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古柘(3)
作者:酒中狐      更新:2020-12-01 22:54      字數:2225
  然則孤王地貧,軍費緊張,是以,自明日起,進出城池者,但穿異服,皆收取三枚銅錢,以資軍費,留發辮者,收兩文資軍費……”

  ……

  朱慈炯曾經讀過一首現代小詩

  生命誠可貴,自由價更高……

  他倒是想要改兩句——隻要金錢到,隨你任逍遙。

  個人的自由他不幹涉,但是,他的自由,除非將他幹掉,否則誰也不能幹涉!

  ……

  牛二娃帶著兩百兵卒,前往二郎廟鄉去了。

  張若泰說那邊都是山區,大山直聳入雲,道路很是難行,如此一來,使得二郎廟那邊幾乎就是化外之地。

  甚至,除了鹽鐵之外,那個地方也不大和外界來往……

  朱慈炯有了猜測,那傳令兵怕是凶多吉少了。

  於是,就派遣牛二娃前往二郎廟而去,張若泰隨軍給他帶路。

  對於一個地方鄉堡,朱慈炯並不在意,他部的火槍已經達到了一半的比例,對付一個地方小蛇,若是牛二娃這個跟著他一路從京師輾轉返回的十九騎士之一,竟然都搞不定……

  那麽牛二娃也就不要在軍中混了。

  朱慈炯帶著五百兵卒,讓近兩千本地鄉老、保長跟隨,卻是朝著博望而去。

  博望乃是方城張氏的發家之地。

  此地在漢時連出兩個大人物,甚至,白水張氏的崛起,都是因為方城張家。

  隻不過,後來的方城張氏,漸漸地沒落了。

  甚至,不得不依附在南陽張家的羽翼下。

  郡望製度,在後世人眼中是很難理解的,他們隻會對於某人誇誇其談祖先的榮光,很是反感。

  實際上在古人眼中,這樣依附於大家之下,卻是有著好處的。

  在草菅人命的時代,有一個顯赫的背景,會少了很多磨難。

  這也是為什麽郡望製縱然在武蠢貨摻水世家之後,郡望製名存實亡,卻依舊被人津津樂道。

  博望已經衰敗。

  南陽雖然是南船北馬的中點,境內更是有賒店、紫荊關這兩個河南四大名鎮之二,但是,一些古城的衰落,卻是無可避免了。

  (河南省四大名鎮賒店、朱仙鎮、回郭鎮、荊紫關鎮)。

  博望街道狹小,屋簷低矮,甚至行人稍不注意就會碰到了屋簷,但是,境內卻有白馬寺、一步三眼井、四步三孔橋、張騫橋、火燒博望坡古柘刺樹等漢唐古跡遺存。

  一株渾身漆黑,兩三人方能合抱的柘樹,聳立在官道之畔。

  朱慈炯彎腰對著古樹長拜。

  眾人摸不著頭腦,不知道這位據說是前明遺子的三殿下,究竟要幹什麽。

  有人推了推博望鎮的三個鄉老,推了好幾下,那三人才站了出來,有人開口道

  “王,大王,這是石柘樹,據說是諸葛亮當年火燒新野的時候,唯一活下來了的,俺們,也不知道這個說法準不準……”

  朱慈炯笑了笑,準不準又何妨?

  他所要的隻是一個表態而已。

  況且,柘樹出了名的生長緩慢,縱然百十年的柘樹,也不過是胳膊粗罷了!

  這個柘樹生長的直徑已經突破了兩米,甚至,秋風下,還有紅色的柘樹卵形樹葉,掛在十來米高的枝頭。

  朱慈炯開口道“當年漢室孱弱,劉備領軍新野,為了阻斷曹操追兵,一把火燒了此地,燒斷了曹操追兵,此後才有了漢室延續五十年之事。”

  眾人半信半疑。

  畢竟這隻是一個傳說,對於這裏究竟是不是當年的古戰場,誰也說不準啊!

  朱慈炯讓人拿來鐵鏟,在地上開挖起來。

  不過幾米深,就挖到了厚厚的黑色土層,仔細辨認,還有沒有燒過的碳狀樹枝……

  眾人大嘩。

  難道此地當真是火燒博望的所在嗎?

  有人隻顧著想著表麵的問題,有人卻是想的更遠。

  當年的劉備乃是漢室宗室,他為了漢室的而起兵天下。

  今日眼前的這一位,據說乃是朱明崇禎三太子。

  甚至,聽說白水張氏和李氏,都認可此事!

  那麽,朱慈炯的一舉一動,就值得深思了!

  朱慈炯深吸一口氣,麵向眾人,他緩緩道開口,話語卻清晰的傳到了眾人的耳畔

  “孤王本乃皇明後裔,天下動蕩,孤王逃入南陽時,弘光朝已經建立。

  況且,彼時清兵掌控江北,襄陽一線又是農民軍所部。

  為了天下計,孤王隻得隱忍不出。”

  眾人彼此麵麵相覷,這朱慈炯可真能忍!

  朱慈炯繼續道“古柘傲然挺立,見證了天下興衰無數故事,今日孤王當著諸位鄉梓的麵,在此立誓——隻要朱某人一息尚存,必然以推翻韃清,恢複華夏為己任!”

  鄉紳們彼此互相看著,朱慈炯的意思,他們自然明白了,這是在逼著他們宣誓效忠呢!

  隻是……

  這一坎,誰也不願意邁過。

  清廷勢大,沒看到那些朱家南明皇帝都失敗了啊!

  若是他們大庭廣眾之下宣誓效忠了,一旦此人失敗,他們可就隻有死路一條了。

  朱慈炯麵帶微笑的看著麵前的鄉紳,而周圍的兵卒,卻已經扶上了手中的刀把。

  “莫不是諸位鄉賢都還記掛滿清不成?”

  朱慈炯輕笑一聲,話語裏有著說不出的寒冰

  “孤王矢誌匡扶華夏,恢複漢家江山,莫不是諸位不認可否?”

  他猶若實質的目光,在眾人臉臉上掃視著。

  而周圍的士卒,卻是齊刷刷的邁進了一步,甚至有人已經半抽出了手中的大刀。

  “大、大王、說笑了,我,我們願意獻上錢糧……”

  有人扛不住了,當即開口表示願意資軍。

  朱慈炯冷笑一聲“諸位都是鄉裏豪傑,那是走路帶風,說話帶釘的人物,莫不是在這等光複漢家江山的大事上,卻是要做了小娘養的?”

  他瞥向了人群裏一個穿著藏青色衣服,頭戴黑色帽子的男子

  “吳保長,你以為呢?”

  被朱慈炯點名的,是一個村子的保長。

  別看這隻是一個村子,實則還真的有幾分曆史。

  他所在的那個村子,叫做漢王台!

  此地,本是光武帝當年封壇拜將時留下的高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