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忍不住的憤怒
作者:風中的失落      更新:2020-03-13 19:54      字數:3264
  .,

  崇禎十一年的春節到來了。

  沈陽,大清國都城盛京,同樣是熱鬧非凡,被後金皇太極改稱呼為滿人的大清國,同樣重視春節,隻不過滿人的習俗與漢人略微有一些區別。

  大政殿,皇太極坐在龍輦之上,臉色陰沉,神態很不好。

  這個春節,可謂是皇太極最為窩心的春節了,遼東之戰的失敗,多鐸和阿濟格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皇太極趁機從多鐸的手中奪過了鑲白旗,逐漸充實了鑲黃旗以及正藍旗的力量,不過折損了六萬多軍士,這麽慘重的損失,誰都難以承受,更加讓皇太極想不到的是,大明薊遼督師吳宗睿,居然托人送來了信函,準備交換遼東之戰俘獲的一萬兩千多俘虜。

  這一萬兩千俘虜,全部都是滿八旗軍士和蒙古左右營的軍士。

  交換的條件很明確,其中一萬俘虜交換十萬被大清劫掠的漢人,其餘兩千俘虜交換二十萬兩白銀以及兩萬石糧食。

  看完信函,皇太極氣得差點背過氣,要不是他強忍住,送信的商賈早就被斬殺了。

  皇太極徹底清楚了,吳宗睿不是一般人,將要成為他和大清國的最大威脅。

  吳宗睿提出的交換條件,皇太極本來打算一口回絕的,他很清楚吳宗睿的心思和打算,大清國最為缺乏的就是人口,起家於極北之地的大清國,人口的存活率本來就不高,而沒有充足的人口,發展就是空談,試想一下,沒有充足的人口耕種,大清國那麽多的滿人權貴吃什麽,滿八旗靠什麽去征伐,所以八旗軍每次入關作戰,劫掠人口就是最為重要的任務之一。

  至於說白銀,皇太極倒不是很在意,消耗掉的白銀,下一次作戰搶回來就是了。

  大清國的基礎還很薄弱,數次征伐劫掠來的漢人,已經成為大清國最為勤奮之人,他們的地位最為低下,也最好管理,如果失去了這些人,僅僅依靠八旗之中的百姓,皇太極不敢想象大清國會出現什麽樣的局麵。

  可是讓皇太極萬萬想不到的是,就在他準備一口回絕吳宗睿提出來的要求之時,盛京居然傳開了消息,言大明的薊遼督師吳宗睿,準備用滿八旗和蒙古左右營的軍士交換漢人以及錢糧,如果皇太極不答應此項要求,則登萊新軍將斬殺所有的俘虜。

  聽聞這些傳聞,皇太極勃然大怒,卻毫無辦法。

  代善和多爾袞等人暫時沒有什麽動靜,但皇太極知道,不要多長的時間,他們一定會當麵建議,要求朝廷答應吳宗睿的交換條件。

  仔細思索之後,皇太極感覺到心寒,他感覺到了,這一任的薊遼督師吳宗睿,比起前兩任的薊遼督師袁崇煥和孫承宗都要厲害。

  範文程進入大政殿的時候,皇太極微微歎了一口氣。

  “好了,承恩,你到偏殿去,朕一會就去偏殿。。。”

  範文程看了看守衛在大政殿的諸多軍士,一言不發,朝著偏殿的方向而去。

  皇太極當然不會在大政殿與範文程商議重要的事宜,以免消息泄露出去。

  皇太極剛剛進入偏殿,範文程立下跪下請安。

  “文程,平身吧,朕今日讓你到宮裏來,所為何事,你應該是清楚的。”

  待到範文程站好了,皇太極從桌案上麵拿起了信函。

  “這封信,是大明薊遼督師吳宗睿寫來的,盛京傳的沸沸揚揚的有關交換俘虜的事宜,全部都在這份信函裏麵,朕本不打算公開此事,誰知道有人想到了朕的前麵,有意的傳開此事,逼著朕答應下來。。。”

  “你好好看看,看完之後說說你的想法。”

  信函的內容不複雜,範文程用了不到兩分鍾的時間,就看完了信函。

  範文程恭恭敬敬的將信函放置到桌案上麵,沒有馬上開口說話。

  皇太極看了看範文程,再次歎了一口氣。

  “你們漢人啊,心思縝密,做什麽事情都是計劃周密,這個吳宗睿,朕還真的是小看了,他要是大明的皇帝,我大清國怕是要遭遇滅頂之災啊。”

  範文程的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連忙抱拳開口了。

  “皇上,奴才覺得吳宗睿沒有那麽可怕。。。”

  皇太極揮揮手,打斷了範文程的話語。

  “文程,不用著急,聽朕慢慢說。”

  “接到這份信函之後,朕想了很多,從當年的複州之戰開始,那個時候,朕根本不知道什麽登萊新軍,更不知道這個吳宗睿,就算是登萊新軍奇襲了複州,甚至威脅到蓋州,朕也沒有在意,當年的毛文龍,不也是如此做的嗎,根本無法動搖和威脅我大清國。”

