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隻羨鴛鴦不羨仙
作者:釘宮黨      更新:2020-11-10 09:19      字數:2705
  一日之計在於晨,周顯晨起鍛煉出門溜達已成了習慣,這一日早上,他又溜達到了官道附近。

  “賢弟,早。”

  “早,周兄。”

  周應“兄台”居然一早就等在官道路邊,見到他,笑容滿麵地走過來。

  周顯隻覺得耀眼之極,哪怕是作男裝打扮,周應笑起來也明眸皓齒、清麗脫俗,讓人驚豔不已。

  “今日隻周兄一人嗎?”他沒有看到那個總是穿著藍衫的侍女,隻有如往常一樣穿著白衫的周應。

  “嗯,她還在睡懶覺。”周應微微一笑,很自然地與他肩並肩站在一起,隻是稍稍隔開兩步遠,“賢弟昨日的字為兄臨摹過了,卻難得神髓,且越臨越覺得賢弟真是天人,竟能自創一種字體,美輪美奐,為兄十分欽佩。”

  “周兄過獎了。”周顯也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才有這樣的成就,雖被誇了,但並沒有因此太過自得。

  “賢弟大才,可曾考慮為官府效力?”周應忽然問道。

  “周兄太看得起小弟了,隻會寫幾筆字,算得什麽大才?”周顯對她早就防備,聽她這麽問,立即婉拒。

  “可惜,可惜。”周應不知可惜什麽,忽而問道,“賢弟知道萬壽節嗎?”

  “陛下的壽辰?”周顯當然知道萬壽節,也隻有皇帝才敢稱自己的生日是萬壽節,萬歲萬歲不就是這麽來的嗎?

  “正是,下月初二……還有七八日的時間。”周應猶豫了一下開口道,“其實我今日來,是有一事相求。”

  “請說。”周顯眉角跳了跳,心中不無腹誹,怎麽那麽多事?昨天是不情之請,今日是有事相求,真把他當成有求必應的活菩薩了?

  “我想賢弟替我寫一篇祝壽賦如何?這是為兄帶來的祝壽詞。”周應從袖中摸出一張折好的紙來。

  “祝壽賦?”周顯接過,展開看了一眼,字雖少,但每一個用詞都斟酌妥當,“清正立門戶,孝慈享壽康。金樽滿豪情,玉箸擎日月。如日之恒,如月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鬆柏之茂,無不爾或承。”也隻有高高在上的皇帝才敢用這樣的詞匯,“若隻是抄字,小弟定當竭力。”

  “那就有勞賢弟了。”周應見他答應,臉上也喜不自禁,“當今陛下酷愛書法,賢弟的新體字,說不得會被賞識,到時候賞下官職來也未可知。”

  哦?還有這樣的好事?周顯聽後雙眼微微放光,當官,他是沒有那份本事的,躋身朝堂,可能被人吃得連渣都不剩,但如果有個官身的話,那會讓他以後的事業方便不少。

  “周兄家中可以直通宮中?”周顯忽然古怪地看著眼前的“周兄”,她什麽來頭,竟然能給皇帝祝壽?

  周應大約沒想到他反應這麽快,直指重點,不過既然讓他代筆抄祝壽賦,就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不瞞賢弟,我周家世代簪纓(zanying第一聲)之族,家父官居五品,萬壽節當日,要進宮為陛下賀壽。”

  簪纓,指的是做大官的人家,而世代簪纓,那是指接連幾代都是做高官的仕宦之家,曆經幾朝而不倒,想想人脈有多麽廣大。

  周顯聽明白了,她爹是五品官,聽起來官職不高,那隻是聽起來,真正的五品官,能量可不少,想及此,他忽然心中一動:“周兄,當今陛下壽辰,不知小弟能否也一盡子民的孝道?”

