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一章 入蠲州
作者:太史令的鼠標      更新:2020-10-26 09:01      字數:3297
  由聽雷城前往蠲州,中間要翻十條大山,前五條山每條翻過後地勢便陡然上升,若是從極高空俯瞰,這五層橫貫東西的山脈像極了供巨人行走的巨型台階。

  第六道山脈最高最陡,峰頂常年雪封,其脈向東延伸出去,便是節朱山。此山道路最險,很多所謂的“道路”,無非是嵌在山崖內的窄窄凹坑,抑或是楔在石縫外的短短木條。古詩雲: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義比此間。

  如此險路,大牲口肯定是走不了的,因此大隊是穿過戈壁遠繞節朱山,轉南下嶽州,再溯江而上進入鶴阪城西聯軍大營。

  這一條遠路雖然相對好走,但比山路近路要多出去近一個月的時間,齊駿有事在身,不想多耽誤,便輕裝簡形去翻山越嶺。

  齊駿留了康在山等武師在家輔佐弟弟齊驌,自己隻帶陶晨、夏霓川、戚七郎出使蠲州,當然,隊伍裏怎麽少得了“大保姆”雲非雪的身影。

  進山之前,齊駿本想叫雲非雪隨陶夏督運大隊繞遠道,可雲非雪哪裏肯幹,她是必定要“伺候”在齊駿身邊的,齊駿知道勸也無用,“意思”了“意思”,便不再費口舌了。

  大隊那邊,一半是聽雷聯盟攜帶的禮物,另一半是丙烏的各位“大將軍”,什麽綠鴕、黃豹、豪豬、飛廉的可走不了鞋拔子寬的羊腸小道,便由榕樹溪族勇士帶著繞遠路。

  至於丙烏,他帶了十名“袁將軍”跟齊駿走小路,照他的話說,一是為了給齊駿指路,二是因為好兄弟有難同當。

  所謂的“袁將軍”們,是三隻山魈、三隻黑猩猩和四隻長臂猿。

  好走的路顯不出來他們的用處,可一旦到了懸崖峭壁上,牽引安全繩、打探棧道好壞、摘果子接水這些大活人看來很難完成的任務,在它們蹦蹦跳跳悠來蕩去的“玩耍”中,便輕鬆地完成了。

  齊駿每每掛在懸崖之外,瞧著腳下萬丈溝壑,或是努力平衡在刀尖也似的山脊線,看著藹藹雲霧如流水湧過,心中總不住感歎:若無丙烏,這一路快慢且不說,能不能走完都是問題。

  一行四人並“十將軍”,十四條身影翻過最艱難的山嶺,後邊四道山嶺逐次降低,道路已不算艱難,再找到蠲江主流的上遊之後,眾人腳不停步,很快走出了山口。

  眼前沃野千裏一平如板,阡陌間溪流縱橫交織,滿眼望去皆是鬱鬱蔥蔥,農人忙時,商賈趕腳,一派祥和富足之氣象,難怪人人皆道蠲州如天府。

  他們正式下到了蠲州盆地當中,一旦到了平地,便可以乘馬了,丙烏雖是百越人,但對蠲州毫不陌生,在他半純正的蠲州土語招呼下,眾人很快有了九匹健馬,齊駿丙烏雲非雪戚七郎自然各乘一匹,剩下那五匹卻是給“袁將軍”騎的。

  因此,在道邊百姓的“注目禮”下,“五個猴子騎馬”的笑話開始在鄉間瘋傳,消息傳得比馬走得還快,一路南行,道邊村婦嘰嘰喳喳指著“袁將軍”們大笑,小孩子們追著馬兒跑。丙烏絲毫不反感,反而還給孩子們撒糖吃。

  到了蠲州城,一場虛頭巴腦但是十分必要的禮節需要齊駿來辦,那就是覲見“大舜皇帝”。

  這個古孫氏也不知是秦無傷從哪個旮旯裏刨出來的,人又黑又矮又土又胖,若沒有一身龍袍的皮罩著,活巴巴一個道邊見過的村夫。

  不過禮是必須要行的,首先是遞交國書和禮品,這些東西都一直是由他們四人背在包袱中,禮物數量雖不多,但質量十足得好。

  有零創國的牙雕角刻、大雪山的夕陽暖璧、孔雀國的夜光酒杯、忒渠的紅藍寶石金刀,另有一十五顆晶黑透亮的黑曜隕石。因為大舜尚黑,正統傳到眼前這位皇帝正好一十五位,所以這份禮物具有特殊的意義。

  “大舜皇帝”自然十分高興,因為這是為數不多對他以國禮相待的客人。他自己身為傀儡,看人臉色比給別人臉色的次數多太多,怎能不抓住這好機會盡展“天子德威”。

  齊駿送了四包袱禮物,換回來的是五大箱賞賜,四箱裏無非是些金銀財寶,沒什麽特別的,隻有一大箱枯黃的幹藥果殼子看著有些奇怪。

  齊駿私下裏偷偷問大舜禮臣:“這是什麽?”

  大舜禮臣回道:“此乃阿芙蓉!”

  齊駿不明:“阿芙蓉是什麽藥材?”

