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驚人相似
作者:美那裏      更新:2020-11-12 07:50      字數:3631
  第二十三章又聞“子曰”

  玄卓善聽到韓燦宇說不想讓她一起來上學了,就摸著燦宇的頭問:“燦宇為什麽不想跟媽媽一起上學了?”

  韓燦宇仍然是低著頭說:“燦宇想自己上學。”

  吃晚飯的時候,玄卓善對韓晟昊說:“燦宇明天想自己去上學,不想和我一起去了。”

  韓晟昊感覺挺奇怪的,就問:“燦宇不是最喜歡跟媽媽在一起的嗎?為什麽不讓媽媽和你一起去上學了呢?”

  沒想到這一問,韓燦宇忽然就哭了,他放下筷子,轉身趴在了炕上,哭得“嗚嗚”的。

  玄卓善嚇了一跳,也馬上放下筷子,俯下頭溫和地問:“怎麽了燦宇,到底是怎麽了?”

  韓燦宇停止了哭泣,呆了一會,小聲地說:“他們都說我沒有斷奶,上學還帶著奶瓶子。”

  韓晟昊和玄卓善都被小燦宇的話給逗樂了。

  韓晟昊忍住笑,問:“誰說你上學帶著奶瓶子的?”

  韓燦宇說:“別人的媽媽說的。”

  因為韓燦宇年齡比其他孩子小,在堡子上這麽大的孩子有的還在吃奶,所以有的婦女就拿小燦宇開玩笑,說他沒斷奶。燦宇覺得這話就是對他的嘲笑,所以特別傷心。

  韓晟昊說:“如果媽媽不去上課,你聽不懂老師講課怎麽辦?“

  “我用力地聽,我能聽懂老師講課。”韓燦宇從炕上坐了起來,肯求韓晟昊,說:“爸爸,別人能聽懂,我也能聽懂,讓我自己去上學吧。”

  韓燦宇說的“別人”,是他班上的其他朝鮮小孩兒。在韓燦宇的班裏,除了他之外,還有幾個朝鮮小孩兒,他們是在堡子上長大的,從小就跟漢族小孩一起玩,家裏人也差不多都會說漢語,所以他們到學校上課,沒有語言障礙。燦宇不知道,他和他們的起點是不一樣的。

  晚上,等韓燦宇睡著了,韓晟昊對玄卓善說:“那就讓他自己去學校吧,你一直陪著他,可能有同學笑話他,傷他自尊心了。”

  第二天早上,韓燦宇早早地吃完飯,背起書包就要往外麵走,一邊走一邊說:“媽媽,再見!”

  玄卓善問:“為什麽這樣著急?”

  韓燦宇隻顧往外走,也不說話,出了門,撒開腿就朝著學校跑去。

  玄卓善本來想送他到學校門口,可是見他自己跑了,就笑了笑,心裏說,燦宇真是長大了。

  玄卓善收拾好家裏,就來到了醫院,她好長時間沒有看到許阿支媽妮了。

  正好是儲藏秋菜的季節,醫院也買了不少大白菜,玄卓善進來的時候,許阿支媽妮正在用大白菜釀製“給牡契”(泡菜),玄卓善就留下來幫她。

  堡子上的朝鮮人很多,所以“給牡契”在堡子上是很常見的鹹菜。堡子上的人管這種泡菜也叫“高麗鹹菜”、“朝鮮泡菜”。

  “給牡契”是一種特別美味的小菜,主要是用鹽、糖、薑、糯米、梨、蘋果、韭菜、幹辣椒麵等配料釀製,辣中帶甜、甜裏帶酸,色白帶紅,紅裏透黃,讓人看了會垂涎欲滴,直流口水。

  “給牡契”也是朝鮮人飯桌上必不可少的小菜,每頓飯都要吃,而且不分男女老幼,人人愛吃。有的小孩辣得真流眼淚,還是要吃。越吃越辣,越辣越吃,越吃越上癮,好多人覺得離開它就吃不下去飯。

  玄卓善以前幫著媽媽醃過辣白菜,她說媽媽的手藝非常好,醃出來的泡菜特別好吃,經常會被請到別人的家裏幫忙醃泡菜。

  許阿支媽妮說:“朝鮮人做泡菜,就像漢族人包的餃子,一個人做的是一個味道----同樣的材料,沒有兩個做出來的味道是一模一樣的。”

  堡子上的漢族人家也做泡菜,但是他們做的泡菜味道確實不如朝鮮人做得好。所以也有不少漢族人家就把白菜送到朝鮮人家裏,或者請朝鮮人到自己家,讓他們幫著醃。

  許阿支媽妮見玄卓善醃製泡菜手法挺熟練,就笑了,說:“真沒想到,你這麽小就會做這些!”

  玄卓善說:“因為沒有爸爸,我很小的時候,已經開始幫助媽媽幹活了。”

  提到了媽媽,玄卓善的心裏一陣難過,許阿支媽妮也不再說話了。她們把抺好的白菜一層一層的碼放在一個大陶瓷缸裏,然後封上蓋子。

  韓晟昊家的後院也種了一片白菜,這天,玄卓善把晾曬好的大白菜收拾好,準備放進菜窖裏準備冬天吃,韓燦宇正好放學回來,就幫著她往下遞白菜。

  玄卓善把白菜靠著菜窖的牆壁擺好,一排擺放10棵,然後在上麵插空一層一層的碼放,每層都是放10棵,共碼放4層。

  韓燦宇說:“媽媽,怎麽有這麽多的白菜?”

  玄卓善說:“你知道這些是多少棵嗎?”

