

  劉學明問:“你真不打算念高中了?”

  張金鳳笑笑說:“能念完初中我媽已經盡力了。”

  劉學明也笑笑說:“真沒想到,咱們三個隻有韓燦宇一個人能念高中了。”

  說著,劉學明劃著了一根火柴去點鞭炮,他一邊點一邊說:“祝‘利民’順利開張、祝韓燦宇一炮打響!”

  接著,一掛鞭炮“劈劈啪啪”地炸響了,不少從這兒路過的人急忙捂住耳朵,停下腳步向這邊張望。

  尹老師的家現在已然是“利民日雜”了。

  “利民日雜”是韓燦宇幫劉學明的小賣鋪起的名字,他說做買賣得有自己的招牌,像“回力”牌運動鞋一樣,名字得響亮。

  鞭炮聲吸引來了不少看熱鬧的人,大人小孩兒閑著沒事兒,都擠進來湊湊熱鬧。

  按照尹金平老師“人無我有”的提醒,劉學明的“利民日雜”賣的東西,與“老王家小賣鋪”賣的的東西截然不同。“老王家小賣鋪”主要是食品,而“利民日雜”主要是用品。

  和賣辣白菜的思路一樣,劉學明還是把眼睛瞄準了紡織廠和被服廠兩個工廠的工人,他覺得這些工人相對於堡子上的人來講,購買力強;而且好多人在這安家落戶了,對生活用品的需求量比較大。因此,劉樹民在進貨的時候,主要向這些人群的需求傾斜。

  劉學明把采購回來的東西分門別類,擺放在尹老師家的三間房子裏。

  東屋主要是女士用品、洗滌用品、兒童用品。

  劉學明在東屋貼著炕沿兒擺了一個高高的貨架,把它當作一個隔斷,把炕和屋地間壁成了兩個空間:貨架前麵陳列東西,後麵的炕當倉庫。

  貨架上整整齊齊地分類擺放著毛毯、線毯、牆單、被單、褥單、枕巾、門簾、襪子;毛線、縫衣針線;雪花膏、頭油、胭脂、梳子、鏡子;暖水瓶、洗臉盆、毛巾、手絹、洗衣粉、肥皂;小孩的褲子、襪子、鞋。

  西屋和東屋一樣,也在地上放了一個貨架,貨架前麵放著鉗子、扳子、螺絲刀、錘子、斧子、釘子;水靴子、黃膠鞋、白線手套、藍布套袖、手電筒;鐮刀、鋤頭;漁網、麻繩、草繩之類的東西;貨架後麵的炕上則堆放著一些筐、扁擔、鐵絲。

  灶間進門處橫著擺了一個玻璃櫃台,櫃台後麵的地上堆放著一大堆大缸、小缸,大桶、小桶;洗衣盆、搓衣板;小飯桌;櫃台裏邊擺著鍋碗瓢盆、菜刀、菜板;茶杯、茶壺。

  整個店鋪的東西幾乎都是“用”的,隻有一樣是“吃”的,那就是在進門的櫃台上並排擺著三個壇子。壇子上都蓋著密封蓋兒,上麵分別寫著“高麗給牡契”、“高麗辣椒醬”、“高麗魚仔醬”。

  自從劉學明的父親去世,韓燦宇開始進入緊張的複習階段以後,他們倆為紡織廠和被服廠的食堂提供辣白菜的事就中斷了。

  劉學明對這件事一直難以釋懷,他總覺得這個損失是因為他造成的。所以,他在自己的“利民日雜”裏破例擺放了三個與“日雜”毫不相幹的醬菜壇子,為玄卓善在這裏設了一個高麗風味係列小菜的“專櫃”。

  劉學明的小店從開始準備到最後開張,足足有一個學期的時間。這段時間正是韓燦宇衝刺的階段,他為了能考上縣重點中學,每天都起早貪黑地學習,沒為劉學明做什麽事情,他感覺非常對不起劉學明。

  那天,韓燦宇把自己所有的錢都拿給了劉學明,劉學明說:“我不能用你的錢,你還得念高中呢。”

  韓燦宇說:“朋友有通財之義,算我借你的,你賺了錢再還我。”

  “要是賺不著錢呢?”劉學明說:“做買賣都有風險。”

  韓燦宇調侃地說:“劉學明同誌,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還沒上戰場呢,怎麽知道一定不能打勝仗呢?小同誌,對自己要有信心,黨和人民是相信你的!”

