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白事
作者:清波淼淼      更新:2021-06-11 23:13      字數:2465
  兩人一路疾走,雙腳不斷的抬起又落下,飛快的交替,就差直接小跑兒起來了。

  走小路確實能讓回程的距離縮短很多,但也確實不如大路好走。

  如果是大路,直接沿著路線走,十分順暢的就能回到縣城。而小路不僅路不好走,而且是不連續的,走著走著還會斷開,時不時的還要穿過一段田間小徑。

  幸虧前幾天,李信和李武無聊的時候走過一次小路。

  有了那次的經驗,也不至於現在光線不太充足的情況下,讓他們找不到小徑,抓瞎亂闖。

  遵循著記憶,兩人趁著僅剩的夕陽,一路上穿過了一個又一個的村莊和田地。

  終於李信看到了熟悉的地方,此時他麵前的那個村子,就是最後一個需要穿過的村莊了。

  隻要到了村子的另一頭,站在那邊,水芸縣的城門就可以十分清晰的映入眼中。

  抓緊時間,兩人快步走進了村口。

  隻是走的太急,李信和李武都沒有注意到,在他們腳下的道路一側,有一截明顯新炸開的炮身。

  於此同時,在村子另一頭的一戶人家裏,此刻卻是燈火通明。

  不大的院落中,站滿了三五成群的人影,都在低著頭小聲嘀咕著。

  屋裏、院內的空間有限,顯得有些擁擠,以至於就連大門外,都三三兩兩的站了一些人。他們有男有女,但都是成年人,看不到小孩子,幾個人一堆兒的聚在一起交頭接耳。

  他們的麵色大都有些陰沉、還帶有幾分悲痛,偶爾也能聽到幾聲歎氣聲,就好似是在惋惜。

  如果仔細傾聽,被層層的牆壁和人群隔絕的房屋內,還會時不時的傳出來斷斷續續的慟哭聲。

  此處嘈雜的情景,完全不像一個,即將入夜的村莊該有的樣子。

  大門外已經聚集了一些人群,可時不時的還會有人從其他地方陸續的趕過來。然後四下搜尋打量,在看到相熟的人之後,就會連忙湊過去,小聲的詢問著。

  有些人在詢問過後,會走進院內、甚至屋裏,輕聲的勸慰幾句。

  而有些人則是在確認之後,稍作停留片刻就直接轉身離開。

  李信和李武此時,正走在村子內的主路上,這條路自然比不了縣城連接平安鎮的那條大路,但對這個村子來說,也是貫穿全村的主要路線。

  兩人在村子裏,走過了大概一半的路程時,就已經發現了一些異常。

  因為這個時代,夜晚照明的工具比較少,大部分人都是用油燈。

  油燈也分很多種,有的用動物油脂,也有的是用植物油脂,也有的燃燈草芯。

  至於蠟燭就更不用提了,一般百姓,除非是逢年過節、婚喪嫁娶,不然都舍不得用蠟燭的。

  而且不管是哪種照明方式,就算是點油燈,那也不便宜。

  所以村子裏的人,大多都會在天黑之前把飯做好,趕緊吃完。

  有些節儉的人,甚至是即使做飯晚了,都舍不得點燈吃飯。

  正常來說,這個時間段,村民們大部分應該都已經回家了,或是開始準備晚飯,或是已經正在吃飯。

  就算是喜歡湊熱鬧的人,也最多是端著飯碗在自己家門口附近,跟周圍的鄰居聚在一起,一邊聊天一邊吃飯。

  這個時間點,大部分村民們基本隻會在自己家附近停留,稍遠一點的地方都不會在去了。

  李信之所以察覺到了異常,是因為他在剛進村子沒多久,看到了好幾批人,從村子一頭走向另一頭,而且都是在向著一個方向趕路。

  他下意識的就覺得,這種情況有些不對勁。

  仔細觀察了幾批人,李信也大致確定了具體方向,就是在他們要去的村子另一頭。

  隨著他們的前進,沒一會兒的功夫,兩人就看到了越來越多的人。那些人都聚集在一戶人家附近,裏裏外外都是人影。

  越走近就越能聽清楚,那戶人家的屋裏,傳出來起起伏伏的哭聲。

  在加上眼前的情景,李信的心中有了大概猜測,隨即輕輕歎了口氣。

  慢慢的他們兩人就走到了附近。

  快速的掃視了周圍一遍,李武直接湊到了最外麵的那群人旁邊。那裏有三四個人正站在牆角處,低聲的交談著。

  李武就這麽悄悄的靠了過去,到被發現時,那幾人也被突然冒出來的捕快嚇了一跳。

  隨後簡單客氣了幾句,很快就見李武十分熟練的,跟那些人攀談了起來。

  不過李信卻沒有像李武那樣,去找另一波人交談,而是就站在了路邊,打量著周圍的環境和眼前的各式人群。

  此時李信所處的位置,已經十分靠近這個村子的邊緣,周圍的房屋樣式也是大差不差,沒有太多明顯的區別。

  要說附近最顯眼的,就是不遠處路邊兒的那幾顆大樹了。無聊的盯著大樹看了片刻,李信粗略估計了一下,那幾顆樹可能都有好幾十年了。

  轉過頭去,看著不遠處的人家,隱約還能看到院內忙碌的身影,耳邊時不時的就會傳來幾聲哭嚎。

  李信知道,這是有人沒了啊,院內忙碌的人影也是正在準備喪事。

  據李信這些年的了解,此地的風俗,如果家裏剛死了人,是不能去別人家裏串門的,家屬更不能一戶一戶的去通知。

  家裏真有老人過世之後,家屬或親戚隻會在院子裏放四聲炮響,有點類似於二踢腳。

  周圍的人在聽到炮聲後,會自主選擇決定。是馬上動身過去,還是等傍晚了在過去,又或者是第二天在過去。

  畢竟都是一個村子的,附近誰家男人有什麽病,誰家老人快不行了等等,在日常的閑聊中,都會知道的十分清楚。

  八卦與聊閑天兒,存在於任何地方。田間地頭、房前屋後、胡同轉角、飯桌被窩。

  所以同村那些非親屬的外人,在聽到炮聲後,也就自然知道是誰家的人沒了。

  關係十分近的人,這時候就會立刻動身、主動過去。

  男人可以幫幫忙,搭棚子、壘灶台等等,做些力氣活。女人可以安慰安慰家屬,或者做些針線活,幫忙準備一些孝衣、孝帽之類的。

  關係比較近的人,可以稍等一段時間在過去,避免所有人都擠在一起,這樣反而會給死者家屬,以及那些真正幹活的人添麻煩。

  而關係遠一些的人,會等到傍晚無事之後,甚至可能會等到第二天在過去。

  沒有停留太久,李武很快就退出人群,來到了李信旁邊。

  兩人簡單交流了幾句,經過李武剛才的打探,確認了之前李信的猜測。那戶燈火通明的人家,確實有位老人過世,而且就是在今天剛剛過了中午的時候沒的。

  李信和李武看著眼前的情景,又重重的歎了口氣。

  不過也僅此而已,轉身就離開了村子。

  他們越走越遠,很快就把那個村莊甩在了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