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龍遊書商的春天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1-07-16 23:27      字數:2621
  去年春天龍遊商人包玉海和幾個同鄉去了趟陝西,賣完貨後就跑到陝北,進了一整套的新式印書設備。

  ??回到老家後,他們就沒再去遠行做生意,而是窩在家裏倒騰印書機械。半年下來,機械倒是倒騰熟了,可就是沒掙到什麽錢,有購書需要的人並沒有大大量增長,原本的群體更愛買北方過來的書,一時半會本地產的書市場打不開。

  ??耽擱了半年多的時間,掙不到錢,包玉海等人急得不行,今年該怎麽辦?是出去繼續做生意,還是守著印書坊?大家起了嘀咕。開印書坊不像是做遊商,是要養工人的,哪怕是不動,每月都有支出。

  ??就在包玉海打不定主意,猶豫不決的時候,報紙上刊登了消息,今年全國所有的大學要進行統一招生,同時各地沒有建小學、中學的地方也要大量籌建學校。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包玉海他們得知後激動的不行。

  ??“五哥,這次咱們怕是要發了!官府大力發展文教,可是救了我等。我估計,光咱們浙閩贛地區,一年所需的圖書最少也過百萬冊,咱們就是不出遠門,這生意都能將我們吃撐了。”

  ??“去年總裁爺爺給咱們就說過這事,他老人家真是在世菩薩,這番指點簡直就是在給咱們送錢。”

  ??“是啊,天底下也就總裁爺爺將我等當人看,給我們造福。要是沒他這番指點,我們絕對要錯過這番大生意了。”

  ??“現在得抓緊時間,一定要抓住這個機遇,不能辜負總裁老爺的苦心。最近這段時間,我們分開行動。俊盛,你多帶些人出去帶著樣書,無論是官家還是書店盡量多拉些單子過來。我這邊再派人去趟陝北,印書的機械要多進一些,還有製紙的工坊也要開。”

  ??“搞這麽大?目前咱們這機械一年也能做二三十萬套書,還需要再擴大生產嗎?”

  ??“一定要擴大生產,幾年之內,光咱們東南數省,要進學的學生最少也過了百萬,純靠教科書,就是數百萬冊的大市場,怎麽著咱們也要占一半的市場出來,這隻是其一。往後讀書人多了,對其它書的需求還會大幅增長,我們要是不擴大規模,可就便宜了別人。”

  ??“五哥你說的這事在理,我之前沒想到讀書人會多這茬。照這麽說,一年下來,光圖書市場就是百萬銀元的大市,這個風頭咱們一定不能錯過。”

  ??“是啊,這個風頭要是抓住了,百年內,咱們龍遊商幫就一直有安身立命的產業,可不容有失。明天一早,我就出麵聯絡各個商社,這次大家一定要共同出力,把所有的資源和渠道都往印書產業傾斜,這不是你我幾家的事,是事關我龍遊商幫百年興衰的頭等大事。”

  ??商人的意識就是敏銳,教育普及才剛剛開始,包玉海他們就開始考慮百年大計了,這份前瞻性,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備的。

  ??龍遊商幫的大小商社,在包玉海的召集下,開了一場大會。經過他的一番分析,與會的各個商社頭人,都認識到了這件事的重要性。大家一致商定,印書產業這個風頭,絕對不容錯過。有官府渠道的負責打通官府渠道,有民間渠道的負責打通民間渠道,有錢的出錢,有技術的出技術,總之人人有責,一定要上心。

  ??包玉海他們的印書坊優先擴大規模,大家增資擴股先把這個廠的規模搞起來。同時以這個廠為基礎,孵化一批產業工人,爭取幾年內再成立數十家印書坊和造紙廠,讓龍遊成為東南,甚至是整個南方的出版業中心。

  ??打開南方市場難度是有,但龍遊商人很有信心。書籍市場,他們本來就有底子,在東南各地皆有渠道,隻要把這些渠道用好,不愁市場打不開。

  ??東南各地的官府,現下需要大量采購教科書,從北方進購,運輸周期長,可控程度低,並不是最好的選擇,要是本地有合適的供貨商,他們應該會選擇本地的。

  ??與此同時龍遊商人也不會隻銷售本地書籍,他們還能從北方訂購書籍,當二道販子。販書和製書兩條腿同時用力,市場是很容易做起來的。

  ??三月份,去北方采購設備的人回來了,包玉海一邊安排人組裝調試設備,一邊統計最近這段時間的訂單量。

  ??“俊盛,目前各府縣,定的教科書吾統計出來了,你猜有多少冊?”

  ??“三十萬冊有吧?”

  ??“整整五十萬冊,這些都要趕在九月份開學的時候保質保量印出來,工作量非常大。吾想著要分出去一些給其它廠子,不然咱們未必能印完。”

  ??“咱們這些機械全部運轉,趕在九月份應該不難印出來啊,何必要分給別人?”

  ??“俊盛啊,有些事要考慮的周全一些,這次咱們能接這麽多單子,商幫裏有不少人出了力,咱們不能光顧著自己,要給別人也分點利。”

  ??“五哥、你計劃分出去多少?”

  ??“我計劃分出三十萬冊的量,咱們自己隻印二十萬冊。”

  ??“這怕是有點過多了,咱們進了這麽多機子,印二十萬冊有點少了,總不能讓機子閑著吧?”

  ??“閑不了,除了官府的教科書,今年市場上私人定書的也不少,很多人要在家中準備今明兩年的高考,他們對於北方中學的教材需求量很大。這些日子,咱們的工坊光賣給這些人都賣出去了近十萬冊,吾估計一年下來,最少還能賣五十萬冊。與此同時,附近的幾個府裏,還下了很多官方文書類書籍的訂單。這些書目加起來,不比教科書少,總之你就別愁機械閑置的事了,吾還怕機械不夠用哪。”

  ??“哪就好,分出一些訂單,也能免了其他人的口舌,對咱們工坊以後的發展有好處。”

  ??“正是如此,不過這段時間你我也得上點心。新開的一些廠子,製書工藝未必能跟得上,咱們得多盯著點,教科書是官府給學子們定的,絕對不能出質量問題,不然砸牌子都是小事,還會追究責任治罪的。”

  ??“這事我知道輕重,絕對不會馬虎,五哥你就放心吧。”

  ??今年春天,對龍遊書商來說,是最好的春天,孕育了巨大的生機和活力,他們希望,往後每年的春天都能像今年一樣,生機盎然充滿希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