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錯綜複雜的局勢
作者:雨夜冥思      更新:2020-11-22 17:22      字數:2682
  幾天後,秦政開始參加他穿越後的第一次朝會,也是這具身體原身第一次參加朝會。

  這具肉身原主繼承大秦帝國的帝位,也不到一年的時間,作為新時代的帝王,朝會這種東西,不像古代那般隔幾天,甚至每天都要開。

  新時代,朝會是非常神聖,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所以,朝會不會輕易召開,一般隻有重大事件發生的時候,才會召開,除了這個之外,正常的朝會,每年隻有一次。

  新時代,每年的朝會,就是大秦帝國對帝國現狀的總結和對未來的規劃,所以,作為帝王,在沒有重大事件發生的時候,秦政隻需要每年參加一次朝會就行。

  在一聲山呼之聲之中,秦政開始了大秦帝國的第一次朝會。

  下麵各個大臣開始報告總結大秦帝國的發展,而秦政在觀察各個大臣,並且結合他這幾個月來調查的信息,開始對大秦帝國的現狀進行分析。

  總的來說,大秦帝國還算穩定,是這個世界,自靈氣複蘇之後,最穩定的國家之一。

  不過,大秦帝國雖然現在還算穩定,但卻也暗流湧動,並不是很平靜,在穩定的外表下,隱藏不知道多少驚濤駭浪。

  大秦帝國總的勢力可以劃分為五個大的集團勢力,一個是軍方,一個是文官,一個是江湖,一個世家,一個貴族。

  這五個勢力,就是大秦帝國的五個總勢力,他們盤根錯節,影響大秦帝國的方方麵麵,以皇室為中心,形成大秦帝國的統治階級。

  軍方,是大秦帝國的軍隊,隨著現代化發展,軍方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集團,掌控除了大秦皇帝或者貴族直屬的軍隊之外的大秦帝國所有的軍隊,是大秦帝國穩定的保障,也是大秦帝國實力最強的存在。

  不過軍方明麵上效忠的是大秦帝國的皇帝,所有,軍方一般不參與大秦帝國內部爭端,隻是保障大秦帝國的穩定。

  文官,是大秦帝國的士族階層,他們是大秦帝國的政府官員。

  江湖,就包括很多的江湖門派,幫派等形成的各種以武力為主的暴力集團,世家,就是一個個以血脈為連接,形成的傳承無數年的大家族。

  最後是貴族,他們是為大秦帝國立下功勞,從而封爵的功臣,很多貴族是沒有封地的,但也有些貴族有著封地,甚至有著私人軍隊的存在,在大秦帝國之中,貴族的實力和影響力也是非常強大的。

  這五個集團,就是大秦帝國除了皇室之外的五個最大的利益集團綜合體,雖然對外,他們是一體,但他們內部又不是團結一致的,內部各種勢力傾軋,勢力更加的複雜。

  隨著靈氣複蘇,這些勢力集團的實力更加強大,但內部更加混亂,大秦帝方和文官屬於大秦帝國官方集團,還算穩定,動亂並沒有發生。

  但江湖,世家等,在靈氣複蘇之後,已經開始動亂了起來。

  江湖之中,很多強者在靈氣複蘇之中得到奇遇,從而變強,然後自然引起勢力的變遷,既得利益者和實力變強,卻不是既得利益者的矛盾,使得江湖成為靈氣複蘇之後,最亂的一角。

  除了江湖之外,世家也有部分動亂。

  世家範圍很廣,隻要有大秦帝國存在的地方,世家就存在,他們的影響力,他們的實力,自然隨著靈氣複蘇而開始膨脹起來,在這個過程之中,為了利益,世家和世家之間的爭鬥自然在所難免,從而造成混亂。

  可以說,這個時候,大秦帝國就好像處於火山之上,要不是大秦帝方實力強大,能夠鎮壓一切動亂,加上大秦帝國的鎮國寶劍鎮秦劍的威脅,使得動亂控製在一定的範圍,才使得大秦帝國沒有動亂的。

