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鶯鶯傳
作者:釘宮黨      更新:2020-11-10 09:19      字數:2635
  “不錯,都是賢弟所作,鄭兄,現在你可滿意了,可否離去?”周應替周顯做了回答,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身體微微前傾,似乎要把周顯給擋起來。

  鄭如看到了她的這個小動作,也隻能當沒看到:“最後問一句,肥皂是什麽東西?”

  “等鋪子開業,鄭兄買一塊回去試試自然就知道了。”周應微微一笑道。

  鄭如盯著她:“那麽周兄開業那日,我定當捧場。”

  “多謝鄭兄。”周應笑容滿麵,儼然忘了之前的不痛快。

  鄭如這時又朝車廂內的周顯一拱手:“周賢弟,那我就告辭了,改日我們再聚。”說完,臉上笑靨如花,原本就精致可人的小臉更加嬌俏,如果是女兒裝,不知道會迷倒多少人。

  周顯也愣了一下,什麽叫改日再聚,我們兩人不熟啊,正要說句客氣話,突然感覺腳上一緊,低頭一看,不知什麽時候,周應的一隻腳踩在了上麵。

  “鄭兄慢走。”他不動聲色地還了一禮。

  鄭如走了,走得很瀟灑,白衣飄飄,恍如神仙中人。

  “怎麽,舍不得人家走?”見周顯盯著她的背影看,周應一把放下車簾,語氣裏分明帶著一種危險的味道。

  “周兄說笑了。”周顯訕訕一笑,指了指還踩在自己鞋上的腳,“周兄,你的腳……”

  “哦,為兄是不小心的。”周應淡淡地說了一句,把腳縮了回去。

  周顯無語,不小心有那麽準嗎?而且,道歉的一點誠意都沒有。

  少了鄭如,周應就放開了顧忌,拿著食盒和周顯一起下車,來到路邊一塊幹淨的地方吃早飯。

  “賢弟,我已好久未聽故事了。”周應小口地喝著粥,一邊暗示道。

  周顯就知道她聽故事聽上癮了,否則也不會每天堅持這麽早來與他“相會”,想了想道:“那我今日就講一個《鶯鶯傳》。”

  “鶯、鶯鶯傳?”周應立即紅了臉,整張臉都通紅一片,看著他的眼神裏,帶上了一絲絲羞惱。

  周顯沒有看到她的表情,繼續講道:“《鶯鶯傳》,又名《西廂記》,也叫《崔鶯鶯待月西廂記》……”

  聽到這裏,周應表情有所緩和,漸漸恢複平靜。

  “話說前朝,有一位相國千金,名叫崔鶯鶯……”大周版《西廂記》誕生,張生與相國小姐崔鶯鶯在普救寺相遇,二人一見鍾情,在侍女紅娘的幫助下,衝破孫飛虎、崔母、鄭恒等人的重重阻撓,有情人終成眷屬。

  這是流傳得最廣的版本,也是後人改編前人的,但真實的版本卻很殘酷,張生為了攀附權貴,最後拋棄了崔鶯鶯,他還把崔鶯鶯比喻成妲己、褒姒那樣的人,說自己的德行不能勝妖孽。

  完全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麽美好,隻是一個關於負心漢的故事而已。

  當然,周顯是不會講這個殘酷的版本的,一來周應年幼,處於對未來的美好幻想中,還是不要荼毒了她的心靈;二來,他自己作為一個男兒,怎能講男兒負心薄幸的故事,容易聯想到自己身上。

