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章 德福正神作怪
作者:華夫子      更新:2020-12-27 20:56      字數:6825
  穿梭來往的碼頭雇工,把個劉家莊碼頭搞得熱氣騰騰。劉世洲的船隊,帶回花花綠綠布匹服裝,日用百貨,即使上百號青壯年

  ,“謔嗨,謔嗨”一包包往院內扛上一天,也沒全部禦載完畢。加之劉家莊大街,以及附件街市商戶,擠滿大院,坐等批發回家

  零賣。那一包包貨物,由搬運工肩挑臂扛,上岸入庫。再由商家交銀子給賬房先生開票,讓他大兒子董昊憑票從倉庫提貨,商販

  車拉、船運、有點小商小販帶著一根扁擔,兩隻籮筐,挑著就走。三二十裏地,兩個時辰,一氣嗬成就趕到街市叫賣。

  董旻飛坐在院內大桌上,旁邊堆滿記賬簿。麵前放著一把算盤“劈啪劈啪”。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嘴裏默念口

  訣,十個手指,在算盤上左右開弓。小二張倌華在邊上抬頭提高嗓子呼喊“李佳丹少爺,大花布五十匹,換大洋五百。”他大

  聲喊著,下邊二兒子董凱清點著。隨著老董指尖,在算盤上飛舞,一塊塊大洋,經他手放入抽屜囊中。他們家大姑娘董娟,專門

  幫助它爹爹賬房先生收錢。進出兩本賬,皆有賬房先生和大姑娘董娟一人獨擋一麵。小二張倌華,他是有心栽培,這孩子也勤學

  苦練,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關鍵是那二閨女董潔,對小二不感興趣。他爹有心湊合,董潔卻不爭氣,偏偏看上布莊小裁縫陳

  學德。

  所以,搞得小二張倌華裏外不是人。聽師傅話,自己又吃虧。不但得不到小師妹,住在師傅家裏,哪裏敢去找媒婆給自己找個

  大姑娘。豈不是故意在師傅心窩堂上插把刀,要師傅的老命麽。索性,啥也不管,反正,是師傅將自己培養成人。小師妹不願意

  嫁給我,也罷。師傅和師母總不會看著他打光棍吧。於是,小二一如既往地服從師傅安排,說實在的,比董昊還聽話的店小二,

  在賬房先生眼裏,做他姑娘女婿,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好差事。隻可惜那黃毛丫頭,不知好歹。偏偏看上小裁縫,甚至已經到

  了勾肩搭背的境地。小二張倌華,人家能沒情緒嗎?

  所以,平常小二張倌華給師傅替手腳,記賬算賬,絕對獨當一麵。嚴師出高徒,張倌華算盤敲得,於賬房先生如出一轍。可能

  是因為年輕記憶力強,加之手、腦反應快捷靈敏。張倌華的算盤水平,與日俱增。算賬能力,一天比一天強。可就在這一會,正

  當張倌華夜晚出去上茅房,無意中撞見小裁縫陳學德,和小師妹躲在茅房邊上竊竊私語。一刹那,張倌華怒發衝冠。一股醋意油

  然而生,他順手操起一根掏灰筢(蘇北人用一根一公尺長許木棍,頂端安裝上一個正方形木塊。用於鍋炤掏幹淨草木灰所用工具

  。也可以用作清洗山芋、蘿卜工具),直衝小裁縫陳學德喊道“小裁縫,你深更半夜,鬼鬼祟祟勾引我小師妹幹什麽?告訴你

  ,師傅已經將她許配給我,你別癡心妄想。”