  禮臣賊嘻嘻一笑:“這可是聖上從內庫賞出來的,其有別樣的效用,他老人家用得樂此不疲,特意賞賜外使的。”

  齊駿想再問,被丙烏攔住:“這東西正常人最好別用,但是對傷兵重患來說卻是好東西,你把它收收好,後邊說不定能拍上用場。”

  在蠲州短暫地逗留後,齊駿一行人辭別大舜名義上的核心,向著實際上的核心——鶴阪大營趕去。

  從蠲州城到鶴阪城,天生有水路可走,王室專門撥了一條龍舟供外使使用。眾人帶好禮物,由一隊禦林軍保護,順著江波搖櫓直下,過鹵井出溯峽,何止一日,舟靠椒江南岸,麵前是百裏連營。

  百越大舜聯軍在諶盧走後又對鶴阪城施展了幾次攻擊,但許去頑帶領闔城百姓死守不退,待得江北嶽州軍援到,百越大舜聯軍這才停止了攻擊。

  椒江與荊棘江將大地一分為三。東南夾著的銳角裏穩穩屹立著頑強的鶴阪城。椒江北渡口處嶽州軍虎視眈眈盯著對岸。西南鈍角則是百越大舜的百裏連營。再往南,七祖龍山百越出口處,桓樺城像一顆釘子一樣戳在百越的側背。

  因此,鶴阪戰局暫時形成一個微妙的相互製衡的局麵。百越大舜聯軍雖然勢大,但其並不敢全力攻擊鶴阪,一旦嶽州軍南渡,勢必要分兵攔截,重奪桓樺城的殷英隨時可能北上馳援,這樣一來,聯軍三麵受敵,局勢必將十分被動。

  同樣,鶴阪、嶽州、桓樺也不敢輕舉妄動,以他們的實力隻允許固守及支援,要他們主動發起戰略大決戰是萬萬不可能做到的。他們除了固守並伺機而動外,做的最多的事情,無非是將求援書像不要錢一般往鍾玄送。

  那鍾玄呢?

  鄭聰不是不想打勝仗,而是力不從心,北邊那個百戰百勝的逆賊已經在河北站穩腳跟,相比西邊的“疥癬之患”,北邊的“心腹之患”才是他最最頭疼的。況且照他自己的話說:國庫空虛呀!

  這就是鶴阪的局勢。任何一方如果有可能的盟友出現,勢必對戰局的平衡起到加碼的作用。因此,當丙烏飛鴉傳書到聯軍大營後,無論是秦三友還是朵裏誅穎都為之一振。

  歡迎的依仗從營盤排到碼頭,因為靠椒江的是大舜營盤,因此歡迎儀式以他們為主,秦三友親自來接。百越那邊人來得雖少,卻也由朵裏誅穎親自領軍,足見聯軍對聽雷城的重視。

  齊駿跳下船板緊走兩步,當胸抱拳。“聽雷齊駿,見過二位大帥!”

  秦三友和朵裏誅穎並排而站,未穿戎裝,似有默契一般都穿著灰黑的便袍。二人都是二十出頭的年紀,高大挺正英氣逼人,一樣的俊朗瀟灑,站在一起,真叫人等閑分辨不出哪個是哪個。

  左邊笑容可掬者先開口:“不知齊城主可能認出我們誰是朵裏誅穎,誰是秦三友?”

  旁邊劍眉虎目者含笑讚同。

  齊駿回頭看了看丙烏。丙烏將手一攤:“做哥哥的是不會在這種事情上幫助你的!”

  齊駿笑著點了點頭,回身道:“那齊某就隻好猜上一猜了。”

  他裝模作樣地瞅瞅這個瞧瞧那個,忽而雙手一拍。“有了!”

  左邊人笑問:“先說說我是誰?”

  齊駿道:“大帥雙眼有如滔滔江水,瞳仁裏烈火熊熊,當是大舜統帥三友兄!”

  左邊人撫掌大笑:“你說我是秦三友,錯啦錯啦,他才是秦三友!”

  齊駿看看笑而不語的右邊人:“非也,朵裏大帥目含千山萬洞,神采皆有百族之長,斷錯不了的,他是百越統帥!”

  朵裏誅穎大笑鼓掌:“不愧為聽雷絕豔,誅穎不知齊城主竟會麵相之術,失敬失敬!”

  秦三友也跟著鼓掌:“本來想難一難齊城主,倒叫齊城主誇讚了我倆一番,真是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呀!你真會相麵?”

  雲非雪早已好奇地不得了,偷偷捅了捅丙烏。“這怎麽回事?”

  未等丙烏回答,齊駿自己先“招供”了:“二位大帥謬讚了,齊駿哪裏會什麽相麵之術,實不相瞞,方才回望丙烏大哥時,他臉是衝著朵裏大帥的。”

  朵裏誅穎佯作責備:“看你丙烏露的好馬腳!”

  丙烏打趣道:“我確實沒提醒他,是他自己瞅著這破綻的,誰叫我一見大帥就精神抖擻麵色紅潤哩!”

  在場人無不大笑。

  這一迎接儀式毫無正式可言,卻充滿著年輕人獨有的活力,隻這一場,便將兩邊陌生人拉近在一處。

  秦三友身為地主,當先發出邀請:“遠途不易,玩笑歸玩笑,禮數還是要盡的,請齊城主、朵裏大帥隨我同到大帳赴宴!”

  眾將簇擁著三位青年翹楚走向大帳,暗處閃出罩著麵具的莊無名,湊到丙烏跟前小聲道:“這一趟倒叫你撿了個大便宜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