  “賢弟是想?”周應疑惑地看著他。

  “小弟也想送一份禮給陛下賀壽,陛下文成武德,愛民如子,兼之雄才大略,英明神武,任賢用能,我大周十載承平,百姓相安,萬邦來朝,皆是陛下功績……”周顯先是臉不紅氣不喘地巴拉巴拉了一堆,最後才道,“作為陛下的子民,既知陛下萬壽將近,怎能不盡一份心意?周兄,你說是吧。”

  周應可能是被他的馬屁拍暈了,臉上有些紅,又有些古怪,可能沒想到那不喜張揚的謙謙君子居然會有這麽厚顏無恥的時候,反差之大,令她懷疑眼前之人是否就是她所認識那人。

  “容我想想,容我想想……”她撫著額頭,普通的百姓想送賀禮給陛下,那幾無可能,不過眼前的小郎,寫得一手好字,又有才情,加之也不知為什麽,心裏也不願回拒了他,想了想道,“不知賢弟送的是什麽賀禮?”

  “已經有了初步構思,等做出來周兄就知道了。”周顯笑著說道。

  周應又遲疑了一下道:“那要為兄先過目後,才能送予陛下,賢弟覺得如何?”

  “當然,周兄放心,那此事就一言為定了。”周顯大喜,想不到這麽輕易地就有了一條直通大周第一人的通道,必須好好利用起來才成。

  “一言為定。”周應雖有些後悔自作主張,但此時也不願毀了承諾。

  “多謝周兄成全。”周顯深深地行了一禮,這次是真感激。

  “賢弟要謝,不如就把昨日那‘人生若隻如初見’續下去如何?”周應發現既然不能後悔,不如就趁機跟他討要點好處。

  周顯斜睨她一眼,自己給抄祝壽賦,你都不感謝一下,我讓你幫我送點東西,你就開口要好處,這太過分了吧。

  不過人家剛幫了大忙,他也不好給臉色看,卻也不願把可以賣大錢的《木蘭詞》這麽送出去:“下文還未想到,不過周兄,我給你講一個故事怎樣?”

  “是比那日恐怖十倍的故事?”周應嘴角一抽,下意識地朝後看了看,似乎有拔腿就跑的架勢。

  “不是,周兄聽了便知。”人家畢竟幫了大忙,周顯也不願再嚇唬她,直接開講,“話說在前朝,有一叫寧采臣的讀書人,赴一縣城收賬……”

  大周版《倩女幽魂》出世,周應一開始還有些戰戰兢兢,但越聽眼睛越亮,雖然其中還有千年老樹妖那樣的恐怖妖怪,但寧采臣和聶小倩的淒美故事,終究更吸引她。

  女兒家家的,最是受不得這類虐戀的情節,隨著故事跌宕起伏,她的眼眶也漸漸發紅,等聽到最後寧采臣和聶小倩天人相隔,眼角已經被淚痕打濕。

  “十裏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護,隻羨鴛鴦不羨仙。”周顯用一首詩結束了《倩女幽魂》的故事。

  “好淒美的詩,對月形單望相護,隻羨鴛鴦不羨仙,不羨仙……”周應已經徹底地沉迷進故事中去,雙眼癡癡地望著前方,思緒不知飄到了何處。

  不知過了多久,她才回過魂來,幽幽地問道:“前朝寧采臣的故事,不知賢弟是從何處得知?”

  “是家中藏書中看到的,可惜我前年遺失了,至今都沒有找到。”周顯及時堵上了漏洞。

  周應大感遺憾,似怨非怨地望了他一眼,大約是嗔怪他,那種重要的前朝遺稿,怎能就遺失了呢。

  “今日時辰已是不早了,小弟還要回家吃飯,再不回去,家母怕是要擔心了。”周顯實在受不了她那幽怨的目光,趕緊找借口開溜。

  “那……我們明日再見。”周應臉現不舍,剛剛那個故事雖然聽完了,但總有一種還未結束的遺憾。

  “明日我來不了了。”周顯卻道。

  “這是為何?”周應有些急了。

  “今日要去舅父家中,在那裏住一晚。”周顯道。

  “啊,那不知何時返還?”周應問。

  “後日大約可行。”周顯道。

  “那就後日,為兄在此處等候賢弟。”周應鬆了一口氣。

  “好。”周顯覺得她可能是聽故事聽上癮了,反正他隻要早上鍛煉,就會出來溜達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