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文科是進士科的延續?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1-07-16 23:27      字數:2823
  新年剛過,蘇州府城內城外的讀書人就坐不住了。報紙上公布了朝廷關於大學招生的章程,今年整個南直隸省將招收一千多大學生,再加上南直隸籌建的師範大學和江南大學的招生,總名額將有兩千多。

  ??算下來肯定要比此前的出路多,對於這一點大家倒是挺接受。隻不過高考所考的科目不是大家所熟悉的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這對很多人來說是個難題。大家就是為此事聚集起來,商議一下如何應對。

  ??“呂兄,你怎麽看即將在夏天舉行的高考?所要考的科目,有很多是此前咱們未接觸的,這麽考怕是對我們江南人不公。”

  ??“非也非也,朝廷把名額分到了各省,咱們考的怎麽樣,隻取決於省內的名次,這有什麽不公的?”

  ??“這倒也是,咱們全省都還沒有像北方那樣設的新學,大家水平都差不多,到還算是公平。”

  ??“已經很公平了,聽說剛分出去的安徽省,各個大學的名額加起來才一千四五,要比咱們少了一千多哪。”

  ??“話不能這麽說,他們那邊人少,讀書人也比咱們少,隻能說分到一千多名額已經不錯了。”

  ??“萬幸、朝廷把咱們南直隸給分出去了,不然這次科考,咱們的名額會少很多。”

  ??“可是朝廷所考的科目,除了國文還算熟悉以外,像常識、史地、數學、百科和製藝大家都不甚熟悉,這怎麽考?”

  ??“隻能臨時抱佛腳買點北方過來的書籍突擊一下了,數學大家都有點底子學起來不難。常識也是必考科目,我看了一下其實也還能馬馬虎虎看懂。史地到也還行,也就是曆史和各地風土的合集,唯有百科和製藝就有些難了,百科所學龐雜,製藝又要求甚精,這兩門有些麻煩。”

  ??“既然如此,咱們就選文科來考吧,起碼考的這幾門大家都能看懂。”

  ??“不行、文科加上各省師範最多也就招四百多人,要是不算師範名額隻有一百,大家全去考這個,最後隻能是自己吃虧。反倒是理科我看著不錯,所有的學科都能考,名額甚多。”

  ??文理工三科分考,這對考生來說,可是個大的考驗。按正常情況來說,最好選文科,可文科的名額太少,報這個科目,競爭太大。

  ??“大家不能這麽想,雖然理科和工科招的人數多,可眾位想過沒有,以後若是為官,文科才是正途。史地這一門,怎麽看都是為以後主政一方或者到朝堂為官設計的。咱們可不能為了入學容易,而耽誤了仕途啊。”

  ??“話不能這麽說,聽說北方選官,最喜歡的還是有實學的人,法政和商科類的,並不沾光。”

  ??“那也是一時之舉,以後還是會以文科為主的。文科生遲早能發展成正印堂官,其它兩科我看最多也就是佐貳官。”

  ??很多人想當然的覺得,文科才是正經的進士科延續,而另外兩科隻是其它雜科的統合。作為官迷,他們更青睞與文科,尤其是正經大學的文科。全國除師範大學以外所有的文科名額加起來,也就三四千,比以前的進士科錄取數多不了多少,很明顯這才是真正的科舉。

  ??各人有各人的小九九,官迷們自然傾向於文科,殊不知他們這個選擇,到最後會把自己給坑死。而有些人也是頭腦靈活,覺得理科招收範圍最廣,其實更合適報考。

  ??城裏的富裕子弟們在為選科焦慮,而鄉下平民的讀書人焦慮點就不一樣了。為了普及教育,今年開始各地都在招收大量的小學教員,隻要讀書識字,通過縣裏組織的麵試,就能當初小和完小的教員。

  ??對貧民讀書人來說,是一份正經營生,算是不錯的選擇。朝廷公布的政策是,隻要在小學教夠六年書,就能獲得等同於師範大學畢業的學曆。工資待遇方麵,因地而異。各地府縣,根據自身的財政情況,自定工資水平。平均下來,每月的工資是一兩往上一點。

  ??雖然工資不高,可好歹收入穩定,就業門檻低,一般的貧苦讀書人省著點花,勉強夠一家老小的開支了。特別是在鄉下,家裏再種上點地來填補,收入其實也還不錯。出去做苦力打工,一年下來未必能掙這麽多。

  ??百無一用是書生,要是沒這麽個工作,讀書人們找個謀生的工作,還真不容易。

  ??王大可是安慶府附近鄉村的一名讀書人,這裏文風昌盛,就是在鄉下,也有一些讀書人。孫可望統治的時候,也組織了幾屆科考,其實那時候口子開的比較鬆,想考個秀才、舉人並不難,可就是這樣,王大可也沒撈上個秀才之類的功名,到現在還是個老童生。

  ??“他爹,你考慮好了沒?縣裏招老師的名到底報不報?”

  ??“吾主意還未定,要是去當老師,可就是絕了我的讀書之道,這是大事啊。”

  ??“什麽絕了你的讀書之道?你也不看看家裏的情況。全家就這麽幾畝地,你又不善農事,還出不了工。咱家這日子,過的比村裏誰家都差,你看不到啊?我不管你怎麽想的,這次朝廷好不容易出了這麽好的政策,讓你有機會吃到官糧,你要是再錯過,我就帶著孩子們回娘家。當年我爹也是瞎了眼,看你是個讀書人才讓我嫁給你,可沒想到你這麽不爭氣,這麽多年也沒撈上任何功名,你在這麽下去,日子是沒法過了。”

  ??在老婆回娘家的威脅下,孫大可才不情不願的跑到縣教育局報了名。由於現在讀書人少,想當初小老師的並不多,矮子裏邊撥將軍,孫大可最終被錄取成了老師,分配到他家附近三個村合辦的初小上班。

  ??初小隻有兩門課,國文和算術,隻要是讀書人,基本上都能勝任,說白了和以前鄉間的開蒙私塾差不多,難度並不大。不同之處在於,老師是官府的雇員,學生不需要交錢就能上,課本也是免費發放,門檻相當低,稍微對孩子有點盼頭的家長,基本上都能送娃娃去讀書。

  ??初小上完要舉行入學考試,才有資格去完小讀書。完小的公費生錄取率是三成,要是沒考上,家長要掏學費才能繼續上學。完小畢業想上中學,還是錄取三成公費生,盡外留兩成的自費生名額。到了中學上兩年後會再進行一次考試,五成的學生有資格完成剩餘兩年的中學課程,剩下的五成可以考師範生或者是去職業學校,當然也可以去社會上自謀生路。

  ??職業學校是中學教育的輔助,初小畢業生就能去讀,學製是五年。完小畢業生可以隻讀三年,中學肄業生讀兩年即可。職業學校的畢業生,工作兩年後同樣有資格參加一次高考,考大學和師範,隻不過他們能考上的幾率不大。但這不代表他們的學曆到頭了,在工作崗位上,他們可以進行職稱評定,凡是評定為匠師的,等同於師範學曆,成為大匠師的等同於一般大學學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