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回力”球鞋
作者:美那裏      更新:2020-11-12 07:50      字數:4397
  韓燦宇輾轉反側地睡不著,有一個念頭突然在他的心裏萌生出來----他要做生意賺錢!

  他知道,媽媽一個人的工資養活一家五口人,頂多是填飽肚子,有時也會捉襟見肘,入不敷出。他想,弟弟妹妹一天天長大,需要花錢的地方越來越多,除了必要的吃飯穿衣,要想提高生活品質,很難、很難,難於上青天!

  他把自己家裏能用來賣了賺錢的東西,從頭到尾都想了一遍,想來想去,他想到了“給牡契”(泡菜)。

  玄卓善家的菜窖裏,有幾大缸釀製好的“給牡契”,味道特別好,周圍鄰居隔三差五地就來要一、兩棵回家吃,吃過的人都豎起大拇指稱讚,說:“好吃,真好吃,從來沒吃過這麽好吃的鹹菜!”

  韓燦宇想,這是媽媽的手藝,手藝是可以用來賺錢的。

  第二天早上,韓燦宇對玄卓善說:“媽媽,下次趕大集,我去賣辣白菜吧,可以用賺到的錢買運動服。”

  玄卓善聽了這話,笑著直搖頭。

  上學的時候,他把這個想法跟劉樹民說了。

  劉樹民想了一下,說:“下次大集,不一定是禮拜天啊,咱們得上學呀。”

  韓燦宇說:“是呀,如果不是禮拜天,就沒地方去賣了。”

  劉樹民說:“我有一個地方,咱可以考慮一下。”

  韓燦宇問:“哪兒?”

  劉樹民說:“紡織廠門口。”

  “紡織廠門口?”韓燦宇又問。

  劉樹民說:“對,紡織廠門口。我每天放學都從那路過,看到那出來進去的人可多了,門口還有一個賣菜的小市場。”

  韓燦宇說:“能賣出去嗎?”

  劉樹民說:“要不咱們試試呢?先少拿幾棵,如果能賣出去,再說。”

  這天放學以後,劉樹民和韓燦宇沒有到籃球場打籃球,他們用自行車載著一大桶辣白菜,來到了紡織廠門口。

  他倆把桶抬下來,放到賣菜的人旁邊。

  劉樹民問韓燦宇:“咱賣多少錢一棵?”

  韓燦宇搖了搖頭,說:“這個我也沒想過,不知道一棵能值多少錢。”

  “你家以前沒賣過?”劉樹民又問了一句。

  韓燦宇說:“沒賣過,我在大集上也從來沒見過有賣的。”

  劉樹民說:“那怎麽賣呀?”

  韓燦宇想了半天,說:“要不咱先算一下成本,然後加上手工的錢。”

  劉樹民說:“這樣賣的話,掙的就是人工的辛苦費,應該再加上自行車的磨損費、咱們的時間,才算是賺到的錢。”

  韓燦宇問:“咱們的時間?”

  劉樹民說:“如果要算成本的話,時間得算進去。”

  韓燦宇想了想,就:“嗯,我想起來了,我在尹老師家看過一本書,上麵說到過‘時間成本’。對,時間是有價值的,得算進去。”

  劉樹民說:“嗯,我到那邊跟賣白菜的人問一下,看看他們大白菜賣多少錢一棵。”

  韓燦宇說:“除了白菜,還有辣椒麵、鹽、白糖什麽的。”

  劉樹民說:“嗯,你把這些估算一下。”

  他倆算了半天,估算出了一個價位,覺得比較合理,就掀開了桶蓋,開始叫賣。

  紡織廠因為趕活兒,工人實行的是“三班倒”工作製----人歇機器不停。就是一天24小時,工人分白班、二班、三班三個班次工作,每個班次工作時間是8小時。

  白班是早上8點到下午4點;二班是下午4點到半夜12點;三班是半夜12點到明天早上8點。

  這時候正是紡織廠白班下班,二班上班的時間。工人有下班回家的,還有趕著來上二班的,門口人來人往。

  紡織廠白班有食堂,工人中午在食堂吃飯;二班和三班沒有食堂,工人需要自己帶飯。二班的工人上班路過菜攤,經常順便買根黃瓜、買個鹹鴨蛋當菜;白班下班的工人回家路過菜攤,差不多也都要順便買點菜。所以,紡織廠門口就自發的形成了這麽一個小市場。

  看見上下班的人群走過來,劉樹民和韓燦宇站在辣白菜桶旁邊叫著:“正宗高麗‘給牡契’了,嚐一嚐,好吃再買……”

