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第一桶金
作者:美那裏      更新:2020-11-12 07:50      字數:4126
  女服務員見他倆站在櫃台前不走,就問:“買還是不買?”

  韓燦宇和劉樹民對視了一下,韓燦宇激動地說:“買!兩雙!一雙42號,一雙41號!”

  女服務員半信半疑地看著他倆,問了一句:“嗯?”

  “回力”鞋是名牌鞋,以往來買這種鞋的一般都是家裏的大人領著孩子,還沒有兩個孩子自己來買的。

  韓燦宇從上衣兜裏掏出錢,遞給女服務員。

  女服務員沒想到這兩個孩子真有錢、真要買,樂嗬嗬地說:“我說小土包子,你倆是中學生吧,還真挺有眼光啊,還真不是土包子。行!”

  女服務員挑了一雙42號的,一雙41號的遞給他倆,看了看他們的個頭,又看看他倆的腳,說:“這鞋挺貴的,別買回去穿著不合適,我看你倆都挺幹淨,就讓你倆試一試,白鞋,可別給弄髒嘍。”

  韓燦宇和劉樹民趕緊說聲“謝謝”,彎下身子試了試鞋。

  穿上鞋的那一刻,他倆感覺自己都要飛起來了,他們心想:“名牌就是名牌,真好啊!”

  他倆一人抱著一雙“回力鞋”,心裏都要樂開花了。

  韓燦宇說:“現在剩下的錢不夠買運動服的了,連便宜的也買不起了。”

  劉樹民安慰他說:“那咱們以後賺到錢了再買。”

  他倆走出百貨公司,推著自行車在街道上溜達。

  地攤上有個賣水靴子的,見他倆過來,就說:“哎,小夥子們,走過路過,別錯過哈,買雙水鞋唄,馬上到雨季了。”

  這裏的人管高腰的的水靴子叫靴子,管矮腰的水靴子叫水鞋。

  他倆隨口問了一下價格,韓燦宇發現比堡子上便宜一些。

  他把劉樹民拽到一旁,小聲地說:“前幾天大集,我媽想給我大弟弟買一雙水鞋,覺得太貴,就沒買。他這個比大集便宜,要不……”

  沒等韓燦宇說完,劉樹民就明白他的意思了,說:“行!”

  他倆把手裏剩下的錢,一分不留地都買了水靴子,還跟地攤老板講了講價,把價格往下又降了點兒。

  地攤老板拿一個大麵口袋往裏裝水靴子,邊裝邊說:“你看咱這水鞋,油黑鋥亮的,多艮氣(當地土話,帶勁的意思)。”

  劉樹民說:“大叔,裝一雙紅色的、一雙3歲小孩兒穿的。”

  韓燦宇說:“紅色的和小孩兒的不好賣,不要。”

  劉樹民說:“給玄姨和你大弟弟。”

  韓燦宇遲疑了一下,劉樹民說:“大叔,快點裝,我們要趕路呢。”

  他倆連飯都沒有吃,把“回力鞋”和水靴子放在自行車後座上綁好,韓燦宇坐在前麵的大梁上,高高興興地往回家趕。

  玄卓善手裏拿著他們給自己買的紅色的水靴子和給好一買的小水靴,高興得半天都不知道說什麽好。

  第二天,她在家裏用大米粉和大豆蒸了一鍋“散狀”(朝鮮族風味食品,一種米糕),晾涼後,切成正方塊,裝在盆裏;又在泡菜缸裏撈出來兩棵醃好的辣白菜,放進一個大搪瓷盆,用包袱皮包好,讓韓燦宇送到劉樹民家,說讓他的家人嚐嚐。

  韓燦宇把裝“散狀”的盆放進網兜,掛在車把上;把辣白菜放在車後坐上,騎上自行車,一溜煙兒地就跑了。

  韓燦宇和劉樹民拿著賣水靴子賺到的錢,簡直是心花怒放,開心得不行不行的了。

  韓燦宇突然想起了他們倆曾經在尹金平老師家看過一本書,叫做《第一桶金》,他問劉樹民:“哎,你說,咱們這些錢,算不算是咱們的‘第一桶金’?”

  劉樹民樂了,說:“算!不管錢多錢少,都算!”