  韓燦宇抻著頭,朝下麵看,一棵一棵地數,數著數著就數亂了,再重新數,數了好幾回都沒數清楚,急得直冒汗。

  玄卓善在下麵看見燦宇一遍一遍地重新數,樂壞了,說:“媽媽告訴你一個好方法……”

  晚上,韓晟昊下班回來,剛一進家門,韓燦宇就跑過去,高興地說:“爸爸,媽媽今天教我學乘法了!”

  “是真的嗎?”韓晟昊問。

  “是真的。”韓燦宇認真地說:“4乘上10等於40;2乘上20等於40……”

  韓晟昊沒想到小燦宇現在已經能夠理解乘法是什麽意思了,他很吃驚,也很高興,坐在炕上,把燦宇抱到自己的腿上,說:“來,爸爸教你背乘法口訣。”

  韓燦宇歪著頭看著韓晟昊,說:“媽媽今天也教我背乘法口訣了。”

  “是嗎,那燦宇背誦一下,給爸爸聽好不好?”

  韓燦宇說了聲“好”,就從韓晟昊的懷裏下來,站在炕的中間,開始大聲背誦。

  期末考試的時候,韓燦宇的成績是全班第一,語文和算術都是100分。

  這個冬天特別冷,寒假期間,大雪一場接一場地下,風也大,孩子們凍得都貓在家裏,誰也不出去玩兒了。

  韓晟昊借來了二年級和三年級的課本,打算讓韓燦宇預習一下,他讓玄卓善教算術,他自己教語文。

  韓晟昊發現小燦宇的記憶力特別強,語文課本上的課文,從第一篇到最後一篇,他都能背下來。他一遍一遍地考燦宇,燦宇每次都能從頭到尾一字不差的背誦下來。

  看著燦宇站在炕中間背誦課文的樣子,韓晟昊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父親讓他背誦《論語》的時候,想起了他因為不願意背誦而挨過的那些打、那些揍……

  他把那些“子曰”都用筆寫下來,教燦宇背。燦宇問:“爸爸,‘子曰’是什麽意思?”

  韓晟昊說:“你別管它是什麽意思,你隻要背誦就行了。”

  韓燦宇噘著嘴,不高興了,說:“爸爸,我想知道。”

  韓晟昊笑了,說:“我現在給你講了,你也不會明白,你現在的任務,就是背誦。”

  韓燦宇說:“爸爸,我真的想知道,請你告訴我吧。”

  韓晟昊拗不過燦宇,就說:“好吧,我告訴你----‘子曰’就是,一個叫孔子的人說的話。子,就是孔子;曰,就是說,說話的說。”

  韓燦宇想一想,說:“‘子曰’,就是‘孔子說’,對嗎?”

  韓晟昊沒想到韓燦宇對“子曰”的理解這麽準確,挺意外的,他高興地拍了一下韓燦宇的屁股,說:“對,特別對!”

  燦宇接著問:“孔子是誰呀?”

  韓晟昊說:“一個姓孔的老頭。”

  “姓孔的老頭為什麽總是說這個、說那個?”、“我為什麽要背誦他說的話?”、“他自己背不背?”韓燦宇一連問了好幾個為什麽。

  韓晟昊在心裏笑了,他想,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韓燦宇跟自己小的時候幾乎是一模一樣,如出一轍!

  有一天晚飯後,還沒等韓晟昊要給韓燦宇講課,韓燦宇就開口問:“爸爸,我想知道‘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夜半鳴蟬’是什麽意思。”

  韓晟昊想了一下,把這句詩寫在了紙上,說:“我先問問你,在這句詩當中,你認識幾種事物?”

  韓燦宇看著爸爸寫的字,說:“明月、鵲、清風、夜、鳴、蟬。”然後還作出進一步解釋,說:“明月,就是月亮,明月幾時有、床前明月光、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明月;鵲是喜鵲,是鳥兒;清風就是風;夜是晚上、夜裏;鳴是鳥兒在叫;蟬是小動物、小蟲子。”

  韓晟昊笑著挰了一下小燦宇的臉蛋兒,說:“燦宇說得非常好。爸爸不想馬上告訴你。古人說得好:書讀百遍,其意自見,你自己再好好想一下,把這幾種事物聯係起來想,時間長了,你就會明白它的意思了。”

  “好吧。”燦宇坐在炕上,皺著眉頭,仔細地看著這句詩,反複地念著“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夜半鳴蟬”……

  快到年末了,堡子上的人大部分都“貓冬”了,民兵連訓練卻熱火朝天的。

  一排還是在中學的操場上訓練。

  集合的時候,玄卓善發現王大英沒有來。女民兵班班長缺席,自從玄卓善當上民兵後,還是第一次。

  王鳳問王二英:“大英姐今天咋沒來?”

  王二英說:“俺姐這一年可能都不來了。”

  王鳳又問:“為啥呀,她不是班長嗎,班長咋能說不來就不來呢?”

  王二英神秘地笑笑,得意地說:“俺姐有孩子了,俺大娘說都快兩個月了,再過8個月就能生出來了。”

  金寶兒湊過來說:“俺咋不知道呢?”

  王二英瞥了她一眼說:“啥事兒都想知道,咋那麽欠兒呢?”

  韓晟昊也沒參加訓練,他去縣裏開會去了。

  晚上,韓晟昊從縣裏回來,一進門就對玄卓善說:“我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

  玄卓善一下笑了出來,說:“我也有個好消息剛要告訴你。”

  “那你先說吧。”韓晟昊說。

  “你先說。”玄卓善說。

  韓晟昊說:“我想先聽你的好消息。”

  玄卓善撒嬌地說:“歐巴,我想先聽你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