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〇章 紅原城
作者:太史令的鼠標      更新:2020-10-26 09:00      字數:2436
  夏無名在閃電峽為穎王獻上合縱之策,遠交近攻好不淩厲,然而穎王近臣竇冠奎卻指出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錢從哪兒來?夏無名將眾人的視線遠遠地拋到了南海之西萬裏之遙的零創國,錢從那裏借來,卻又賣了道關子。

  穎王急於求解,誠懇請教:“不過什麽?夏先生就莫急本王啦!”

  夏無名正色道:“欠債還錢乃是天經地義,國爭所需借貸的金額與償還的息金十分巨大,因此主公要有必爭之心,五年拿下鍾玄,如此方可將賬還上,如若不然,零創國的刺客異常詭異,不償債的都是要償命!”

  穎王絲毫不以為然,自信道:“有先生與一眾將領輔佐,五年綽綽有餘,便依先生之言,本王立刻便傳書給遊家兄弟。”

  “穀地、河北、忒渠勢力雖大,但均不如此處之舉足輕重。”夏無名杆頭挪向鹿猩山北麓,“紅原城石立胥鎮守北疆多年,兵精糧足,幾近於自立,他將北疆視為私產,主公一旦出手,勢必與他有利益衝突!”

  穎王道:“石立胥曆來不買本王的賬,木鱉城與紅原城也是貌合神離,若他出兵幹涉,可真不好搞定!”

  夏無名道:“石立胥雖然難纏,但主公還忘了一個人!”

  “誰?”

  “主公自己的兄弟都不記得了?”

  穎王皺眉道:“高鋤治雖與本王有血脈之親,但在朝中勾連太子處處與本王作對,如今怎可靠他消弭石立胥的威脅?”

  “主公可知如今鍾玄皇位上坐著的是誰?”

  “不是說是先皇的嫡孫麽!”

  “你可知他姓名?”

  “高耕武的長子叫做高菽。”

  “非也,永貞帝叫高荼。”

  “高荼?皇室並無此人,莫非是登基後改名?”穎王得到鍾玄的消息中並未有新帝名諱年齒,是以不知。

  “正是改名!”

  “那他原名叫做什麽?”

  “高獲!”

  穎王騰地站起身來:“你說是誰?”

  夏無名道:“高獲原是高犁文與鄭璿之女,因鄭聰上位,擁立高獲為帝,改元永貞,更名高荼,尊故太子高耕武為父。”

  穎王劍眉倒豎,一時激動,竟說不出話來。鄭聰奪權後擁立新帝勢在必行,可他打心底不願意去想自己的兒子被人用作傀儡,也許他深心中早已明了此事,隻是自欺欺人,不願意去想罷了,如今自己造兒子的反,說不出的別扭。

  然而此刻自己說好聽了是“北征”,實際上就是在逃跑,自己的未來尚且不確定,哪裏還能顧得上兒子,不過鄭聰終究是高獲的親外祖父,因此兒子的安全暫時不會有虞,為今之計隻有待自己立足穩定後徐圖東山再起,那時再考慮反攻鍾玄的種種策略。

  須臾之際,穎王已而平複了激烈的心理鬥爭,重新坐定,和緩地注視著眾將。

  夏無名見穎王自控力超人,心中深深歎服,繼續向他獻策。

  “高鋤治一向心高於天,與故太子聯合對付主公乃是存著坐山觀虎鬥之心,若以鍾玄擁立‘偽帝’為由勸其稱霸,高鋤治心中定然願意,然而石立胥根本不服高鋤治的管束,如今兵符在高鋤治手中,石立胥隻有親信可用,石立胥定然以重獲兵符為重,如此二虎內鬥,主公隨便連此攻彼,何愁紅原城不定!”

  穎王大喜,夏無名一席推演與自己胸中的籌謀大同小異,對他漸漸起了知己之感,得此人輔佐,又增加了一條有力的臂膀。他立刻起身,對夏無名一恭掃地。

  “今日得聞先生一席話,直叫本王雲開霧散。先生真國士也,一人便可媲美弘經館姚李雙璧!”

  夏無名連忙跪拜:“能得明主輔佐,夏某死而無憾!”

  黃名舉道:“如今朝廷的通緝令已傳遍河北,主公若要順利北上,臣有一計獻上,不知可行否?”

  “盡管講來!”

  “穀地各城並無識得主公之人,更不知臣已輸誠於主公,若部眾換以淄唐州號服,再執通關文書,由臣帶隊,以朝廷調兵北援阻擊叛軍為由,定可一路暢行,隻不過要委屈主公扮作普通騎兵隨行。”

  穎王看向左右,諸將均現出疑色,他知道眾人擔心此乃黃名舉的詐降引誘之計,並未對主動投誠的夏黃二人完全信任。

  穎王沉思片刻,以自己識人之能,相信夏黃二人乃是真心來投,況且若不依此計,在山中行軍勞苦,更有被追兵合圍之虞,如果扮作淄唐州軍丁,軍事主動權還握在自己手中,一旦有不祥的征兆,也能殺出一條血路,當即橫下一條心,選擇相信自己的直覺,傳令全軍聽從黃名舉安排。

  程宣威隨軍北上,聽聞夏無名閃電峽對策後,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黃名舉果然不負眾望,帶領穎王軍馬於四日內順利通過穀地,眾人在猩山北麓的雪山腳下分別,黃名舉依照夏無名閃電峽戰略,回歸淄唐州預備西聯穀地之策。穎王率軍繼續北上,不一日繞過雪山,到達了猩山的盡頭。

  鹿猩山北高南低,頂峰便是那數座雪山,再往北,地勢迅速下降,山巒消失,斜向下一片平整的高原,高原盡頭連向塞北廣袤的大草原,高原與草原銜接處形成斷層,原野在此支離破碎,溝壑縱橫,突出一座座或大或小,形態各異的原崮如山挺立。

  此間土石泛紅,紋理清晰,植被卻十分稀疏,最北一座大原上,傲立著一座險峻的城池,東西破碎的原崮上築有烽燧,綿延百裏連成一線,每一烽燧中皆有駐兵,此條依借地勢築成的防線,便是大寧帝國北疆最重要的防禦工事——紅原城。

  穎王早已派出信使,意在結盟,此刻紅原城下,烏泱泱上萬邊防將士樹戟搭弓,方山公石立胥一身戎裝端坐馬上,威風凜凜立於陣前,身旁一頂金頂亭輦上歪著肥胖的桂王高鋤治,白慘慘的臉上一副懶洋洋沒睡醒的樣子。

  白旗鞍先出馬與石立胥搭話,因穎王在信中言明和議,是以雙方雖劍拔弩張,但仍持有和議的禮節。

  白石二將溝洽妥當,分別回歸本陣,八抬金輦向前走來,穎王依製解下佩劍,驟馬上前。

  桂王高鋤治小穎王七歲,打小在宮中嬌生慣養,一身皇族的朽氣,他見到兄長全無禮數,斜在輦上站也未站,隻把左右肥手懶洋洋地一搭。“三哥別來無恙啊!”

  穎王微笑道:“四弟又胖了些!”

  高鋤治陰陽怪氣地道:“三哥好手段,老子兄弟都敢殺,卻怎麽如此看重你這不中用的四弟,想起與我結盟了?”

  穎王玩笑道:“不殺掉他們兩個,幾時可以輪到你我稱雄?”

  高鋤治眼中凶光一閃,喝道:“大膽反賊,怎敢對本王講如此大逆不道之言,信不信本王這就傳令三軍立刻將你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