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九章 紫儀十方論
作者:太史令的鼠標      更新:2020-10-26 09:01      字數:3279
  大寧曆臘月十九,正值百越曆象月滿盈,是個大吉的日子,藏惹王在這天大婚,迎娶百越前主沙鳩韶的夫人長寧公主——如今叫做紫金仙子——高青農。

  百越風俗與中原大異,婚禮哪裏是喜慶歡鬧的場景,幾乎成了刀山劍林的閱兵。藏惹王辰時牽領著紫金仙子登上王城的五壘鷗台,接受百官朝拜,之後百越各部落依次列陣祝賀。

  常餘和蒯大等新晉賢士位列鷗台第二層,上可仰望王室廷臣,下可俯觀依仗百姓。百越各族穿戴著本族華麗繁盛的戎裝,手持各種禮儀兵器列隊齊行。

  火山族人麵塗朱砂,柄柄赤金雙鉞高豎,身披犀甲如粒粒火炭,胯下三角赭犀聲聲狂哞;

  長藤族人頭戴羽冠,麵麵翠玉堅盾側護,背插青旗似尊尊古鼎,胯下廣喙綠鴕步步高躍;

  遠洞族人上身**,掛掛黃木大弓圓張,肩刻紋身若條條遊龍,胯下劍齒芒豹囂囂刨地;

  毒煙族人連體靛兜,條條烏藤軟鞭蛇行,臂垂紫袖像獵獵妖風,胯下龐然灰象洶洶甩鼻。

  還有各種圖騰、麵具、兵器、門旗、金鼓、儺神,在青赤黃白黑五彩濃煙中張牙舞爪耀武揚威。百越百姓崇兵尚武,見到如此盛景,山海般的歡呼撼動梁柱,更增典禮氣氛。此間雖無鍾玄閱兵之陣勢浩大,但單一個氣勢便將中原的兵馬和百姓比了下去。

  常餘簡直看呆了。

  五顏六色花裏胡哨的裝束與兵刃看得他眼花繚亂,然而最吸引眼球的是百越兵卒胯下的坐騎。

  鴕騎他是知道的,這大禽自當年百越大敗赫王高耘功之役名聲鵲起,然而犀牛、斑豹、大象、巨蜥、野豬這些奇怪坐騎他聞所未聞,且不說這些畜生上陣的功效如何,便能**得它們服服帖帖任人騎坐,這功夫也不是常人能行的。

  當看到榕樹溪族長騎著的百足蚰蜒遊來時,滿世界的人畜臊膻幾乎被一股奇異的草香所侵吞,肌膚上更傳來隱隱的麻癢,常餘不由自主竟跟隨百越百姓一道喧喊了起來,倒是蒯大體味濃鬱不為所動,瞅著常餘的癡態不住撇嘴。

  依仗過後,典禮氣氛被燃至極點,台頂司儀官高唱禮辭,藏惹王攜紫金仙子焚香祭拜天地鬼神,台下禮官殺牛宰羊獻於諸邦圖騰神祇,震天禮炮二十一響過後,大禮已成,新王攜王後下台入宮,就在議政殿外大宴群臣。

  常餘因瞟見盛裝華麗的王因然赫然坐在新王的嬪妃之間,一顆心冰涼涼酸溜溜迷迷瞪瞪,也不知吃了些什麽佳肴,心中不住感歎人性無常,酒倒是沒少喝。

  宴畢返回客館,已近申末。常餘酒重,喚著竹聲的名字,想叫她給自己兌個醒酒湯,可左喊右喊沒有應答,隻有小花狗哼哼唧唧在腳邊磨蹭,顯然是聞出主人吃了好東西。

  常餘心裏煩悶,一腳踢開小花狗,也不顧滿身的煙塵和酒腥,合衣倒頭便睡。

  也不知睡了多久,口鼻喉嚨裏幹渴欲裂,他啞著嗓子呼喚竹聲,仍然沒有回應,無奈下,隻得自己軟綿綿爬起身來,對著茶壺嘴灌了一肚子涼水。

  涼水下肚,腦仁裏像是有幾隻老鼠鬧騰著要找洞鑽出來。沒想到百越的“沙裏紅”這麽烈,自己這幅身架從來沒有如此稀泥疲塌過,若喝的是“凝花玉露”,頂多暈上半天。

  想起“凝花玉露”便想起了周柔,跟著想起了蓋銜金和劉得川,自己的命運似乎在喝過醇香的“凝花玉露”後便被改變了。

  想起“凝花玉露”又怎能不想起秦簪。心上人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花前月下的二人世界,似遠又近,似真又幻,不知她此刻在鍾玄可還安好?有沒有思念自己?有沒有牽掛自己?

  二人萍水相逢,情義通於靈犀,可這到底是曇花一現還是能續有佳緣?他自己也不敢多想,畢竟相處的時間太短,仍有太多的變數等待在前路。

  轉而又想到王因然。感歎人心如鼓朝秦暮楚,卻隱隱約約覺得她並不像是真心,似乎有說不盡的隱情。這女子有謎一般的眼睛,叫人捉摸不透,總在無形中給自己一層壓力,可卻又顯得那麽恬靜淑雅,對自己的承諾猶然在耳,她是真心還是戲謔?自己又為何這般癡,心意如此不堅,日後見到秦簪又該如何寧靜?