  劉學明想了一下,說:“行,錢我拿著,算你入股,賺的錢有你一份,行不行?。”

  韓燦宇笑著打了他一拳,說:“那我不成了中國的‘巴菲特’了嗎?好啊,當然好!小同誌,你可要好好地幹,這可是韓燦宇同誌的第一次投資。”

  劉學明沒有笑,表情莊重地說:“你好好考試,好好念你的高中,把我的那份也念出來。”

  韓燦宇收斂了自己的笑容,他和劉學明擁抱了一下,低聲說:“嗯!”

  韓燦宇到縣裏考試的這幾天,玄卓善跟醫院請了假,她把抗美和必勝托給了許阿支媽妮,帶著韓好一跟韓燦宇一起來到了縣城,住在離考試地點縣一中很近的一個旅館裏。

  考試的那天早上,玄卓善天還沒亮就起來了,她把從家裏帶來的一盆打糕頂上頭上,一個人靜悄悄地出了門,來到縣一中的大門口。

  玄卓善把盆裏的打糕拿出來,貼在校門旁邊的牆上,閉上眼睛,在心裏默念著“韓燦宇”的名字。

  往考場貼打糕是朝鮮族的一個習慣,是借“打糕”與“打高”的諧音,祈求自己的孩子考試能夠打高分,金榜題名。

  1954年的春節,韓燦宇是在等待高中的錄取通知書中度過的,他每天都用自行車載著韓好一往學校跑一趟,問有沒有他的信件,生怕因為過年而耽誤了通知。

  快開學的時候,韓燦宇終於盼來了縣一中的錄取通知書。

  《錄取通知》是校長親自送到他家的,韓燦宇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縣重點中學。

  玄卓善拿著《錄取通知》,高興得哭了起來,他對著韓晟昊的遺像說:“歐巴,你看到了嗎,我們的燦宇,他考上重點中學了!”

  韓燦宇卻高興不起來,雖然天天盼望收到《錄取通知》,一旦收到了,心裏卻平靜如水,一點波瀾都沒有。

  他領著韓好一來到劉學明的小店,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劉學明和張金鳳。

  劉學明掄起拳頭,對著他的胸部就打一了拳,說:“中國的‘巴菲特’,我就知道,你準行!”

  張金鳳在一旁沒明白他倆在說什麽,就問了一句:“幾菲特?”

  韓燦宇和劉學明都樂了。

  劉學明說:“大姐,你看韓燦宇像‘幾’菲特?”

  張金鳳打了劉學明一拳,說:“就你倆能欺負人,顯你倆看書看的多唄?”

  劉學明調侃到:“嗯那,我倆看書看的多,都是小人兒書----畫本。”

  張金鳳上去又捶了劉學明一拳,說:“你說誰呢?”

  劉學明趕緊往旁邊躲閃,說:“真有人對號入座呀,大姐,您別此地無銀三百兩好不好?”

  韓燦宇轉身要走,說:“大哥、大姐們,你倆繼續在這打情罵俏哈,少兒不宜,兄弟俺先告辭了。”

  張金鳳一把拽住韓燦宇,說:“高中生,別走呀,咱得熊熊劉掌櫃的請咱們吃一頓啊!”

  韓燦宇把韓好一從地上抱到櫃台上,說:“好一,聽見沒,有個女俠要殺富濟貧了,你開心嗎?”

  韓好一指著張金鳳問:“姐姐,您是女俠?你會武功?你能打得過扈三娘嗎?”

  劉學明說:“扈三娘都不算什麽,你張姐姐能打得過扈八娘。”

  韓好一感興趣地問:“扈八娘是誰呀?她有花木蘭厲害嗎?”

