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江湖人稱李鐵瓷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0-11-11 01:49      字數:2175
  吳有性的意外到來,讓李振新振奮不已。能讓這種級別的曆史名人加盟,怎麽著也算是小小的改變了一下曆史進程。和老先生暢談直到傍晚才結束,這還意猶未盡。

  對於吳先生要開醫館的事,自然是滿口答應。直接把新蓋好的一棟小二樓撥給老先生當醫院,並且給老先生顧了十名工人打下手當學徒,所有費用由城裏承擔,而且按最高的管事級別給老先生發工資。

  吳有性的超高待遇,被人廣泛傳播,很多人傳閑話說他是大當家的親戚,才會有這個待遇。反正李振新的來曆確實很神秘,就連最早接觸的吳老三也不知詳情。不過有一點卻可以肯定,他絕對不是陝北人。在吳老三的嘴裏,李當家絕對是出身豪富,養活全城的人大當家賣了一輛車就戳戳有餘了。

  這兩年吳老三的見識是越來越高,可隨著見識的提高他越來越覺得李振新的來曆不凡,不說別的就是他第一次碰見李振新的時候,見過的那輛想房子一樣的車就豪華無比,絕對是陝北這窮地方不可能有的好車,估計皇帝家都不一定有。

  如今的吳老三可是陝北這地方的名人,他吳三爺的名聲在陝北的各個山溝裏廣泛流傳,據說陝北的各種勢力都或多或少能給三爺一個麵子,隻要在陝北的大山裏提一句認識振川城的吳三爺都會被當做座上賓。沒想到平凡了一輩子,結果老了老了,還能闖出偌大的名聲,人生就是這麽奇妙。

  作為陝北的消息靈通人士,外邊的風吹草動都會有人迅速的傳到吳三爺的耳朵裏,比如最近延安府就有清軍在大規模的調動。吳老三收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匯報給了李振新。

  李振新做出的判斷是清軍的這次調動,應該是衝著自己來的。自從年初大敗清軍之後,李振新就知道遲早會有下一波進攻等著自己。說實話已經過去了好幾個月,這已經比預想的報複晚了很多。

  到不是清軍有意識的放慢節奏,而是不得不這麽做。目前整個陝北或者說全陝甘地區都不太平,各地都存在著大大小小的反政府武裝讓清軍的兵力捉襟見肘。隻能按重要性和威脅程度,依次圍剿。雖說李振新勢力在對清軍的作戰中表現出了不俗的戰力,但這股勢力的危害程度並不大,並沒有大肆的進攻重要城池,就是近在咫尺的延川縣城,也沒受到威脅。

  這樣的勢力可以先緩一緩,等騰出手了再說。特別是根據第一次進攻失敗的軍將回報的情況來看,李振新所部防守堅固,沒有大軍是很難拿下的。

  當然容忍也是一時之策,不可能長久的縱容下去。現在看來,清軍這段時間終於能騰出手了。

  之所以會在這段時間準備對李振新部進剿,可不是因為李部的威脅太大,而是相對最好下手。清軍三邊總督孟喬芳可是被陝北這破地方給折騰的不輕,大大小小的勢力多如牛毛,根本沒辦法收拾。派人去圍剿,這些人就像泥鰍一樣滑不溜求的,大軍一到就四散而逃,鑽到了鳥不拉屎的山溝裏,等大軍一撤又會迅速的聚集起來,隻要哪兒一有空隙和防守漏洞,這些賊骨頭們就呼嘯而來,簡直是防不勝防,有力沒處使。

  被這種遊擊運動戰搞的頭大的孟喬芳,經過慎重考慮和分析,發現似乎有一處賊匪與眾不同。那就是在延川縣附近的羊毛賊李振新。因為振川城以販羊毛布聞名陝北,所以清軍就圖省事的給這股勢力起了個很簡單粗暴的名字,羊毛賊有時候直接簡稱為毛賊李。如果李振新知道自己的匪號居然如此難聽,估計會急的跳腳。其實這稱呼還能聽的過去,陝北的友軍們對李振新的稱呼更奇葩,江湖人稱李鐵瓷,想不到鐵瓷這個稱謂提前了好幾百年就這麽出現了,不知道有沒有叫老鐵的。

  和其他勢力不同,羊毛賊是坐地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流竄做案的前科,即使是被大軍圍攻也選擇死守。既然是有老巢的,那就不屬於流寇,綜合來說居然成了最佳的進剿對象。特別是這股毛賊對於陝北的匪事還有重要的意義,他們生產的羊毛布還有鐵磁有力的支持了其他勢力的抗清勢力。現在這一帶的反清武裝幾乎都成了李振新部的代理商,他們通過販賣這些物資,賺取了很多差價,然後又投入到了抗清事業。所以隻要剿滅了羊毛賊李振新,陝北的戰局都會被改變。

  收到了清軍即將進犯的情報,振川城迅速的進入了新一輪戰備狀態。當前的形勢,並不樂觀。因為沒有和陝北的其他抗清武裝建立直接聯係,所以這次還是孤軍作戰,即使是有聯係,李振新也覺得他們能起的作用有限,這些勢力的戰力有限,完全繼承了李自成農民軍打不贏就跑的優良傳統,騷擾有餘而實際效果不大。

  與第一次對清作戰相比,實力當然提升了不少,但沒有質的變化。估計吸取了上次作戰失敗的教訓之後,清軍會更難對付,想來這次起碼火器上會有大的改變,威力巨大的紅衣大炮會成為清軍的火力依靠。在對付紅衣大炮上,李振新也有提前的準備,棱堡用水泥混泥土專門做了加固應該能夠應付,而振川新城則在城牆外圍修了好幾處圓型的突出堡壘,作為火炮的保護設施。唯一的遺憾是城牆的女兒牆沒辦法加固,即使全部用混泥土取代了牆磚,但因為是單一受力,沒有支撐力的情況下對火炮打擊的承受力還是不夠。

  彌補的辦法是往城牆上碼一道沙袋,多多少少會起點作用。要想打退清軍,光解決防守是不行的。目前正規軍雖然已經完成了燧發槍的換裝,可火力輸出還是不讓人放心。有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提高單兵的火力輸出能力?李振新拚命的思考腦袋裏的記憶,還真找到了一個方向。他想到了手榴彈,雖然現在做出和後世一樣的手榴彈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做出沒有拉栓的點火式手榴彈。目前城裏的生產條件下,絕對能夠快速生產。說幹就幹,李振新趕緊到火器作坊安排生產手榴彈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