  但一旦大秦帝國的軍方和鎮秦劍不足以威懾到敵人,秦政相信,那個時候,大秦帝國的動亂估計也不遠了。

  聽到這些大臣們的報告,秦政對於大秦帝國的局勢有所了解,不過,對於大秦帝國很可能爆發的動亂,秦政並不是很在意,也不是他能夠掌管的。

  雖然秦政是大秦帝國的帝王,但他這帝王雖然比傀儡好一些,但大秦帝國的局勢不是他能夠說了算的,所以,秦政什麽也做不了,隻能夠靜觀其變。

  對於秦政來說,隻要不威脅到他的地位和生命,秦政暫時不準備做什麽,也不準備冒頭。

  靈氣複蘇時代,冒頭的越早,越容易被人針對,除非秦政有絕對把握能夠自保,否則冒頭就是非常危險的一種行為。

  這個世界的水還是很深的,更何況,靈氣複蘇時代,機緣無窮,那些大氣運者,未必比秦政這個有掛的穿越者差,甚至更強的未必沒有。

  所以,有時候藏拙才是自保的最好手段。

  總體大秦帝國的局勢,秦政是了解了,對於大秦帝國的朝堂,秦政也開始了解和評估。

  大秦帝國的朝堂是以文官為主的,這些文官之中,不凡大世家的存在,所以,朝堂上,世家,貴族等都在交鋒,但總的來說,大秦帝國朝堂,除了軍方和秦政這個皇帝之外,有三個超級勢力。

  第一個勢力,以宰相李響為首的文官集團,掌控著除了監察院,法院,憲兵局等少數部門的所有的政府部門。

  大秦帝方之外,實行的政治製度,是內閣製,內閣設置一個宰相,相當於現代社會西方國度的總理,是除了皇帝之外,地位最高的一個,掌控的權利,甚至超過皇帝。

  宰相之下有九個副宰相,每一個副宰相掌控一個部門,十人形成內閣,掌控大秦帝國的內政。

  故而大秦帝國的部門也劃分為十二個部門。

  其中宰相總覽一切,並未實際掌控任何一個部門,但其權利又是最高的,有節製各個部門的權利,而各個部門雖然沒有宰權利高,但卻掌控實際部門。

  九大副宰相掌控的九大部門,分別為吏部,禮部,刑部,戶部,工部,民部,外交部,財政部,教育部等九個部門,九個部門之外,還有國防部,後勤部,參謀部三個獨立之外,屬於軍方的三個部門,共同組成大秦帝國的十二部。

  不過,十二部之外,還有一些獨立的部門,這些部門不受十二部節製,有些直屬內閣或者直屬皇帝。

  如公安局,就直屬內閣,如憲兵局也是直屬內閣,軍法局直屬內閣,中央情報局,直屬內閣,立法局和法院更是獨立內閣之外,直屬皇帝,監察院,直屬皇帝,鑄幣局,直屬皇帝,稅務局,直屬內閣。

  黑衣衛,黑冰台,直屬皇帝,貴族元老院,名義上直屬皇帝。

  總的來說,大秦帝國除了少數特殊的部門之外,可分為十二部,九局,三院。

  此時大秦帝國,宰相勢力最強,其次是貴族元老院,因為有著大批貴族為後盾,勢力不弱於宰相,最後是軍方,三股勢力,呈現三足鼎立之勢,形成一個微妙的平衡。

  但隨著靈氣複蘇,這種平衡在慢慢的打破,一旦這種平衡被打破,到時候,就是動亂的開始,那個時候,若是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麵,到時候,秦政這個皇帝也會有危險的。

  畢竟,秦政這個皇帝,是因為平衡,加上皇室實力不弱,才需要,若是有一天,一個勢力獨大,到時候,皇帝對於那個勢力來說,或許就是阻礙,也是必須要除掉的存在。

  所以,秦政思考,若是有人打破這種平衡,他絕對是不願意的,當然了,秦政此時正在思考怎樣掌控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