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有需求才有市場?還是有市場才有需求!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1-07-16 23:27      字數:2822
  肖三二舅哥,在臘月初的時候帶著自家老娘,去了孟州車站,然後兩人坐著火車,一路趕往沈陽

  ??火車對於目前時代的很多普通人來說,是奢侈的交通工具。從孟州經太原、大同、到北京,然後一路向東抵達沈陽。這一程,最便宜的車票也要一千三百多文錢,再加上一路的其它消費,兩人花了三兩多銀元,才到沈陽。

  ??最普通的車票,座位是硬木座,非常不舒服,而且還相當擁擠。足足用了八天時間才到,這事放在後世絕對沒幾個人能受得了這麽漫長的旅程。可是在這個時代,人們並不覺得各樣的旅程會有多令人不可接受。

  ??沈陽車站,肖三寫著一個巨大的木牌,迎接自家嶽母和二舅哥。他二舅哥稍微識點字,早已經寫信把兩人到達沈陽的時間通知了肖三,不然誇跨這麽大的地域來尋親,雙方還真不容易找到。

  ??花了半個時辰,肖三才在車站遇見自家嶽母和二舅哥,見麵後略微寒暄,然後肖三趕緊將他們到車站附近找的小旅館住下。

  ??“三娃、怎麽就你一個到沈陽來了?”

  ??“娘、沈陽離長春有點遠,玉珠有身孕,過來不方便,我就讓她在家裏等你了。”

  ??“奧、這樣啊,那咱們什麽時候去長春?娘可想玉珠了。”

  ??“明天把二哥送上回關內的火車,咱們就坐馬車回長春,有三四天時間就能到。”

  ??給嶽母解釋了一會情況,才把老人家的情緒安撫住。她老人家第一次出這麽遠的門,見不到自家女兒,情緒有點不穩定。安撫完嶽母,肖三忙和自家二舅哥說話:“”二哥、這次太麻煩你把娘送過來了。我也沒別的東西給家裏帶回去,就今年場裏發的兩個豬腿我醃成了火腿,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年貨,你給家裏帶回去。”

  ??肖三邊說邊把自己帶的行李放到了二舅哥的麵前。農場裏今年發了不少過年的東西,若是全靠他們兩口子吃,一時半會也吃不完。這次二舅哥過來,正好讓他帶一部分回老家。

  ??別看這些東西不是什麽大價錢的東西,但對普通人來說,也算是好東西,帶回老家,舅子哥一家絕對能過個好年。

  ??“妹夫、你太客氣了。每次你們場裏發東西,你都給家裏寄一份。馬上要過年了,這些東西你就留著和玉珠他們吃吧。家裏這兩年年景好,不愁吃喝的。”

  ??“二哥、我們過年的東西留夠著哪。這些東西你別嫌便宜,帶到家裏去,也算是我和玉珠給你們帶的年禮。”

  ??……

  ??第二天一早,肖三將二舅哥送上了回關內的火車,然後就帶著丈母娘坐著回農場的馬車回家了,臨分別得時候還給二舅和塞了一兩銀子的錢,讓他回家的時候給家裏人再買點東西。

  ??接嶽母伺候媳婦月子,肖三是花了大價錢,一來一去路費和書信費以及雜七雜八的花銷,用了差不多六兩銀子。他們家一年攢下的餘錢,花出去了近三分之一。不過這筆錢,肖三覺得花的值,沒怎麽心疼。

  ??回農場,本來是沒有直通的馬車。不過這段時間,從長春回關內的人特別多,為了方便農場職工,到內地老家探親和過年,農場專門組織了車隊,每天都往沈陽送人。肖三正好可以帶著嶽母,搭順風車回家,這比坐公共馬車方便多了。

  ??時近年關,各主要鐵路幹線的火車上,密密麻麻的擠滿了人,他們都是趕著回家探親和過年的。

  ??春運提前了好幾百年,出現在了大明的時空。中國人對於回家過年的執念,遇到北方鐵路線基本覆蓋,自然會迸發出空前旺盛的需求。

  ??從河西到綏遠,從遼東到遼定,成千上萬的人湧向火車站,走進擁擠的火車車廂。他們隻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回老家過年。

  ??老家河南是大多數人這次擁擠旅途的目的地,這些年從河南及周邊區域,遷往北方各地的移民差不多有兩百萬。這些人哪怕隻有一兩成的人回老家,人數也好幾十萬。再加上其它地區回老家的人,今年光北方地區的春運規模就過了百萬。

  ??百萬人是什麽概念?一來一回的路費收入最少就是一百萬兩銀元,客流量最起碼是平時的五倍以上。

  ??“總統、我看到最近鐵路係統報上來的人員流動數據,人數驟增,咱們的運力能滿足嗎?”

  ??“非常緊張,有不少人買不到車票,都沒法回家。現在一天各地的火車發出了的人,差不多有十萬,我都想不通哪兒來的這麽多人要回家!”

  ??“每日十萬?兩個月的春運下來,全國通過火車出行的人次最少是三百萬左右!對鐵路係統的挑戰很大啊。這樣、為了緩解運力緊張的問題,避免大量想回家的人滯留。從今年開始,元旦開始前的十天和元旦後的十天,鐵路係統停用一般貨物,全力保障人員出行!”

  ??“停用貨物?這怕是對各地保障供應有巨大影響,會不會造成麻煩?”

  ??“今年第一次實行,影響肯定非常大,不過到了明年,商人們會做出調整,把影響降低。從現在來說,各條主幹鐵路的運力,還沒完全飽,運力不夠的情況隻是短期的。既然如此,在元旦期間,將運力集中到人員運輸上,是能緩解這種衝突的。”

  ??“以前沒鐵路的時候,大家日子也就這樣過了。可沒想到有了鐵路,會有這麽多人選擇回家。按這幾年的情況來看,吾怎麽感覺再過幾年,咱們的在北方修的這些鐵路,未必夠用?”

  ??“估計會出現這種情況,人都是越方便,需求越旺盛。以前吃不飽、穿不暖,到處是戰亂,人們肯定沒啥出行的條件和想法。現在國家恢複了平靜,百姓的收入也有提高,再加上有鐵路提供相對便捷的出行服務,這方麵的需求自然就大幅增長了。”

  ??“邦德,你說再過幾年鐵路不夠用了可咋辦?總不能再花錢修鐵路吧?照目前的修路進度和支出,短期內國家財政隻能用於修通各主要省份的主幹鐵路。”

  ??“這倒無妨,我算了一下,以目前的修路費用來說,大部分鐵路七到十年時間保證運營支出的情況下,收回建設成本並不困難。一條鐵路隻要維護的好,用個五六十年不大修還是能夠做到的。也就是說投資鐵路,從長遠上看是賺錢的買賣。我的想法是以後各主要幹線鐵路,隻要是運力緊張的地區,就學綏遠的辦法,開放民間投資渠道,讓商人們大量的參與鐵路建設和運營。”

  ??人們常說有需求才有市場,可在某些時候,並不如此。比如大明的鐵路建設,就是有了基礎市場,才爆發了巨量的需求。或者說這種需求本來被客觀條件抑製沒有條件釋放,直到鐵路和火車出現,才解放了民間廣泛的需求。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