  上二班的有人想買,一看是整棵整棵的賣,就搖搖頭,說太大了,一頓吃不了;下白班的也有人想買,又沒帶家把什,空著兩手沒法拿帶著湯、淌著水的辣白菜。

  眼瞅著上、下班的人快走光了,韓燦宇和劉樹民還沒有開張,急得都快要哭了。

  就在他倆垂頭喪氣想收攤兒往回走的時候,一個中年男人騎著自行車從廠大門出來。韓燦宇把最後的希望寄托在這上最後出來的人身上了,就衝著他叫賣到:“給牡契,正宗的高麗給牡契!”

  中年男人把車騎到他們的前麵停下車,轉身把車子支好,走過來用手撕了一片辣白菜,放到嘴裏品嚐,他嚼了又嚼,品了又品,然後抬起頭問:“正宗的?”

  韓燦宇馬上回答:“正宗的。”

  那個男人又問:“是朝鮮族阿支媽妮醃的?”

  韓燦宇馬上用朝鮮語說:“是,我媽媽醃的。”

  那人問“你是朝鮮族?”

  韓燦宇說:“我爸爸是山東人,我媽媽是朝鮮族。”

  那人把手擦了擦,回身推起自行車,對他倆說:“把桶帶上,跟我走。”說著,調回頭來往紡織廠院裏走。

  韓燦宇和劉樹民一下子愣住了,他們不知所措地呆在那裏。

  中年男人回頭看他倆原地沒動,就說:“咋的了?走啊,跟我走啊!”

  韓燦宇和劉樹民一邊推著車子跟他往前走,一邊想,這個人為什麽不回家,為什麽往廠裏走?

  走到廠裏的一處平房,中年男人說:“抬進來。”

  他倆把桶從車後坐上抬下來,跟著中年男人進了屋。

  一進屋他倆就明白了,這是紡織廠的職工食堂。他倆的心裏頓時就樂開花了,互相看了一眼,他們看到對方的眼裏都流露出了燦爛的光芒。

  原來,這個中年男人是紡織廠的食堂管理員,他每天都要采購中午食堂用的菜,也包括鹹菜。今天正好遇到了韓燦宇和劉樹民在那賣辣白菜,順便就嚐了一下,覺得特別好吃。

  中年男人問韓燦宇:“小夥子,你家姓什麽?”

  韓燦宇說:“姓韓。”

  中年男人說:“知道了,姓韓哈。行,要是明天工人覺得好吃的話,以後你就往這送吧。”

  韓燦宇激動地說:“謝謝叔叔。”說著,韓燦宇給管理員行了個禮。

  中年男人說:“嗬,小夥子還挺有禮貌。”

  劉樹民馬上問:“叔叔,那下次我們什麽時候來?”

  中年男人想了一下,說,“明天下午,哦,明天中午吧,午飯以後你們來一趟,我得看看工人們愛吃不,光我說好吃不行,得大家說好吃才行,是不是?”

  回到家裏,韓燦宇把賣辣白菜的事跟玄卓善說了,玄卓善聽完整個人都驚呆了,她從來沒有想過辣白菜也能賣錢,她家菜窖裏的幾大缸辣白菜,哪個鄰居來了都是成棵成棵地隨便拿,吃完了還來拿……

  韓燦宇把賣辣白菜的錢如數交給了玄卓善,玄卓善算了一下成本,對燦宇說:“還真是,確實是能賺到錢。”

  第二天,韓燦宇和劉樹民來到紡織廠,找到了食堂管理員,管理員說:“嗯,大家反響不錯,這樣吧,以後呢,你們每周一、三、五來,送兩桶。”

  劉樹民問:“我們幾點送來?”

  管理員說:“午飯之前,幾點都行。”

  劉樹民看看韓燦宇,韓燦宇說:“叔叔,我們是學生,上午沒有時間,得上課。每天下午放學以後,哦,對了,就是昨天那個時候,您看行嗎?”

  管理員想了一下,說:“哦,你們是學生啊?行吧,就可著你們的時間吧,每周一、三、五下午四點。”

  韓燦宇和劉樹民高高興興地往回走,韓燦宇突然說:“那咱們每周二、四、六幹什麽?”

  他倆對視了一下,過了一會兒,他們異口同聲地說:“到被服廠去!”