  玄卓善穿著那雙從縣城裏買來的紅色的水靴子去上班,一路上誰見到她都往她的腳上看,因為鎮上還從來沒有人穿過紅色的靴子。那些大姑娘、小媳婦,一個個地都像看西洋景似的看玄卓善良。

  韓燦宇每天和媽媽一起到托幼所去接送孩子的時候,紡織廠和被服廠的工人也都在這接送孩子。這些年輕的媽媽們見玄卓善穿一身白色的朝鮮族裙子,腳上又穿著紅色的靴子,都覺得太漂亮了。誰見了都問她紅靴子在哪買的。

  這天,韓燦宇上學的時候神秘地對劉樹民說:“我發現了一個商機。”

  劉樹民笑著打了他一拳,說:“別賣關子了,快說!”

  韓燦宇就把紅靴子的事跟劉樹民說了。

  劉樹民又打了他一拳,說:“是商機,咱幹!”

  韓燦宇說:“咱們下回不光買紅靴子,也買點小孩兒的靴子,我發現去托幼所的那些小孩兒,下雨的時候也都沒穿靴子的,穿的布鞋都濕透了。”

  劉樹民說:“行,咱們還到紡織廠和被服廠門口去賣。”

  這個禮拜日,正好趕上堡子上的大集。

  一大早,劉樹民跟鄰居家借了一輛自行車,和韓燦宇一人騎一輛車,準備去縣城買水靴子。

  路過大集的時候,韓燦宇把車子停了下來,對劉樹民說:“咱倆別空著車去一趟,捎點啥?”

  劉樹民也從車子上下來,說:“對呀,我咋沒想到呢?”

  他倆推著車子在大集上溜達著,看看什麽東西能在縣城裏好賣。

  韓燦宇說:“幹蘑菇、幹魚這些幹貨吧,縣城裏有專門的門店,我馬伯伯的爸爸就是開幹貨店的。”

  劉樹民想了想,說:“嗯,縣裏麵有的,咱不能買。”

  琢磨了半天,他們最後決定買鮮魚----早上剛打上來的活魚。

  他們倆跟賣活魚的講好了價錢,賣魚的問:“你們怎麽拿?”

  這一問把他倆問傻眼了,他倆大眼瞪小眼地想了半天,韓燦宇問賣魚的人:“叔叔,您的桶能借我們用嗎?”

  賣魚的人看看地上的兩個大鐵桶,說:“那可不行,這些魚加一塊,也趕不上一個桶錢。”

  韓燦宇說:“我們是借,有借就有還的。我們晚上還給您。”

  賣魚的人一聽,樂了,說:“小夥子,我跟你們不認不識的,你紅口白牙的說個借,我就借了?”

  韓燦宇和劉樹民被問住了,張口結舌地說不出來話。

  這個時候,紡織廠的食堂管理員正好也來買魚,他是這個賣魚的常客。

  他見到賣魚的人不肯把桶借給韓燦宇和劉樹民,就笑著對賣魚的人說:“我認識這倆小夥子,他們給我們廠供鹹菜。我給你擔保,這倆小夥子跑不了,保準把桶給你送回去。”

  賣魚的人幫著他倆把鐵桶綁在車後坐上,往桶裏放了點水,說:“水不用放多,放多了沉,這魚一半會兒死不了。”說完,又用魚網把桶罩好。

  韓燦宇和劉樹民一人載著一桶活魚,騎上車就跑,賣魚的人在後麵看著,對食堂管理員說:“哎媽呀,這兩個家夥,咋這麽有勁呢!”

  這個學期,韓燦宇和劉樹民從鎮上到縣城,從縣城到鎮上來回倒動了幾次東西,加上賣辣白菜,手裏攢了一些錢。

  快放暑假的時候,玄卓善想讓燦宇再找個數學老師,預習預習下學期的數學課程,就說:“不要再去縣城了,錢以後還可以掙到,功課耽誤了的話,以後補不回來。”

  劉樹民的媽也說:“兩個傻孩子呀,像你們這樣一趟一趟的騎自行車來回跑,一個人卯足了勁,才能載多點東西啊?還不夠挨累的呢----吃肥了也跑瘦了,回頭要是累出點啥毛病來,不值當的。”

  韓燦宇和劉樹民也覺得,這段時間確實挺累的,也耽誤學習,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尹金平老師考上延邊大學以後,她的爸爸和媽媽也都去了延吉,爸爸在中學當老師,媽媽還是在小學當老師。

