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 閃電峽得賢
作者:太史令的鼠標      更新:2020-10-26 09:00      字數:2275
  滾滾濁流翻白花,咽羅河北岸匯入的條條血流將深黃色的河水染成了橙色,殘肢斷戟順流飄走,嗚咽的北風將斷斷續續的喊殺與慘叫吹到河心,震顫著偽寧中央軍的神經。

  穎王軍閃電突襲北岸剛剛落腳的地方軍,河中半渡的渡船登時亂了方寸,靠前的渡船不敢靠岸,靠後的將領拚命催促軍兵們過河增援,一停一擠,登時將大軍塞在了河心,船船相撞搖搖晃晃,北風中大河本就洶湧,再經人為的這一番折騰,咽羅河水直如暴怒一般,將擠在外圍的渡船掀翻了半數。

  河心的哀嚎慘叫聲返回頭衝擊北岸地方軍的神經,他們人數雖然眾多,但在擁擠的渡口人多反而成了劣勢,前軍抵擋不住穎王軍的鋒銳,紛紛向後退卻,後軍想幫忙又擠不上去,漸漸被逼到河堤邊,渡口的河水又深又急,瞬間將擠落水中的可憐人卷走。

  就在此時,偽寧軍南岸大營的背後突然炸開了花,又一支千數的騎兵衝入,將南岸敵軍壓向本就擁擠的渡口,偽寧中央軍騎兵離馬,登船也不是,回防又夠不著,無數人被擠得掉入湍急的河水當中,慘慘被急流吞沒。

  地方軍本就無心戰鬥,被中央軍強拽來隻想充個聲勢,如今遭遇猛烈的伏擊,軍心早已大亂,戰場外緣的逃兵越來越多,將領們再也收束不住。

  北岸一逃,南岸疲憊的中央軍士氣跟著大落,逃命的念頭瞬間傳遍了每一人的腦海。兵敗如決堤,眾軍一潰千裏,能跑的四散奔逃,不能跑的要麽溺弊在河中,要麽被立地斬殺,要麽繳械投降,不到半個時辰,五千多的“追兵”被兩千“逃兵”打的無影無蹤,被俘三百餘人,死傷一千餘眾,其中半數葬身在了渾濁的河水之中。

  南岸增援穎王的騎兵迅速北渡,與穎王會合。原來穎王泉山派出白旗鞍,是著他東去尋找李力擎部,當時已準備遭遇追兵時使用李部突襲,沒想到咽羅河一役大獲全勝,軍勢更盛,眾將士皆喜形於色,李力擎前來參見,穎王撫其背不住讚賞。

  竇冠奎詢問穎王如何處置戰俘,穎王不帶不殺,隻繳械拋到河中,又將軍馬收走,敗兵原地釋放。

  萬俟良蹠推來一名衣發散亂之人,正是昨日放穎王過去的夏無名,他見到穎王昂然不跪,不懼反笑。

  “都說穎王用兵如神,今日一見,果真佩服!”

  穎王早有招攬之意:“放你回去如何?”

  “縱虎歸山,不怕養虎為患?”

  “即能擒得一次,就能擒得兩次!”

  夏無名早有尋良木而棲之心,聞言哈哈大笑:“再給夏某十個腦袋,也不敢和王爺交兵了,王爺若真放我回去,我定當攜族來歸!”

  穎王不動聲色:“既如此,幾日為限?”

  “若王爺信得過夏某,隻需三日,請王爺在山南閃電峽等我,到時更有厚禮送上!”

  白旗鞍道:“王爺行軍如風,哪有那閑情等你?”

  夏無名笑看穎王。穎王緩緩道:“君子一言……”

  “駟馬難追!”夏無名一恭掃地。

  穎王當下為夏無名鬆綁,送馬放他離去。

  李力擎奇道:“此人雖有些名氣,但值得王爺涉險等他三日麽?若他此番乃是詐降,三日後引追兵來襲豈非不妙?”

  穎王道:“我觀此人絕非池中之物,在個小小的畢印城,他自己恐怕也覺得憋屈。”

  竇冠奎在旁插道:“李將軍莫擔心,且不說你我不是吃素之人,就王爺識人的眼光,什麽時候看錯過?”

  李力擎稍稍放心。

  此戰本軍傷亡一百餘人,再匯合李力擎部,兩千騎兵潛入鹿猩山,與皇甫蓮誌的馬隊會合。

  三日後,鹿猩山南,閃電峽。

  峽穀不知自億萬年前哪次劇烈的山崩而形成,兩壁陡峭,在峽腹折了一道,若由山頂俯瞰,峽穀形如閃電,故此得名。

  穎王雖承諾在閃電峽等候夏無名三天,但並非毫不設防,此刻,萬俟良蹠領五百精兵隱於峽穀閃電彎背後,兩側峭壁頂由石周龍、李力擎各領三百精兵守備,穎王由白旗鞍、竇冠奎、皇甫蓮誌護衛,等在峽口僻靜處。

  晌午時分,山道上駛來二騎一車,為首馬上端坐的正是夏無名。

  穎王率眾人出峽迎接,夏無名忙下馬拜伏,已改口稱作主公,穎王伸手扶起。夏無名全家隻有車中老母、發妻、**與馬上少子,穎王速安排親兵接過。

  眾人回到營內,穎王遣散左右,隻留親信將領在側。“夏先生果然言出必踐,不枉本王在山中喂了幾夜蚊子!”

  夏無名道:“主公肯信臣之言,屈尊等候三日,足見膽識超人,臣定當竭心盡力輔佐主公,功成方已!”

  穎王奇道:“先生為何稱本王為主公,不稱王爺?”

  “主公有所不知,朝廷已將穎王封號褫奪,如今四海之內皆以逆賊稱之,主公若非不想東山再起,主宰大寧?”

  穎王刻意露出難色:“如今朝廷四處追殺,本王正在發愁無處容身,東山起不起得來,哪有心思去考慮!”

  夏無名聞言變了顏色,起身道:“若你連奪取天下的誌向都沒有,算我夏某瞎了眼,跟錯了人,這就告辭!”

  穎王忙起身按住夏無名:“與先生玩笑,切莫動怒!不知先生有何妙策?”

  夏無名重又坐定:“主公若要問策,我得先問問主公信不信得過夏某?”

  “若不信先生,又何必在此等候?”

  夏無名道:“那我先送給主公兩件禮物。”

  “哦,是何禮物?”

  “第一件是淄唐州太守黃名舉!”

  白旗鞍問道:“淄唐州不就是峽北的山城?”

  “正是!”

  穎王問道:“此人現在何處?”

  “就在峽外!”

  眾人再次出峽,夏無名取出一隻鐵哨,三長兩短傳遞信號。不一刻山側轉出十騎一車,為首一名布衣中年正是淄唐州太守黃名舉。黃名舉下馬跪拜,穎王連忙扶起,夏無名為雙方引見。

  “我與名舉兄相交多年,本來昨日便可來見主公,但覺得一件禮物太薄,於是順道去了趟淄唐州,把他也喊來給主公瞧瞧。”

  黃名舉再次拜倒:“若得主公不棄,某願牽馬墜蹬服侍左右!”

  穎王連忙攙扶,正要請眾人回營,夏無名伸手將他攔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