  周應不知道周顯的心理活動,聽完《西廂記》後,整個人似乎都“醉”了,雙頰飛紅,眼睛出神地盯著遠處,思緒不知是不是飛到了一個名為普救寺的地方。

  “哎呀!”也許是太過沉浸於幻想了,一不小心,手中的碗沒有端好,裏麵的粥灑了出來,流到她的手上。

  “周兄,怎麽了?”周顯正在吃包子,不知道發生了什麽,見她慌忙放下碗,用手絹拭去手背上的粥液,隻見原本潔白如玉的細嫩小手上,出現了一塊清晰的紅色痕跡。

  “周兄!”周顯也慌了起來,一把抓過她的小手,用嘴去吹手背上那紅痕。

  周應滿臉通紅,嬌豔欲滴:“賢、賢弟,我自己來……”還沒說完,已經閃電般地縮回了手去。

  周顯這才反應過來,人家還是一位未出閣的小娘子,自己的行為實在過於失禮了:“是我唐突了。”看她都連耳根子都紅通透了,估計還是第一次被男子這樣接觸吧。

  “賢弟,我、我先回去了。”周應紅著臉告辭,可能要急於回去“療傷”。

  “好,那周兄慢走。”周顯有些意猶未盡,卻也不能強留著人家。

  周應提著食盒匆匆跑了,周顯目送她上了馬車遠去,這才往回走。

  他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後山的石洞裏,掀開鍋蓋,鍋中早已冷卻了,有一小堆白色的顆粒。

  晶瑩如雪,他拈起一些嚐了嚐,甜的,非常甜,比飴糖好了不知多少倍,這就是白糖。

  用幹淨的小布袋裝好,隻有小小的一袋,估計也就幾兩左右,周顯揣進懷裏回到家中。

  老爹和符叔都不在,不用想也知道下地幹活去了,老娘依舊在堂屋裏做女紅。

  先跟娘親問了安,周顯揣著白糖進了書房,找個安全的地方藏了起來。

  又在書房中看了一會書,突然外麵傳來了娘親李氏的聲音:“黯奴,黯奴。”

  “娘。”周顯忙放下書,跑去開門。

  “黯奴,有客人找你。”門外,李氏表情帶著一些激動,又隱隱地有一種驕傲的色彩。

  “客人?”周顯一怔,記得上次符叔來告訴他有客人上門,是周應不請自來,難道她去而複返了?

  周顯略帶振奮地跟著娘親出了書房,卻不想院子裏沒有某個白衣飄飄的身影,隻有一個一身紫袍、頭戴高冠的老者。

  那老者年約五六十歲,頜下無須,長得慈眉善目,讓人頗生好感。

  “老伯?”看清對方,周顯吃了一驚,無須老者赫然是有過幾麵之緣的那位老伯,也是龍頭山腳下那座別院主人的內監。

  “征事郎別來無恙。”無須老者笑眯眯地跟他打招呼,今天他身著內監裝扮,難怪老娘會是一副激動又驕傲的樣子,估計以為又有什麽好事了,可皇帝哪會天天賞賜他東西?

  “老伯安好。”周顯行了一禮,從對方直呼自己“征事郎”來看,顯然已經知道了他被賞賜一事,也對,對方可是公主的內監,對於公主別院旁發生的事,自然一清二楚。

  無須老者見他對自己依舊恭敬如初,沒有因為被賞賜了官職而有所輕慢,臉上笑容也更盛了:“征事郎,今日前來,是有一事相求。”

  “請講。”雖說對方說的客氣,用了“求”字,周顯卻不敢絲毫慢待。

  “別院很快就要落成,卻缺了一塊匾額,煩請征事郎寫幾個字。”無須老者笑道。

  周顯一聽,心中鬆了一口氣,原來隻是寫幾個字,還以為是什麽令他為難的事情,寫字,這可是他的專長:“不知寫什麽字?”

  心裏想道,想來他精心代周家寫的那篇祝壽賦的新體字入了公主的眼,這才“求”到自己頭上。

  “征事郎照上麵寫就成。”無須老者說話間,遞上了一張紙。

  周顯展開,隻見上麵有“龍山別院”四個字,字跡清秀娟瘦,與他的瘦金體有幾分相似,想來是臨摹他的字體。

  “好,不知老伯幾時要?”

  “若是方便,征事郎現時寫如何?”

  “可。”周顯答應下來,寫四個字而已,又耽誤不了什麽時間。“龍山別院”,看來就是公主別院的名稱了,可能因為是在龍頭山腳下,所以才叫這個名字,還好不是“龍頭山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