  尹老師家搬家走的時候,韓燦宇和劉樹民過來幫忙,臨走前,尹老師把家裏的鑰匙交給他倆,說:“房子不打掉賣,以後我父母還得回來,家裏還有一些書不帶走了,你們沒事的時候,過來看看書,順便幫我看著房子,冬天隔幾天給燒燒炕。”

  韓燦宇和劉樹民把看房子這事放在了心上,平時經常來這裏寫作業,寫完作業,順便看看尹老師留下的那些書。

  尹金平家的隔壁是“老王家小賣鋪”。韓燦宇和劉樹民每次來尹老師家,都得從這個雜貨鋪的門前經過。

  以前他倆都沒太留意這個雜貨鋪,有時候也進去買點東西,買完就走,不會多停留一會兒。自從他倆開始倒動小買賣,再從這兒路過的時候,就會往裏多看兩眼。

  整個暑假,韓燦宇和劉樹民每天都到尹老師家裏,預習下學期的課程。

  這天,韓燦宇做了幾道數學題,就去書架上找小說看。看了一會,他抬起頭對劉樹民說:“快開學了,咱們給尹老師寫一封信吧。”

  劉樹民說:“我也正想寫呢。今天寄出去的話,等尹老師一開學,就能收到咱們的信了。”

  他倆就把書放回去,鋪開信紙給尹老師寫信。

  出門寄信的時候,他們在“老王家小賣鋪”門口猶豫了一下,然後一前一後地走進了進去。

  “老王家小賣鋪”是鎮上為數不多的小賣鋪之一,是在原來他家的住房裏擺上貨架子和櫃台改成的。

  鋪子的結構是老式住宅的結構:一進門是灶間,東西兩邊各有一個房間,叫“東西屋”,也叫“對麵屋”。這個小賣鋪別看麵積不大,但在鎮上也算得上是“老字號”了,賣的東西主要是食品。

  東屋有一個小貨架,裏麵都是學生用品,有鉛筆、鋼筆、筆記本、文具盒什麽的;還有一個大貨架,上麵用玻璃隔成多個半米見方的方格,裏麵都是餅幹,餅幹品種挺全的,有江米條、爐果、圈果子、白條果還有牛舌頭;餅幹的旁邊是糖塊兒,也放在玻璃格子裏,主要是糖球兒和桔子瓣糖;糖的旁邊是茶葉。

  灶間兩側的鍋台已經拆掉了,裏麵挺寬敞的。地上擺著幾口大缸,有裝白酒的、有裝醬油的,還有裝大醬、鹹菜的;櫃台上幾個小壇子,有豆腐乳、豆腐幹兒、臭豆腐和米醋,貨架上擺著鹽、花椒、八角之類的調料。

  西屋主要是幹果、幹菜、水果、蔬菜、粉條、掛麵這些東西。冬天的時候也賣肉,快過年的時候,老王家就去收幾頭豬回來,殺了賣肉。

  他們仔細地“參觀”完了“老王家小賣鋪”,就去鎮郵電所寄信。

  在郵電所,他們遇到了他們的同學----副班長張金鳳,她也是來給尹老師寄信的。

  韓燦宇和劉樹民都很吃驚,心說,這世界可真小。

  韓燦宇看看劉樹民,說:“啥叫無巧不成書?”

  劉樹民也看看韓燦宇,說:“啥叫英雄所見略同?”

  韓燦宇又說:“啥叫心有靈犀?”

  劉樹民又說:“啥叫…冤家路窄?”

  張金鳳看見韓燦宇和劉樹民也挺驚訝,她也沒想到他們三個人會在這裏見到,而且都是來給尹老師寄信的。

  聽見劉樹民說“冤家路窄”,張金鳳就抬起手就朝劉樹民身上狠狠地打了一下,說:“好像誰願意跟你‘狹路相逢’似的。”

  韓燦宇在旁邊說:“狹路相逢勇者勝;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有仇報仇、有冤伸冤;君子報仇,就趁現在……”

  張金鳳聽韓燦宇在一旁煽風點火,也朝他身上狠狠地打了一下,說:“你也不是好東西!”

  三個人有說有笑、又打又鬧地往回走,都非常開心。

  他們誰也不會想到,沒過幾天,命運急轉直下,他們三人就灑淚而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