  劉樹民說:“被服廠人多,他們大部分都是帶著一家老小來的,肯定能賣出去。”

  韓燦宇說:“咱們直接去找食堂管理員。”

  玄卓善沒想到,兩個孩子給她聯係成了兩個工廠職工食堂的辣白菜生意。

  兩個工廠的職工食堂辣白菜的需求量挺大,而且辣白菜需要釀製、發酵,有一定的周期。玄卓善需要不斷地醃製新菜。

  她每天起早貪黑,趁著抗美和必勝睡覺的時間醃菜,有的時候一忙就忙到半夜。韓燦宇要幫她,玄卓善從來都不讓他伸手,說“去學習吧,這不是男孩子幹的活。”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玄卓善的手裏就有了足夠買兩套運動服的錢,她把錢交到燦宇的手上。

  韓燦宇拿著錢說:“媽媽,是劉樹民一直在幫我們家,我想和他分享。”

  玄卓善笑著點點頭,說:“燦宇說的對,媽媽也是這個意思,去和好朋友分享吧。”

  韓燦宇和劉樹民商量,用這筆錢買什麽好。

  劉樹民說:“這可不光是咱倆賺的,這大部分是你家原來醃的菜,還有,主要靠的是你媽媽的手藝,可以說這錢都是玄姨掙的。”

  韓燦宇說:“嗯,我也知道。但是我媽媽說了,第一次賺到錢,她想讓咱倆分享。這些錢咱倆一人一半,平分秋色,咱買運動服去,以後打球的時候,咱就可以穿上專業的服裝,自由自在的,想怎麽跑就怎麽跑;想跳多高,就跳多高了,多好!”

  劉樹民說:“我隻想幫你,沒想跟你平分秋色。”

  韓燦宇說:“我知道。但是,和好朋友分享勞動成果,是一種快樂,你不覺得嗎,劉樹民同誌?請讓我享受這種快樂吧,好不好?”

  劉樹民一聽,當然很高興,他幽默地伸出了右手,對韓燦宇說:“是的,韓燦宇同誌!我允許你跟你的好朋友劉樹民同誌一起分享你的快樂!”說完,他跟韓燦宇緊緊地握起了手。

  禮拜天的時候,韓燦宇和劉樹民一大早就騎自行車來到縣城,他們在縣城轉來轉去,掂量著手裏的錢能買什麽樣的運動服。

  劉樹民說:“要是買便宜的,咱倆都能一人買一套;要是買質量好的,每個人隻能買一件。”

  韓燦宇搖了搖頭,說:“不買便宜的,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

  劉樹民也說:“對,不買便宜的,便宜的質量不行,洗幾水就變形了,不劃算。”

  他們來到百貨公司賣運動用品的櫃台前,他倆一下就被一雙球鞋吸引住了。

  韓燦宇說:“真白呀,這要是穿上打球,老帶勁兒了!”

  劉樹民也說:“嗯那,不光是好看,肯定得老舒服了。”

  這時,一個女服務員從那邊走過來,問:“你們想買‘回力鞋’?”

  韓燦宇和劉樹民都沒聽明白,就問:“什麽鞋?”

  女服務員說:“‘回力鞋’呀,怎麽了,你們倆剛才不是要買這雙鞋的嗎?”

  韓燦宇問:“‘回力鞋’是什麽意思?”

  劉樹民也問:“是鞋的性能還是什麽?”

  女服務員笑了,說:“原來你們不知道呀,這是它的名字,它的名字叫‘回力’。”

  他倆異口同聲地問:“鞋還有名字?”

  女服務員看韓燦宇和劉樹民吃驚的樣子,覺得好笑,就想再捉弄一下他倆,就說:“有啊,就像你們有名字一樣,它也有名字。它姓‘回’,單名一個‘力’字,大家都叫它‘回力’。”說完,女服務員哈哈大笑起來。

  韓燦宇並不覺得好笑,他看了一眼自己腳上的鞋,好奇地問:“姐姐,每雙鞋都有名字嗎?”

  女服務員聽韓燦宇這麽問,笑得更厲害了,說:“這是名牌!‘回力’牌,上海產的名牌籃球鞋,打籃球穿的,可不是你們腳上穿的黃膠鞋。知道了嗎兩個小土包子。”

  韓燦宇和劉樹民被說得滿臉通紅,他倆站在櫃台外麵,心裏迅速地篩出了這樣幾個詞:上海、名牌、回力鞋。

  看著那雙雪白的“回力鞋”,韓燦宇和劉樹民心想,不愧是上海產的名牌鞋,確實比黃膠鞋帶勁多了----要是能買這樣一雙鞋,該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