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好兄弟
作者:釘宮黨      更新:2020-11-10 09:19      字數:2274
  把誤會解釋過去,周顯也不藏著掖著了,直接開門見山道:“周兄,你知道琉璃嗎?”琉璃和水晶其實不是同一物,但大周這裏,水晶就等於琉璃。

  “賢弟要琉璃?”周應一愣,繼而說道,“我那裏就有幾塊把玩的琉璃,賢弟若是要,為兄可以……”

  “周兄,先聽小弟把話說完。”周應的爽快,讓周顯大感尷尬,就好像自己索要似的,“其實小弟要琉璃,是為了製一件奉予陛下萬壽節的賀禮。”

  “賢弟要幾塊?”周應很幹脆地道,“為兄那裏有五六塊,可以一並送予賢弟。”

  周顯更不好意思了:“周兄,小弟可以買下來。”錢的事不用擔心,大不了把修改後的《三字經》和《千字文》賣掉。

  誰知周應聽後勃然變色:“賢弟這話是什麽意思?”

  “那個,小弟說可以買……”周顯沒料到她反應這麽大。

  “不必了,賢弟既然看不起我,那我們就此作別吧。”說罷,周應甩手就走,竟連食盒跟肥皂也落在地上不要了。

  嚇得周顯連忙上前拉住她的衣袖:“周兄,是小弟錯了,小弟錯了,不應以銅臭之物玷汙我等情誼。”他沒料到周應會說翻臉就翻臉,拿錢買還不行,必須白要,不然兄弟都沒得做。

  聽他這麽說,加上衣袖被扯住,周應臉色總算好看了點,但依舊板著臉不說話。

  周顯就隻能厚著臉皮說下去:“不過小弟需要的琉璃,必須極為清澈通透,不得有一點雜色,不知周兄那裏有沒有?”

  琉璃的顏色多種多樣,所以也叫它“五色石”,由於民間極其難得,琉璃甚至比玉器還要珍貴。

  “無色琉璃?”周應想了想道,“那個比較平庸,送予陛下作賀禮……”

  “不,不,小弟就要那種琉璃,因為通透的,才能製成那件賀禮。”周顯解釋道,琉璃在民間既叫“五色石”,時人當然喜歡有顏色的,清澈透明的反而不值錢,所以才有“平庸”的說法。

  “無色琉璃我倒是沒有,不過家中藏庫裏應有,為兄需要回去找一下。”

  “啊,那就拜托周兄了。”周顯大喜過望,“小弟隻要兩塊,不用太大,就這般大小就成。”他用食指和拇指圈起來,比劃了這中間的圓圈大小。

  “隻要這般小的?”周應以為他是想替她節省,不好意思要大的。

  “是,是,大的還需磨製。”周顯連忙道,心想要不交代清楚給他整兩塊巴掌大的,那會累死人的。其實古人打磨技藝就已經很高超了,比如春秋時期的齊國就有高超的水晶打磨和拋光技術,且古代水晶製品一直都有生產,想來大周這裏也擁有這方麵的技藝工匠。

  “好,為兄找到就立即送予賢弟。”周應爽快地答應下來。

  “多謝周兄。”周顯雖然不好意思,但這時候可不敢再說買之類的話了,“對了,周兄,縣城內可有技藝高超的銅匠?”

  “我家就有。”周應的回答出人意料,“賢弟可有什麽銅物要熔煉鍛造?”

  “不,是我想打造一物,配合無色琉璃使用。”周顯從袖子裏掏出折疊好的的圖紙,展開在他麵前。

  圖紙裏畫的是一根銅管,旁邊還有附注說明,銅管是他用削尖的樹枝蘸上墨汁畫出來的,因為毛筆很難畫得直。本來想發明鵝毛筆,奈何家中沒有大鵝,隻能作罷。

  “這個是什麽?”周應看不太懂圖紙,隻知道是一根中空的銅管。

  “等做出具體的實物,定能叫周兄大吃一驚。”周顯神秘地一笑,又道,“不知周兄家中的銅匠,能否按照圖紙裏的要求在短時間內打造出來?”

  周應沉思片刻,道:“距萬壽節還有六日的時間,想來應無問題。”

  “不過小弟所畫有些複雜,最好是能親自跟銅匠當麵說清楚。”周顯這倒不是得寸進尺,主要是他要做的東西比較精細,怕銅匠光看圖紙不能理解,做出來的跟實際有差距。

  “若是如此,賢弟就需去縣城了。”周應考慮了一下,忽然眼睛一亮,“不如這樣,賢弟午後無事,可來縣裏一趟,到時我讓馬車來接你。”

  “這個……如此就有勞周兄了。”周顯更覺愧對人家,之前要他的那首“人生若隻如初見”,他都舍不得給,結果人家是怎麽待他的?要什麽給什麽,二話不說,就是去縣城,還要特意派車來接他。

  這樣的好兄弟,去哪裏找?

  約定好時間後,周顯與她依依惜別,周應也帶上肥皂,上了馬車。

  等到馬車消失在視野裏,周顯準備回去,卻瞥見腳邊不遠,那個大號的食盒竟然孤零零地落在了那裏。

  他不由苦笑了笑,這一定是周應故意留下的,裏麵還有沒吃完的糕點,意思不言自明,讓他帶回去吃。

  這又吃又拿的,徹底增厚了他的臉皮。

  提著食盒走回家裏,院子前,娘親李氏正在喂雞,見他回來,一把倒掉手中的麥麩,朝他道:“黯奴,回來了,快去吃飯,你爹和阿符吃完都下地去了。”

  “娘,我吃過了。”周顯提了提食盒,讓它更顯眼一些。

  “吃過了?”李氏一驚,等看到他手中的食盒,更是訝異,“黯奴,這是哪來的?”

  周顯回來前已經想好了解釋:“娘還記得那次,家裏不是來了兩位討水喝的小郎嗎?”

  “那兩位小郎?”李氏經他提起,也想了起來,不過她知道,那可不是兩位小郎,而是兩個小娘子。

  “是的,其實我已經與她們成了朋友,今早在外麵遇到其中一個小郎,她帶了吃食來,我們就一起吃了,還剩下一些,非讓我拿回來吃。”周顯說著破綻百出的借口。

  李氏聽他這麽說,心中就有數了,眼裏滿是笑意:“那位小郎看來對黯奴很好。”

  “是啊。”周顯被她詭異的目光看得頭皮發麻,連忙將食盒遞上,“娘,我已經吃飽了,這裏還有些,你吃了吧。”

  “我看看都是些什麽吃食?”李氏笑意吟吟地接過,打開蓋子,待看到裏麵精致的糕點,還有銀筷和銀湯匙,都是成雙成對的,她立時明白,這哪是巧遇,分明是約好的。

  再加上這些貴重的餐具和從未見過的糕點,讓她肯定,那位“小郎”一定是出身大戶人家,心裏就更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