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教導
作者:清波淼淼      更新:2021-06-11 23:12      字數:2348
  就在李信和李武兩人,計劃著怎麽分贓的時候,張衝也已經看完了手中的呈文。

  低頭盯著手中的紙張看了片刻,隨後右手就敲了敲桌麵,瞬間讓還在嘀咕的兩人停了下來。

  看到李信和李武兩人看向自己,張衝想了想後說道:

  “這個事兒也算是告一段落了,你們兩個想明白了點什麽沒有?”

  李信在聽到張衝的發問後,連忙說道:

  “嗯,我們兩個在經驗方麵和曆練上,需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

  本來很簡單的事,白繞了那麽一大圈,不然根本不用這麽麻煩。”

  這時候張衝也不指望李武能說出什麽來,於是繼續對李信說道:

  “嗯,有所得就行。

  不過,你真的決定就這麽結案麽?”

  李信也很肯定的回道:

  “嗯,畢竟都是苦命人,而且也沒造成什麽危害,就這麽算了吧。”

  張衝聽完李信的決定後,沉思了片刻,

  “行,既然決定了把這個案子交給你們兩個,那我就從始至終貫徹到底,都不參與也不替你們決定什麽。

  不過在我這過關了,不算結束,一會兒我去交給縣令大人,在他那裏過了,你的決定才算是真的過關了。”

  李信對此隻能點頭應是,同時也明白了張衝,為什麽隻說是告一段落,而不是結束了。

  看到平靜下來的兩人,張衝也換了個話題繼續說道:

  “案子就先放一邊吧,不過你兩個,既然知道了自己還沒那麽厲害,以後就低調一點。別整天人五人六的,覺得自己像個人物似的,平日裏言行也要注意收斂知道了沒?”

  聽著張衝的教導,李信和李武乖乖的站在旁邊,兩人一同答應道:

  “嗯,知道了。”

  看到兩人答應了下來,張衝也不打算多說太多,

  “行了,現在天色也黑了,你們趕緊回去吧。”

  李信和李武兩人告退,離開了房間,出門後李信還過轉身,輕輕的重新關上了房門。

  兩人雖然又被張衝說了幾句,但是對他們來說,這大半年來不知道說多少次了,早就已經習慣了。

  所以看似兩人在房間內,老老實實的很聽話,但其實並沒有真正的因為這個,而影響到兩人的心情。

  在說了就算是真的說教,李信和李武也明白,有人為自己著想,那就更不應該是難過了。

  出了縣衙,兩人的腳步也變得更加輕快了起來。

  還沒走幾步,就遇到了迎麵跑來一個人,李信看著對方的穿著打扮,也是縣衙裏麵的人。

  “哎,二狗,剛剛跑過去的那人看著有點眼熟啊。

  不過好像不是咱們捕班的人,這時候來縣衙,他們不是也應該往回走才對麽?”

  在李信和李武出來的時候,其實已經比較晚了,畢竟他們又跟張衝交談的一段時間,衙門裏很多人都已經回去了。

  聽到李信的疑問,李武卻滿不在乎的說道:

  “我剛剛沒注意,也沒看清長什麽模樣。

  不過管他呢,也許是有事偶爾回來晚了唄,這情況也不少見。”

  對於李武的隨口解釋,李信也沒有多想,確實挺常見的。

  雖然衙門規定了晚上回來的時間,但是畢竟要考慮現實情況,衙門裏的人,每天在城內的不同位置,任務事件也不同,總會有回來晚的時候。

  李信不在多想,天色已經越來越黑了,兩人也慢慢的加快了腳步,向著家的方向趕去。

  走在路上,李武還打算把今天收獲的那幾塊兒碎銀子分一下,不過李信直接阻止了李武的舉動,直言道

  “沒必要,咱們不是說好了,你請我吃飯麽?銀子我就不拿了。”

  夜深人靜,已到戌時。

  冬天的晚上黑的很早,人們吃完飯,無事做的也基本都早早的休息了,可是此時縣衙的後院卻燈火通明。

  說到縣衙,李信和李武他們這些捕快,通常活動的地方其實都在縣衙的左側,不在縣衙的主幹線上。

  水芸縣衙的內部的大概位置分布情況是,進了縣衙大門之後,有一段不長的路,正對的是二門。

  而通過了二門之後,還有一段路,這條路正對的才是大堂,在這段路的兩側房間是皂班待的地方,離著大堂最近,平時出入也方便。

  這條路線是縣衙的主幹線,而李信和李武他們這些捕快,一般都是在主幹線的左側平行位置。

  也就是在進二門之前,左右兩側各有通路,在走到二門前麵後,向左拐走一段路,之後到的地方就是快班房了,也就是捕快們常待的地方。

  穿過快班房後麵就是捕房,也就張衝這類捕頭待的地方,李信和李武經常在的房間就是在這裏。

  不過快班房和皂班房沒有直接連通,但是張衝的捕房卻有路通向大堂的後麵。

  說的簡單一點,李信和李武所了解的縣衙內部,如果隻看道路不看房子,隻看路線的話,大概就像一個“中”字。

  縣衙坐北朝南,最南麵是大門,所以把“中”當成地圖的話,要從下往上看。

  下麵出頭的部分,就是從縣衙大門到二門的路,上麵出頭的部分,則是從大堂到內宅的路。

  中間的方框有三條豎線,快班房在最左側,皂班房就在中間。

  縣令升堂一般都是從後麵進入大堂,是因為大堂的後麵是通向宅院的路,也是縣令居住的地方。

  而李信和李武對縣衙的了解,也到此為止,至於大堂在後麵是什麽布局,李信和李武就不清楚了,因為他們幾乎沒有去過。

  或者說隻去過一次,就是他們小的時候,第一次進縣衙時。那次縣令是把他們直接叫到了花廳,而花廳就在內宅的右側。

  此時縣衙內燈火通明的地方,就在內宅的書房。

  書房內的案桌後,端坐著一人,正是水芸縣的江縣令,此時雖然快要深夜,但見對方依舊衣衫整齊的穿著正裝,桌椅文件也規規整整,整間屋子都顯得有條不紊。

  不過屋內還是有個稍微顯眼的東西,由於現在是寒冬,所以在桌子的右側地上,還放著一個小炭爐用來增溫取暖,雖然這時代有煤,但這裏燒的自然是木炭。

  此時的縣令正端著手中的精致茶碗,眯著眼用蓋子一下一下的撥動著茶水,使的整碗茶水上下翻轉,輕撥為淡,重撥為濃。

  好像在撥弄著茶水的濃淡,又好像在認真的思考著什麽。

  而縣令麵前的桌子上,同時擺放著三份文件,其中一份正是李信下午剛剛寫的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