  小師妹董潔,被張倌華的叫聲驚呆,她下意識的抬腿就跑。那小裁縫陳學德上去就抓,被董潔一揮手甩掉。“你,神經病!小

  二傻子一樣的大呼小叫,眾人看見,你讓我臉往哪擱?快鬆手,讓我走。”陳學德就是不撒手“憑什麽鬆手,我們倆真心相愛

  ,有什麽見不得人的。”張倌華一聽小裁縫說他們倆真心相愛,七竅生煙“奶奶個雞大腿的,師傅都將小師妹許配給我了。你

  橫插一杠,破壞我們倆美好姻緣,還好意思說真心相愛,我打爛你的嘴。”話音剛落下,張倌華舉起掏灰筢,對準小裁縫拉著小

  師妹的手“啪”一下打過去

  “啊喲”可把小裁縫痛得齜牙咧嘴。見小裁縫陳學德痛得蹲在地上,還是不願意離開。張倌華繼續舉起掏灰筢,接二連

  三的對著小裁縫打過去。剛才還想從小裁縫手裏掙脫的小師妹董潔,這一會突然翻臉。她一把將張倌華從背後抱住,嘴裏囔囔著

  “小二我告訴你,我爹讓我嫁給你,又不是我願意嫁給你。憑什麽你打人家小裁縫?再說了,我不是還沒嫁給你嗎?”已經跑

  走的小裁縫,一聽董潔幫助自己說話,索性停下腳步。

  小師妹見小裁縫停下不走,他放開張倌華,對著小裁縫大聲嗬斥道“你個王八蛋,非得讓我難堪你就心滿意足了不是?”說

  完,一轉身,對著小二張倌華說“走,小二,我們倆回家,讓他一個人帶著去。”說著,小師傅雷厲風行,伸手拉著張倌華就

  要往回走。隻可惜張倌華本來就是起床解手,見小師妹叫他回家,突然感覺肚子一陣隱隱約約疼痛

  氣得小師妹一轉身,扭著屁股,氣呼呼的往回走。如此這般,小裁縫知道今晚於董潔約會,被這個混蛋小二給攪和了。氣得牙

  癢癢的他,一隻手撫摸著被小二打中的另一隻手腕,惡狠狠地對小二張倌華撂下一句話“今天的事,我和你沒完。有種,我們

  明天接著來。”小二當然不甘示弱“好啊!我擔心你明天來了,我師傅可不是我今天這個樣待你。你不缺胳膊少腿,我算你萬

  幸。”兩個人一個不服一個,罵罵咧咧各自打散。

  小師妹回家當什麽事都沒發生,小二張倌華自然不敢放肆。說出去不是等於在師傅麵前告小師妹的狀嘛,他從不願意這麽做。

  哪怕小師妹真的不和他來往,也不見得做出這種討好賣情的事情。可小師妹幾天來,見他如見鬼似的,總是拿眼睛瞪著自己。小

  二張倌華心裏不爽是不是幾天前我夜裏打攪你們倆好事了?於是,張倌華一個人生悶氣。師傅硬是讓她和我在一起,八字沒見

  一撇,她就朝三暮四。幸虧沒結婚成家,一旦成家,豈不是被小師妹戴了綠帽子。你看她這幾天氣得,好像沒了小裁縫她小師妹

  就活不了似的。

  所以,小師妹越是不惹他,小二張倌華越是認為小師妹看上小裁縫。那自己怎麽辦?師傅難道不知道他女兒和小裁縫有往來,

  還是知道了假裝看不見,聽之任之?小二越想心裏越懊糟。這不,無論賬房先生有多忙,他總是漫不經心,吊兒郎當。卻逢,劉

  世洲的船隊回到碼頭,小二張倌華雖然忙忙碌碌,但怎麽也拿不出以往地一馬當先的拚勁。一個人情緒上的變化,往往是不被人

  注意和關懷。人們隻關心你的每一天的產能、於付出多與少、質量好與壞。卻無人關心你心靈上的創傷,連一個質疑你的人都沒

  有。因為,在這個地球上,能時時刻刻關心你的人,除了你自己,就是生你養你的父母了。其因為,你在其他人眼裏,並沒有那

  麽重要。

  正如賬房先生隻關心他的賬目對與錯,卻對其他人生活漠不關心一樣。他不知道自己小女兒董潔看上了小裁縫,和小二張倌華

  成家,是鯉魚養在水缸裏的事。早晚他們倆要成家,有什麽好擔心的。包括,小二內心裏的醋意大發,甚至對他小師妹產生怨恨

  ,賬房先生和他師母都置若罔聞,實在令人悲哀。他們越發是這種表情,對小二張倌華來說,怎麽看都在冷落自己。於是,小二

  不想繼續呆在師傅家裏。倒不是忘恩負義,是挪出地方,給小師妹和那小裁縫約會去。

  船隊回來了一趟,劉家莊總是歡欣鼓舞。人們像過大年一樣的喜氣洋洋,正是為了歡迎遠道而來的劉家莊後生們。那背井離鄉

  ,在風口浪尖,度日如年的劉家莊船隊成員們,看到岸上人,如同三年五載沒見麵一般;岸上人盼船上人回來,望眼欲穿。而船

  隊人盼望回到家鄉,猶如望穿秋水。彼此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敘不完的事。你看,大太太一大早,就催趙春花帶著小秋月,