  “前年阿濟格率領大軍入關劫掠,吳宗睿率領登萊新軍,打敗了阿濟格,那個時候朕也沒有在意,無非是因為阿濟格的狂妄自大,給了吳宗睿可乘之機,朕隻是略微的關注吳宗睿和登萊新軍,覺得他還不足以動搖我大清國的根本。”

  “去年的遼東之戰,朕開始重視吳宗睿,我十萬大軍,進擊遼東,損失六成左右,但仔細回憶此次的戰役,朕覺得吳宗睿也不是那麽可怕,無非是多鐸立功心切,讓吳宗睿抓住了機會,若是多鐸審時度勢,糧草不足的情況之下及早撤兵,也不至於有後麵的慘敗。”

  “上麵的三次戰鬥,朕隻是覺得,吳宗睿麾下的登萊新軍,戰鬥力不一般,不是大明其他的軍隊可以比擬的,包括遼東邊軍都不可能相比。”

  “可是吳宗睿的這份信函,讓朕的心裏徹底涼了,朕察覺到了,吳宗睿不僅是想著打敗我大清國的八旗軍,還想著動搖我大清國的根本。”

  “我大清國處於極北之地,本就缺乏人口,這些年的征伐,不管是父皇還是朕,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劫掠大明的人口,其次才是劫掠錢糧,打敗明軍,這樣不僅能夠補充我大清國錢糧的不足,還能夠增強我大清國的實力,削弱大明的實力。”

  “吳宗睿這等的想法,就是剝奪我大清國的人口,讓我大清國無法壯大,讓朕後怕,遼東之戰後,遼東的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遼河以西全部被大明的登萊新軍占據,朕聽聞,西平堡、廣寧等城池正在加固,大淩河城也正在修建,若是等到這些城池修築和加固完畢,我們的進攻難度將成倍的增加。”

  “朕已經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親率大軍,發起對遼東的進攻,打碎登萊新軍在遼東的一切計劃和籌謀,可讓朕沒有想到的是,登萊新軍居然占領了複州城池,直接威脅到蓋州等地,朕猶豫了,若是率領大軍進擊遼東,吳宗睿避實擊虛,命令登萊新軍從蓋州發起對盛京的進攻,我大清國就可能動搖根基了。”

  “這一次吳宗睿親自寫來信函,試圖以我八旗軍軍士、蒙古左右營的軍士交換人口和錢糧,朕本來是想著壓下去,可吳宗睿居然將消息完全泄露出去,而且朕要是不答應吳宗睿提出來的要求,一萬多的子弟就要被斬殺,讓朕根本無法拒絕。”

  。。。

  皇太極侃侃而談,其語氣好像不是評價對手,而是讚譽大明的薊遼督師吳宗睿。

  範文程聽得膽戰心驚,他從來沒有見過皇太極如此讚譽某個人,包括大清國的諸位親王,也沒有得到這樣的讚譽。

  皇太極終於說完了,看著範文程。

  範文程擦去了額頭上的汗滴,看著範文程。

  範文程內心叫苦,其實他也察覺到了,大明的薊遼督師吳宗睿不是一般人。

  “皇上,奴才以為,您大可不必如此的擔憂,奴才記得崇禎三年,大明薊遼督師袁崇煥,也是作戰勇猛,守住了寧遠城池,可袁崇煥還是被大明的崇禎皇帝斬殺了,這一次吳宗睿居然敢用我大清國的八旗軍士、蒙古左右營的軍士來交換人口和錢糧,此事若是被大明的崇禎皇帝知道,還不引發軒然大波,吳宗睿不管怎麽厲害,都要聽從大明崇禎皇帝的號令,若是能夠從這方麵做一些文章,吳宗睿必定被大明的崇禎皇帝懲戒。。。”

  皇太極微微點頭,但神色還是頗為凝重。

  “文程,你說的有些道理,但朕覺得不踏實,吳宗睿年紀輕輕,就是大明的太子少保,應該是得到大明崇禎皇帝的完全信任,所以才敢做這些事情,朕怎麽能夠從中去離間。”

  “皇上,奴才覺得不一定,當年袁崇煥不也得到了崇禎皇帝完全的信任。。。”

  皇太極歎了一口氣,站起身來。

  “用這些權謀,朕總覺得不是滋味,若是能夠和吳宗睿麵對麵交鋒,徹底打敗他,是朕最為欣慰的事情,也罷,朕仔細想想。”

  聽見皇太極如此說,範文程鬆了一口氣,正準備告退。

  “文程,此次交換朕不能拒絕,你說說,讓誰去辦理此事啊。”

  範文程楞了一下,抱拳稽首開口了。

  “皇上,此事重大,奴才不敢妄言。。。”

  “讓你說就說,不必有那麽多的擔憂。”

  大顆的汗滴從額頭滑落,範文程不敢擦,抱拳開口。

  “那奴才就鬥膽了,奴才覺得禮親王殿下最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