  少年人癡情,漫天胡思亂想,越想越是煩悶,這時城裏響起子時的梆子,常餘突然擔心起竹聲。

  小竹聲性子乖巧,不會夜不歸宿,這大半夜的還不見人,別是出了什麽岔子,她一個小姑娘家,左右手打不過兩隻母雞,真要出了事情,自己可得怎麽後悔!

  念及此處,常餘急忙起身,踩著棉花步踅到蒯大屋外,想叫他幫忙尋找。可任憑常餘如何敲門呼喊,屋內的鋸子呼拉來扯去就是不停,倒把臨近屋的賢士吵醒了幾個,常餘忙不迭地道歉,又轉到大門,向守夜門子詢問竹聲去處。

  四個門子中倒有一個知道的:“竹聲小妹中午前跟著五七個賢士的丫鬟侍女們一起出了門,說是去見叫什麽秋的大才子,一幫女孩到現在了還沒回來。”

  “什麽秋?大才子?不會是邵盡秋吧?可他不應該在鍾玄麽,跑到百越來幹什麽?”

  “好像是吧,我也記不太清,也可能是我聽錯了?”

  常餘又口渴了起來,即知道了竹聲與人同行,便稍稍放心,回屋再灌了一通涼水,喝得肚子圓滾滾的,心裏身上舒服了不少,再想睡覺,睡意卻已無影無蹤,他走到院中抬頭看天,今夜難得星明夜朗,睡是睡不著了,左右無事,幹脆溫習觀天功課,順便等竹聲吧。

  常餘放眼晴夜,滿天星鬥如老朋友般眨著眼瞧著自己,頓時覺得神清氣爽。

  不知為何,自打黃石山底奇遇後,自己觀天的本事長了不少,也不知那奇奇怪怪的山洞裏那奇奇怪怪的人影究竟給自己體內塞了些什麽,不知道那個諶盧是否也有自己的感受,更不知王因然如何。

  又想到王因然,常餘心裏一酸,隨即自嘲地一笑。

  “常餘啊常餘,沒想到你是個癩蛤蟆貪心蛇,喜新厭舊!朝三暮四!見色忘……”琢磨著應該拿哪個字形容秦簪,卻又想不出來,猛掐了自己一把,收束心神抬頭望天。

  此刻觀星,歌訣自心中流水般湧出,應對著周天螢光,一則則一項項推演毫無滯澀。

  西天流王羽的異像更加明顯了,大災在即,自己推出了知道時間,卻沒推出地點和災情類別,卻並非是能耐不濟,實在是因為他一個見習生還沒有資格參習司天監精深的天象典籍。

  辭窮了,推演無門,他搖頭晃腦耍了會瘋,手無意間碰到了懷中一個本本,掏出來一看,是竹聲帶給自己的《紫儀十方論》,他眼睛一亮,不知道胡駝子這書裏會不會有什麽觀星推演的奇招妙法。

  《紫儀十方論》共有十一篇,第一篇是書序,其後正好十論。

  說是十論,實則濃墨重彩都在第一論“恒星輪轉”和第二論“飛星飄逝”上,隻此兩章就占去冊子近六成的厚度,即便如此,**也隻精要地點明觀測的要點,如果詳實記錄,沒有司天監的幾大冊觀天典籍是做不到的。

  若是外行人拿到這書,便同看無字天書沒什麽兩樣,即便常餘這樣的內行人參研,知識儲備不足的話也要重翻書本。常餘基礎紮得實,大部分是能聯係到觀天典籍上的,有些不能,卻不是他惰怠了學業,實在是等級不夠,有些典籍尚不能查閱而已。

  第三論至第九論分別是“日月風雲”“山川走龍”“木石榮枯”“四角八極”“居祥臥氣”“麵體應星”和“百脈承天”。

  這八論分別將日、月、風、雲、山、水、草木、石脈、城郭、居宅、麵相、體態、經脈的勢與變對應到天星的運行變化當中,基本宗旨遵循“萬物循天”的法則,一條條一例例都可連線到前兩論當中,再由前兩論指向龐大的觀天史庫中,由此預測天、地、人的命、數、運、氣。

  最玄奧的當屬最後一論“天人合一”。

  都說胡駝子人瘋,卻沒有這篇天馬行空。

  照他的理論,天人本是一體,順應了日月星辰山河草木的變化,便能通達人體的五髒六腑奇經八脈,不僅能達到頤養天年的效果,更難以理解的是,他居然聲稱按照一定的法門可以借助天威取得神力,這幾乎已是江湖道士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騙人伎倆了。

  對於此,常餘一概不信,可看著前九論精奧的秘義,實在想不透他為什麽會寫下這篇,難道真是瘋到家了?

  他也真是無聊,偷偷按照第十論中描述的法子試了試,不過風還是風,瓶子依舊是瓶子,什麽都沒有發生,隻有自己在傻笑。

  前九論匆匆翻過,特別留意了“山川走龍論”和“四角八極論”,想從中發現可供推測災變信息的字句,可一時卻找不到什麽線索。看得疲了,長長地伸了個懶腰,正巧一陣微風吹來,將小冊子吹到了序章的位置。

  眼角餘光無意間掃到一個人名,常餘突然來了興趣,捧起冊子翻對頁次,津津有味地讀起了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