  幫廚房大廚許國良和她老婆趙佩清的忙。帶著大國子,趕著馬車,去劉家莊大街備貨去了。船隊出去一趟不容易,回來一趟同樣

  不容易。因此,劉誌超在世,曾經給劉家莊船隊立下一個規矩隻要劉家莊船隊回來,每家每戶都要請他們吃一頓飯。好酒好菜

  ,老鼠窟東西都給我掏出來,招待為劉家莊立下汗馬功勞的船隊成員們。

  趙春花一走,小少爺自然而然賴在奶奶孫秀芳的懷裏。因為,孫秀芳不放心其他太太們帶著小學優。劉老爺臨終叮囑,孫秀芳

  一刻也不能忘懷。隻要趙春花有什麽事,她便搶著帶小少爺。今天當然不例外。你看,她帶著小學遊來到碼頭看熱鬧。小學優站

  在河岸上,一隻手抓住孫秀芳,一隻手指河邊大船對著孫秀芳說“奶奶,我要上船玩嘛。”土地爺在邊上注視著孫秀芳和小學

  優。不滿諸位說,那土地爺自從聽胡鼠十三姐妹敘述那老和尚劉誌龍,對她們下黑手,早就氣得不行的不行。

  窺視劉家莊好幾天的土地公公,一聽說小學優要上船玩耍,心裏“咯噔”一下,為之一振。因為他知道,自己即將實施的報複

  行動,很有可能付諸於實施。那原本走到哪裏都發出亮光的土地公公,由於在白天行動,可眼下秋高氣爽,烈日當空。那火爆爆

  的太陽光,瞬間將土地公公發出的亮光所淹沒。因此上,無論土地公公走到哪裏,隻要沒有陰陽眼人在現場。所有人都不會發現

  他。因此,他輕手輕腳尾隨孫秀芳和小少爺

  其實,孫秀芳知道上船對小少爺來說,增加危險。俗話說水火無情,遠離危險地帶,便是多一份安全係數。因此上她蹲下身,

  對小學優說“哎,奶奶跟你說噢,船上人多地方小,不好玩的呀。奶奶帶你在岸上、碼頭上到處轉轉。”小學優一聽,可不樂

  意了,用他那一雙小手,抓住孫秀芳的一隻大手,使勁地搖晃著說“嗯,奶奶我不嘛,我就要上船玩。”孫秀芳無言以對。因

  為,再拒絕孩子,她於心不忍。上船吧,自己又多一分擔心,猶豫不決中,孫秀芳看著大船上的人來人往。心裏想自己的想法

  ,是不是太過於謹慎。

  正在指揮搬運工卸貨的劉世洲,聽了小學遊的一番話,急忙從跳板上走過來說“噢,你要上船玩啊,那不太簡單了。來,叔

  叔抱你上去。”說完,他抱起小學優,三步並作兩步從跳板上,走到他們家船上。孫秀芳本不想上船,但又不想讓自己大孫子不

  開心。就在她疑疑難難,躊躇不前,猶豫不決之際,劉世洲抱著小學優給她做出選擇。因此上,孫秀芳隻能跟著上船。

  並對著劉世洲說“大侄子,你趕快忙你的去,小學優有我來照看著。既然這孩子好奇心強,那就滿足他一回吧。”劉世洲,

  抱著小學優,對著船艙低頭就說“慈家馨,你看誰來了?”他放下小學優,走上跳板自忙自的去。

  慈家馨從船艙裏伸頭出來一看,可把她高興壞了“啊喲,是三太太呀,什麽風把您給吹來了?快,快,到裏邊坐。”她順手

  從船上搬來一隻小板凳,遞給孫秀芳“快,坐下歇一歇。”