  劉學明一聽,不敢再胡說了,就說:“韓好一同學,咱們下館子去,好不好?”

  韓燦宇去縣城上學的那天,葉鎮長特意安排了一輛馬車,玄卓善又跟醫院請了假,帶著韓好一去縣城送韓燦宇。

  韓好一已經5歲了,從小就沒離開過哥哥,聽說韓燦宇以後要住在學校,放暑假才能回來,難過得一下子就哭了。從那天開始,他就天天盼著韓燦宇放暑假,隔幾天就問一次:“媽媽,什麽時候放暑假?”

  韓燦宇到了縣一中,雖然是以第一名的成績考進來的,但是他還是感覺學習上有些吃力,感覺自己不懂的實在是太多了。他一個學期都沒回過家,一直到放暑假。

  韓好一終於盼到了暑假,韓燦宇回來以後,他就不再去托幼所了,每天跟韓燦宇形影不離。整個暑假,韓燦宇走到哪,他就跟到哪。

  白天玄卓善帶著抗美和必勝走了,韓燦宇就教韓好一認字、背詩,給他講故事。玄卓善下班回來後,韓好一第一件事便是向媽媽匯報今天學到的東西。

  1954年的國慶節,韓燦宇學校放假一天。他在縣城的商店裏買了一個蛋糕拎回家,他要給韓好一過5周歲生日。

  韓燦宇對韓好一說:“從今天開始,你就5周歲了。5周歲就是大孩子了,知道嗎?”

  韓好一點點頭,說:“知道。”

  韓燦宇說:“那你把上次我教你背的《憫農》背給我聽聽。”

  韓好一站在炕中間,開始背。抗美和必勝也都站了起來,走到韓好一身邊。

  韓好一剛背第一句:“鋤禾日當午”,抗美和必勝就接著背下一句:“汗滴禾下土”;韓好一說:“誰知盤中餐”,那兩個小家夥就說:“粒粒皆辛苦。”

  韓燦宇驚奇地問:“抗美、必勝,你們怎麽會背呢?”

  韓好一說:“我教他們的。”

  韓燦宇問:“真的嗎,是小哥哥教你們的?”

  抗美和必勝嘻嘻地笑著,都不說話。

  韓好一說:“真是我教的,不信你看我們給你表演一下。”

  韓好一說著,看了一眼抗美和必勝,大聲地背到:“春種一顆粟”,抗美和必勝都搶著答:“秋收萬粒籽。”“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韓燦宇沒想到自己一個學期沒在家,小好一都能當老師了。

  他問好一:“韓好一同學,請問‘農夫’是什麽意思?”

  韓好一說:“農夫就是農民,種地的人。”

  韓燦宇說:“回答正確。老師接著問你,農夫為什麽會餓死了?”

  韓好一搖搖頭,說:“不知道。”

  抗美舉起手,說:“不吃飯就餓死了。”

  韓燦宇又接著問:“農夫為什麽不吃飯?”

  韓好一還是搖搖頭,抗美又舉起了手。韓燦宇說:“韓抗美同學,請你回答。”

  “他嫌玉米餅子不好吃,他想吃蛋糕。”抗美認真地說:

  韓燦宇一下子樂得在炕上直打滾,說:“韓抗美,你這個小饞貓,你是不是在說你自己?”

  韓好一和韓必勝見韓燦宇在炕上打滾,也都在炕上打起滾,玄卓善蹲正在鍋台前麵盛飯,看見他們一個個樂得那麽開心,也跟著樂了起來。

  正在這時,有人敲門,孩子們都像急刹車似的,一下子停住了笑,一個個都“哧溜”一下,鯉魚打挺般地從炕上爬了起來。

  玄卓善聽到敲門聲,趕緊放下飯碗,用圍裙擦了一下手,就走過去開門。

  玄卓善把門打開,從外麵一前一後走進來兩個人,前麵進來的是是樸阿爸依,他後麵跟著一個陌生男人。

  玄卓善心想:這麽晚了,樸阿爸依怎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