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母子同窗
作者:美那裏      更新:2020-11-12 07:50      字數:3565
  王鳳的娘聽王鳳說“五一”也要結婚,而且跟誰都行,是個男人就行,嚇得趕緊用手去捂王鳳的嘴,說:“越說越不像話、越說越曬臉是不是?”

  王鳳掙紮著從她娘手裏脫離出來,“嗷”地一聲就哭了,邊哭邊說:“誰讓你不早點去跟我馬大娘說的?”說著,一扭身就跑進了裏屋,在裏麵插上了門。

  王鳳的娘站在門外,臉氣得都發青了,自言自語地說:“我上輩子造了什麽孽,怎麽養了這麽個敗家的玩意兒?”

  王鳳在家沒邊沒沿兒地鬧騰,把她娘鬧得沒著沒落兒的,幹脆不理她了,任由她作。

  這天是大集,王鳳在家作夠了,就抬腿去了大集。剛到集上,就碰到馬文學和王大英迎麵走來,王大英剛想躲開,馬文學一把拽住了她。

  馬文學看著王鳳問:“鳳兒,來趕集了?”

  王鳳也看了一眼馬文學,對王大英說:“大英姐,你也來趕集了?”

  此時王大英想把手從馬文學的手裏拽出來,可是馬文學沒鬆手。

  王大英慌裏慌張地說:“啊、啊!”

  王鳳衝王大英笑了一下,說了句“我上前麵看看去”就徑直地往前走了。

  馬文學和王大英站在原地愣了半天,本來還想著迎接一場暴風驟雨呢,沒想到卻是風平浪靜的,他倆一時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馬文學放開了王大英的手,和王大英對視了一笑,他倆都笑了。

  馬文學說:“以後再見到王鳳不用躲,你又沒做什麽對不起她的事。”

  王大英嘴上說著“嗯那”,但還是心有餘悸。

  馬文學說:“沒事,她這個人就是風一陣、雨一陣的,等咱倆結了婚,她就好了,沒事!”

  王鳳在集上逛了一會兒,什麽也沒買就回家了。一進屋就趴在炕上放聲地大哭,無論她娘問她啥,她都不應聲,就是哭,哭了好長時間……

  婚期越來越近了,這天韓晟昊和玄卓善到樸阿爸依家,給他們送去了請柬和喜糖。

  樸阿爸依認識韓晟昊,知道他是韓光洙收養的中國孤兒,也知道他是副鎮長,對韓晟昊非常客氣。

  韓晟昊給樸阿爸依行了大禮,他說感謝樸阿爸依當初召集同鄉去尋找玄卓善的媽媽,邀請樸阿爸依作為玄卓善的娘家人,參加他們的婚禮。

  韓晟昊知道朝鮮人結婚,新郎和新娘的伴郎和伴娘必須是由結了婚、生了兒女而且最好是父母雙全、家庭和睦幸福的人來當。

  這天,韓晨昊讓玄卓善在認識的朝鮮人中挑選一個女賓相,也就是伴娘。玄卓善跟堡子上的朝鮮人不怎麽熟悉,她覺得,自己既然嫁給了中國人,應該按照中國人挑選賓相的規矩辦。

  韓晟昊想了想,說那就折衷一下吧,女賓相還是找已婚的,但可以是中國人。

  玄卓善說:“小劉護士可以呀。”

  馬文學這邊的男女賓相還沒有定下來。馬文學說,男賓相不成問題,民兵連裏未婚的小夥子一抓一大把,現成的,到時候隨便逮一個都行。

  至於女賓相由誰來當,馬文學覺得還是讓王大英自己定。

  這天民兵訓練,休息的時候,王大英對王鳳說:“鳳兒,我想求你點事。”

  王鳳今天訓練的時候情緒不高,噘著嘴跟誰都不說話。聽王大英說有事想求她,就抬起了頭,訕沒搭地問:“啥事兒呀?”

  王大英說:“我結婚的時候,想讓你給我當賓相,行不行?”

  還沒等王鳳說行還是不行,王二英和金寶兒都不樂意了,她倆幾乎異口同聲地問:“憑啥呀?憑啥讓她當賓相啊?我還想當呢?”

  王大英不理她倆,看著王鳳,說:“這堡子上數你長得最好看,姐想讓你給我長長臉。”

  王鳳一下子就笑了,陰沉著的小臉頓時雲開霧散,她衝著王二英和王鳳說:“你們說憑啥?就憑我長得比你們好看!咋的?”

  說著,王鳳往前跑幾步,邊跑邊說:“誰讓你們沒我長得好看,活該、活該!醜八怪、醜八怪!”

  王二英和金寶兒聽見王鳳叫她倆醜八怪,撒腿就去追,邊追邊打,說:“你才是醜八怪,你們全家都是醜八怪……”

  婚禮在政府大院進行得非常順利。

  這是堡子上第一次舉辦的“集體婚禮”,用主持人富誌儉的話說,是兩對“革命青年”的“革命婚禮”。

  堡子上的朝鮮人雖然不少,但是跟中國人通婚的還很罕見,而且是兩家在一起辦婚禮更是開了先例,所以這天男女老少來了不少看熱鬧的人。

  縣醫院的貞淑姐也來了,她今天也穿了朝鮮民族服裝,上身是七彩緞短衣,下身是紅色緞子長裙,非常豔麗;她腳上也穿了一雙和玄卓善一模一樣的白色橡膠皮的“勾勾鞋”。

  貞淑姐由葉鎮長和薑院長陪著,與馬文學的父母、王大英的父母還有樸阿爸依一起,坐在主婚人席上,一直熱淚盈眶,她不住地用係在自己右胸的“則高麗”(短上衣)上的飄帶擦著眼淚。玄卓善知道,貞淑姐是因為高興才哭的。