  孫秀芳進入船艙,這裏和岸上沒什麽區別。竹篾編製起來的小碗廚,裏麵放滿鍋碗瓢盆。泥草搪起來的鍋炤,上麵放著一口六

  分中鍋,裏麵正在炒著青椒肉絲。鍋堂裏燒的柴火,都是柳樹枝丫。“啊喲,好多年不上船,乍上來一看,心裏還真有點一見如

  故感覺。”孫秀芳感慨著,仿佛回到從前。

  慈家馨聽了,笑著說“三老太,您上岸多少年?”她知道,孫秀芳也曾經隨劉誌超,走南闖北生活在大船上好多年。吃的苦

  不比誰少,但無論到了那個年代,以船為家的人們,基本上沒有什麽改變。如果非得說不同以往,那隻能說人的生活條變了。還

  有就是,住在大船上的人們變了。不再是像過去那樣,省吃儉用。現在的大船上,無論春夏秋冬,什麽蔬菜瓜果,鹹菜蘿卜,醃

  製雞鴨鵝豬肉等等,應有盡有。新鮮的找不到,煙熏火烤的肉製品,琳琅滿目。

  三太太孫秀芳見劉世洲婆娘問話,便一聲歎息“噢,我當初跟你老太爺上船,隻待五六年。後來因為孩子在船上遇到刮風下

  雨起大浪的天氣,就害怕,不得已,隻能帶他們在岸上了。”說到這裏,孫秀芳搖搖頭,神情凝重,一幕幕往事,不堪回

  首

  那是一次滿載而歸的運輸,船從錢塘江北上,由大運河進入長江口要塞排擋,準備度江北上,進入裏下河地區。記得那

  是一個夏天的早晨,天空萬裏無雲。劉誌超一看是個好天氣,催促大家,收拾收拾趕快剩風平浪靜,度過波濤洶湧的長江天險。

  夏季正值發水季節,江麵上雖然一帆風順,可從上遊噴湧而出的江水,猶如脫韁的野馬,洶湧彭拜。大家一陣騷亂,手忙腳亂中

  ,一個時辰不到,便準備就緒。劉誌超檢查所有船隻桅杆,風帆,以及船於船之間連接。包括船邊上的防撞草墊,他都要親自過

  目,一絲不苟。

  確認無誤,隨著劉誌超一聲令下,十五條大船,豎起桅杆,扯起風帆,揚帆起航。從運河口的八圩江堤,徑直開拔對岸的運河

  人口處

  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中午時分,船隊離開八圩約莫兩個時辰。天空中突然泛起黑雲,一陣電閃雷鳴之後,江上麵潑風潑雨。

  劉誌超急忙命令船隊下掉風帆,落下桅杆。將所有船隻,彼此用麻繩死死纏在一起,順風逆流而行。

  另外,采取用人劃槳的辦法,一點一點向江北劃去。哪一年,她大姑娘才四歲,小兒子還抱在懷裏。看著男人們奮不顧身的拚

  命劃船鏡頭,孫秀芳感覺到了末日來臨。船翻人亡的恐懼心理,充斥著她整個腦海。因為,船隊行至長江中心。一浪打在船上,

  整個船都進入浪底。一波一高低,船上是沒人能站得住腳。她是抱著兒子劉世全,將大丫頭放在床上用繩子拴住,才得以脫身。

  看著三太太神情嚴肅的陷入沉思,慈家馨當然明白三太太處在對往事的回憶中。誰願意提起那些心酸往事,誰又沒有過往事呢

  ?為了不讓三太太傷感,慈家馨打斷三太太對往事的回顧。她笑容可掬的對三太太說“那也不錯啊!五年跑過的碼頭也不會少

  吧!”一提起跑碼頭三個字,孫秀芳來神了。

  “嗯,南至大運河起點,北至大運河岔道口。西至陶瓷故裏景德,進出東海,那一會好比走親訪友。嗨,為了生計,有生意就

  做。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太爺這個人,是個錢罐子。隻要能賺錢,不管多少活他都接。心底裏,哪裏還有家的概念啊!”孫秀芳

  搖頭歎息,語氣中,暗藏著對死去劉誌超的抱怨。好歹,那慈家馨輕輕地咪嘴一笑道“三太太,船上人做生意,大體上都是這

  個樣。我們家劉世洲,活脫脫傳老太爺的代。也是那裏賺錢,就往哪裏去。不過,和老太爺不同的地方就是我們家劉世洲組成

  的劉家莊船隊,基本上航行熟悉河道。 陌生區域,航道深淺難料。世洲這個人求穩重,他一直膽小怕事。大小生意賺錢就好,不

  挑剔,也不嫌肥扞瘦。要說像他們這種男人的秉性嘛,唯一的好處就是人緣好!”

