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大明紙幣信譽破產的根本原因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1-07-16 23:27      字數:2325
  盡管已經進行了十幾年的鐵路建設,但今後一段時間裏鐵路依然是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不過李振新覺得當下要改變鐵路建設和運營方式。此前鐵路的建設資金雖然有一半以上是靠從銀行貸款來支持,可到最後還是通過朝廷財政來償還,本質上來說依然是國家財政來承擔目前的主要鐵路建設資金。

  ??下一步李振新覺得應該把國家財政從鐵路建設中抽離開來,通過鐵路係統本身進行融資擴大建設規模。現有的鐵路係統,每年能提供兩千萬銀元以上的現金流,扣除運營成本以及每年應還的貸款本息,還能有三四百兩結餘,也就是說已經實現了正向,這非常有利於進一步吸引民間資本進入。

  ??在和國政院溝通以後,正式成立了大明鐵路運營總公司,今後官有鐵路運營和建設都由鐵路運營總公司與幹線鐵路分公司獨立負責。以後鐵路建設的方式方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鐵路總公司自籌資金投資鐵路建設,另一種是民間資本獨立進行投資運營一些輔線鐵路。

  ??從1666年開始,未來十年內將集中力量修通,從南京過浙江、福建到廣州,從武昌過湖南到廣州,從杭州過江西、湖南至成都這四條鐵路幹線。同時還要修通西府至蘭州、西府至成都、沈陽至長春,三條延長線和廣西到廣東的省際幹線鐵路。其中武廣線、南廣線兩條是複線鐵路。這幾條鐵路連通以後,全國基本上能形成三縱三橫的鐵路網。鐵路將覆蓋除了雲貴以外的所有大明境內的省份,從而讓整個國家真正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

  ??十年內官方鐵路建設投資總規模達到了三億銀元以上,差不多接近當前國家財政兩年的總收入,投資之巨前所未有。

  ??看到這個總預算規模,吳貞毓等國政院的大佬們除了震驚,還是震驚。他們非常發愁這麽一大筆錢,要從哪兒找。

  ??“邦德,真能從銀行貸出來這麽多錢嗎?吾算了一下。近四億的資金,每年光利息就得還差不多兩千萬兩。鐵路總公司目前的純盈利也就不到四百萬兩,缺口有些大啊。”

  ??“無妨,這些鐵路修通後鐵路公司的裏程規模將是目前的兩倍以上,營收最起碼是目前的三倍,運營成本所占的比例還會近一步降低。按吾的估計,十年之後還利息的餘力還是有的。再說咱們也不會一次借這麽多錢,前五年每年借個四千萬兩左右就行。最吃力的也就是剛開始的這幾年,熬過這段時間就好了。這樣吧,為了讓鐵路公司度過這幾年的困難,朝廷財政每年先給他們墊個一兩千萬的本金。”

  ??朝廷財政雖然說每年的收入現在差不多有兩億兩銀元,可實際上能自由支出的資金真沒多少,拿出一兩千萬支持鐵路建設,並不容易。而除了鐵路建設以外,還需要花大量的錢進行公路交通建設,這麽巨額的資金投入,地主家也沒多少餘糧。

  ??怎麽辦?唯一的辦法就是印錢。所謂的每年向鐵路公司撥付的本金,實際上就是李振新準備超發的紙幣數量。說白了,李總裁是打算空手套白狼。

  ??聞弦音而知雅意,吳貞毓一聽李振新說讓財政每年撥一兩千萬的本金,就知道李總裁打的什麽主意。這些年凡是政府直接投資的基礎項目,他老人家都是大嘴一張,直接印錢。可真要一直這麽幹嘛?老吳心裏很是忐忑。“邦德,咱們這些年印的紙幣真有些太多,雖然說一元銀票換一兩銀子,可實際上國庫加振川銀行的銀子,現在最多三元能兌一兩,再這麽印下去,吾估計用不了幾年就四元兌一兩了,大明寶鈔的前事可不能再重演啊!”

  ??“長聲啊,你真以為大明寶鈔是因為印的多才大量貶值的?我看未必!大明寶鈔之所以信譽奔潰,根本原因是朝廷隻想著印錢花,而不想著將這些紙幣收回來。說白了就是想用一紙廢鈔,換回百姓手中的真金白銀。可咱們現在不一樣,紙幣和銀幣隻要咱們官府一直同體對待,就不會出現大幅貶值的問題。目前民間還是缺錢嚴重,這一現象會隨著鐵路覆蓋力度以及商業發展進一步加劇。適當的增印鈔票,是對這一現象的修正,不然民間的錢就不夠用了。印錢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怎麽回收錢、怎麽讓錢流通起來、怎麽把這些錢真正的發到升鬥小民手中。建鐵路和公路就是最好的發錢手段,因為這兩個項目是需要大量勞工的。”

  ??穿越之前李振新就知道大明寶鈔貶值嚴重,兩百年來貶值了近一萬倍,到最後就是廢紙一張。本來他以為這是紙幣濫發造成的,直到穿越後才鬧明白,大明寶鈔貶值萬倍的根本原因是老朱家壓根就沒把發行的錢當錢。自己往出去花的時候,說紙幣和銅銀同價,可完全就沒想著回收的事。百姓和官府之間最直接的交付方式稅收這一項都不支持寶鈔,其它方麵就更不用說了。這種行為比打白條都可惡,幾乎就是直接搶錢。能幹出這麽無恥的行為,貨幣不貶值才怪。

  ??剛開始的時候,老李同誌還一直還害怕超發貨幣造成巨大的金融隱患,現在他一點不擔憂這方麵的問題。國家恢複太平後,空前活躍的市場讓貨幣的需求量急劇增長。現在最主要的問題不是超發問題,而是市場上的錢不夠。要不是再想不出更好的方式,李振新才不會用基建這個慢辦法發錢。

  ??這兩年,糧食類產品普遍降價,反倒是產量一直爆增的工業產品在漲價。由此可知,流通的貨幣缺口正在加大,這不是一個好現象。按道理來說,每年流入大明的白銀在高速增長,朝廷也一直在增印貨幣,可貨幣的實際夠買力非但沒貶值,還增值了,這不是正常現象。

  ??貨幣流通量不夠,最受傷害的自然是手裏沒錢的農民,無形中被貨幣掌控者用更少的貨幣榨取了更多原料和勞動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