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第二次反圍剿:來勢洶洶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0-11-11 01:49      字數:2047
  清軍的集結速度很快,從收到延安府清軍大規模調動之後,戰情一天比一天緊急。陸續傳來的消息更加確定了清軍的戰略目標。情報顯示此次清軍由寧夏總兵劉芳名和駐防西安滿軍戶部侍郎額塞統領,騎兵數量超過兩千,步兵更多,重火器也在軍中出現,還有傳言陝西巡撫和三邊總督都來延安府坐鎮。

  6月初八,有消息通報清軍已經從延安府開撥,根據路程計算一兩天內清軍的主力就會到達河穀地帶,而騎兵更有可能隨時就會出現。管事委員會緊急啟動了戰爭動員,全部的民壯被重新武裝。李振新在管事委員會中做了戰爭部署,目前的三個棱堡分別派了一個主力排,和三百多名民兵進行防守,想了一下河穀穀口的棱堡戰略位置重要,又加派了兩個主力排,他們的作戰任務是固守棱堡,同時有條件的對清軍進攻主城提供炮火支持。主城由一個炮兵連,三個步兵連作為作戰主力,同時兩千多名武裝民兵參與守城。此次防守作戰總指揮由肖正南擔任。而李振新則摔領剩下的一個主力步兵連,騎兵連,運輸連,和三個經常動員的預備連共計八百餘名士兵布防到山穀基地,飼機遊動作戰。

  這次戰鬥部署是吸取了上次戰鬥防守有餘作戰死板的教訓做出的調整,必須要有外圍的機動力量,才能做到守戰皆宜,不然就又變成了困守孤城,戰爭的主動權完全被清軍掌握的不利局麵。

  肖正南這次是委以重任,在戰爭狀態下,對城裏的大小事務都有最終決定權。李振新給他的要求就是嚴防死守,不給敵人任何可乘之機,同時要在城裏做好防間工作,但凡出現任何動亂,直接調用兵力進行處置,管事委員會全力配合肖正南的工作。

  其實以目前城裏的防守布置來說,應付清軍的進攻戳戳有餘,尤其是走了土製火箭彈以後,清軍蟻附攻城的方式就沒法用了,這種辦法就變成了純粹送人頭的行為。隻要清軍的規模不超過數萬,那麽他們有效進攻的方式就隻有圍困這一個辦法了。而唯一不令人放心的就是城裏有可能發生的動亂,所以臨出發的時候,李振新把大部分民眾都集中起來進行了講話。告訴他們隻要城裏不亂,再多的清軍都沒辦法攻進城,上一次的戰鬥就能證明。同時強調,在這種情況下有人妄動,那就是全城的敵人,直接殺無赦。

  要說這個時代的清軍不愧是東亞第一強軍,就在李振新帶人到了山穀不到一天的時間。滿清的騎兵前鋒就已經抵達河穀穀口位置。不過他們這次並沒有急著對穀口的棱堡發起進攻,而是四散開來向四周的山區進行清掃。

  好在騎兵在山區的優勢並不明顯,負責外圍警戒的人員看到清軍的動向以後,迅速的沿著崎嶇的山路撤回到了山穀裏。李振新在收攏了一部分警戒人員後,覺得山穀位置並不安全。用不了多久清軍負責遮掩戰場的騎兵就會發現這裏。盡管並不懼怕這些臨散的騎兵,但是一旦被這些人咬住就會有淵源不斷清兵到來,而騎兵的優勢就在於以步兵為主的部隊沒法打疼這些像蒼蠅一樣的遊騎。

  一旦被清軍咬住,很可能就會改變整個戰爭的方向,自己的這股機動兵力就會成為清軍重點進攻的目標。這樣就由戰略主動變為戰略被動,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李振新果斷的做出繼續向山區深入撤退的決定。

  隻要退到足夠的距離,清軍就不會大規模的追擊,因為如果繼續追擊的話就會戰爭方向就徹底偏離了,總不能把進攻振川城的戰鬥變成跟著李振新遊覽陝北大山的戰鬥吧。至於還沒歸攏的剩餘警戒人員,李振新也不擔心,在山區零散的個別人躲過清軍偵騎的辦法多的是。

  緊急撤軍,這時候就能體現平時訓練的好處了,從山穀往山裏快速撤退了三十餘裏地,全體人員依然是齊裝滿員,毫無影響。這個距離已經足夠安全了,即使是騎兵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集結調動和追擊。

  盡管距離上是安全了,但也有一個不方便之處,就是沒法及時掌握振川城方向的戰爭態勢。這裏已經離河穀有四五十裏,就是大炮的聲音也沒辦法聽到了。命令軍士安營和布置好外圍警戒之後,李振新就有點擔憂城裏的情況了。還是失算了,要是提前把煙花改成信號彈該多好,起碼不會像現在這樣一點消息都沒有。果然在古代的通訊條件下,對主將的素質要求會更高。隻要稍微有點距離,就沒辦法進行配合作戰,完全是拚著經驗和自己的判斷來打仗。

  好在這回出來的時候把騎兵連帶了出來,不然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看來對手高一個檔次,帶來的麻煩就會明顯不同。為了掌握戰場動態,李振新派出了一個排的騎兵,讓他們分開單獨前往河穀附近的山頭偵查清軍的動向,然後及時的回報情況。

  現在的態勢焦急也沒什麽用,肖正南也算是打過仗的老人了,應該是能妥善處理。不管怎麽說做好自己的事才是最關鍵的。

  城裏很可能正在激戰,可李振新這兒卻難得平靜。為了打破這種無所事事的狀態,李振新又安排隨自己一起出戰的士官排,對這一帶的地形進行勘察和繪圖。目前這批士官已經能夠簡單的對地形進行測繪了,這是他們成為一名合格的基層指戰員的第一步,相信經過這次戰爭的錘煉,這些好苗子會有大的提升。等這次戰鬥結束,他們也就能分到連排單位當軍官了。盡管這些人員的戰鬥素養還沒有完全合格,但是實際帶兵經驗和指戰經驗才是成為一個優秀軍官的必要條件,軍校裏是培養不出真正的軍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