  金貞淑的確是喜極而泣。她是從這個鎮上走出去參加革命的,對這裏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回到生她養她的家鄉,看到鄉親們生活得這麽快樂,看到玄卓善有了自己的愛人、自己的家庭,特別是看到像結婚辦喜事這樣的大事,鄉親們都能打破陳規,兩家合在一起辦,她感到家鄉人的精神麵貌變化實在是太大了,超出了她的想像,她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

  來看熱鬧的人中,大部分人,尤其是婦女,主要是來看新媳婦兒的,看誰家的新媳婦兒好看。

  看到玄卓善穿的是一雙白色的鞋,有的人直搖頭,說“紅腳踏黑地,不受公婆氣----這新媳婦兒怎麽穿了雙白色兒的鞋呢”……

  自從小劉護士休完產假上班,玄卓善就不用再去醫院上班了。

  這天,韓晟昊對玄卓善說,打算過了這個暑假就送韓燦宇去上學。

  玄卓善說:“他才隻有7歲,是不是有點小?”

  韓晟昊說:“燦宇不會說漢語,得提前一年去,這一年,就當是讓他學漢語吧。”

  韓晟昊跟別人家的孩子借來了小學一年級的課本,整個暑假,隻要一有時間,韓晟昊都會教韓燦宇學漢語、寫漢字,玄卓善也在旁邊聽著,跟燦宇一起學習。

  堡子上像韓燦宇這麽大的孩子很多,他們三一幫、倆一夥地天天在街上跑著玩兒,韓晟昊就讓韓燦宇也跟他們一起玩。

  韓燦宇聽不懂他們的話,不太樂意,韓晟昊就鼓勵燦宇,說如果天天跟他們在一起玩的話,過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聽懂了。

  小孩子好奇心強,都願意跟新認識的夥伴玩,雖然燦宇不會說漢語,他們也不會說朝鮮話,但是小孩兒之間好像不用語言也能溝通,沒過幾天,就玩到一起去了。

  有時候是燦宇跟著他們到處跑,有時候也到別人的家裏玩,還有的時候,燦宇會把他們帶到自己家裏來。七、八個小孩兒一會兒打起來了,一會兒又合好了;一會兒這個哭了,一會兒那個叫了,家裏的大人們都不稀得管他們,任由他們瘋來瘋去。

  為了讓燦宇有一個漢語環境,韓晟昊和玄卓善商量,讓她以後當著燦宇的麵,盡量說漢語,不管說得好不好。

  小孩子的語言能力遠遠超出成年人,韓晟昊沒有想到燦宇的漢族話說得一天比一天好,發音已經比他媽媽玄卓善還標準呢。

  過完暑假,韓燦宇就跟著比他大一、兩歲的孩子一起上學去了。

  雖然燦宇能跟漢族孩子們一起玩兒,但是上課的時候,老師說的話,他還是聽不懂。

  韓晟昊想了想,就對玄卓善說:“要不然你陪燦宇一起上學吧,老師講什麽,你給他翻譯;他有什麽不會的要問老師,你再給老師翻譯,行不行?”

  玄卓善從來沒有到學校上過學,雖然這段時間漢語水平提高得挺快,但是能不能跟老師流利地對話,她心裏也沒底兒,她遲疑地看著韓晟昊,半天沒說話。

  韓晟昊說:“別擔心,不是還有我嗎?你有什麽不會的,回來問我就行。”

  玄卓善笑了,點了點頭,說:“嗯那,行!”

  韓燦宇雖然比同學年齡小,可是個子不小,看上去比其他孩子個子還高不少,老師就讓玄卓善和韓燦宇坐在最後一排。

  小孩子們好奇心很強,剛開始,他們見玄卓善也坐在教室裏上課,都一個勁地往後看,邊看邊笑。玄卓善也不理他們,仍然每天帶著燦宇坐到最後麵聽課。

  沒過多長時間,孩子們都習慣了班上有一個“媽媽同學”,上課的時候不再回頭看了。

  可是沒多久,孩子們又開始一邊往後看,一邊笑,而且笑得更厲害了,之後還有不少家長也趴在窗戶上往裏看。

  原來,這幾天在老師提問的時候,玄卓善見別的孩子都不舉手,她就自己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有的時候還主動到黑板上做題。

  孩子們見韓燦宇的媽媽到黑板上做題,覺得太好玩了,都回頭朝韓燦宇擠眉弄眼兒地做鬼臉兒;有的時候玄卓善回答錯了,還會引起孩子們的哄堂大笑……

  還有一些“好信兒”的家長聽說孩子班上有個“媽媽”,閑著沒事兒,也來到學校,嗬嗬地笑著,隔著窗戶往裏看,他們像看西洋景似地看著這對母子。

  這天放學回家,韓燦宇不像以前那樣在前麵又蹦又跳地跑來跑去,而是低著頭悶悶不樂,一句話也不說。

  玄卓善覺得不對勁兒,就用漢語問:“我們家的燦宇今天怎麽不高興了呢?”

  韓燦宇還是低著頭不說話,一直往前走。

  玄卓善緊追了幾步,又問到:“怎麽了燦宇,有什麽事讓燦宇不開心了?”

  韓燦宇停了下來,遲疑了一下,低聲用漢語說:“媽媽,請您明天不要和我一起來上學了,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