  這邊,兩個大人談得津津樂道。碼頭上,不知道是哪一家小孩,突然指著水麵上大聲喊道“哎,快來看啦!那水裏站著一個

  小老頭。”碼頭上,人們謔嗨謔嗨忙得不可開交。對小孩子的一句話,誰都沒有引起重視。如果,有一個人聽了小孩子的話起疑

  心唉,小孩子看著小老頭站在河中間的水麵上,那別人為什麽看不見?或許,這一會,能喚起人們的緊覺。隻可惜,所有人都

  認為小孩子胡說八道。童言無忌嘛!

  船上的劉學優,見奶奶和人家談得如膠似漆,長到七歲與船未磨麵的他,看著船上的一切什麽篷帆、桅杆、攬繩、靠球、連

  同撐船的篙子,對他來說是那麽具有吸引力。好奇心誘惑他看看這個,摸摸那個。似呼忘記自己,是在船上、在水裏。遺憾的是

  ,這一切,船上談得起勁的兩個女人,一個都未察覺。難得一見的她們,相見恨晚。好像三天三夜,有說不完的話。於是乎滔滔

  不絕,輪番敘述。

  “四洲他媳婦,船上生活還習慣不?”看到慈家馨鍋上忙到鍋下,孫秀芳便情不自禁的拿起柴火,不緊不慢地加到鍋堂裏。

  慈家馨總是滿臉堆笑望著三太太“唉,怎麽說呢,我的感覺,船上活動空間小。始終,船頭跑到船尾。剛上船那會,有點著急

  。日子久了,也就習以為常。內河航行,心裏踏實。河窄浪小,無所畏懼。過江入海,風大浪激,總會有點忐忑不安。不過,眼

  不看心不煩。每一次過江,男人們都將女人趕入船艙。都說女人的嘴,起禍的根。他們擔心女人快嘴快舌,冷不丁冒出一句什麽

  不吉慶話來,觸黴頭。人嘴有半仙,好事不應,壞事應啦。”

  “對呀!我上船那會兒,隻要過江,你老太爺就趕我下艙。即使這樣,還是免不了偷偷地探出頭來觀望。不看不要緊,一看嚇

  唬人。那江麵上,驚濤駭浪一浪高似一浪。 一隻隻江豚,冒出頭,隨在船邊追逐。船帆迎風招展,桅杆搖擺得菇滋菇滋地,好像

  要斷掉一般。每每看到這場景,是個人,都膽戰心驚,心力交瘁。那一會,我隻有一個動作,緊緊地抱住我們家兒子。盡管如此

  ,隻要船靠岸,下了碼頭,最想做的一件事,上街買東西。哎呀,那心情,就像從籠子裏放出來的小鳥,一下子全部解脫。”孫

  秀芳笑著,仿佛又回到當年。

  “是啊!三老太,我們現在不還是一樣嘛。過江,風平浪靜還好。一旦起風,心裏撲通撲通亂跳。特別是偶遇錢塘江漲潮,嘩

  嘩啦啦,轟隆隆幾十裏地都聽到的潮汐,震耳欲聾,驚心動魄。等靠碼頭,一切仿佛未曾發生一般。那股開心勁,忘乎所以。於

  是,女人們挎著菜籃,爭先恐後上岸,急不可待買特產。花多少錢,也沒人心疼。”她一邊炒著菜,一邊和三太太攀談,越談,

  兩個人越起勁。從她們倆的臉上,不難看出,那洋溢著的、無法掩蓋的自信

  “呼呼呼”突然,一陣旋風,卷起地麵草木塵灰,衝天而起。直撲慈家馨船棚,帆布被呼啦啦掀起。這種風,農村人都

  稱之為“鬼風”,人人聞風喪膽,避而遠之。聽說尚若躲避不及,輕側大病一場,重側死活難依。吹得睜不開眼的孫秀芳,急忙

  縮進船艙。忽聞岸上人叫“船上有人掉河裏啦。快救人啦!”直到這一會,兩個人才不約而同尋找小學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