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七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作者:老白豬      更新:2020-06-27 16:11      字數:2201
  這,其實說到底,還是呂後在他們心中積威日久的緣故。

  大家都怕她,怕慣了,她不死,反她就反的不安心,怕出事,怕滅九族。

  此時張九言在高傑心裏,那就是因為張九言有威信,他才不敢還手。

  再加上這事情他高傑自己也知道理虧,所以自然是任張九言打罵了。

  “高傑,你好大的膽子,敢調戲我姐。”

  張九言氣急之下,抽完兩鞭子猶不解恨,翻身下馬,一把揪住高傑衣領,虎目凶悍,眼睛都要瞪出來吃人了。

  “沒有沒有,大哥,我哪敢啊,我真是喜歡阿姐,想要追求她,她不答應,我立馬就走了。

  要是我有對阿姐無禮,大哥便是將我碎屍萬段,我也絕對沒有二話。”

  高傑嚇得連連搖頭,不住的解釋,生怕張九言一個氣壞了,真把自己給弄死。

  這時候黃雅升下了馬,拉著張九言在一旁勸道:“言哥兒,看他樣子不像在說假話,不如且去先詢問你家阿姐,再做處置不遲。”

  張九言聽了黃雅升的話,再看高傑樣子也算有些底氣,不怕查,這才是鬆了手,喝道:“給我滾回去。”

  “哎哎哎,,,”

  高傑連連答應,對黃雅升也是投來感激的目光。

  三人上山,張九言找到姐姐,問明事情,知道高傑確實沒有對姐姐不敬,這才是火氣消了不少。

  而後張九言對高傑問道:“高傑,你收拾包袱是做什麽?若是想走,現在就走,若是不走,給我滾回去閉門思過。”

  高傑見張九言火也發了,沒有再揪著事情不放,隻是閉門思過而已,自是不會再離開。

  雖然張九言嚴厲,但是卻辦事有章法,不亂來,跟著這樣的大哥,心裏也踏實。

  再說了,在這裏他地位也不低,在張九言身邊也是受到了重用,離開這裏,又要重頭再來。

  這是何苦呢。

  “不走不走,我這就回去閉門思過,”

  高傑連連答應,一溜煙的跑回家去了。

  高傑走後,張九言姐姐道:“九言,其實你也不用這麽嚴厲,還抽了他鞭子,有點過了,他也沒把我怎樣。”

  張九言狠狠道:“他要敢把你怎樣,我就直接砍了他,還用的著來對質。”

  張九言姐姐欣慰的笑了,摸了摸張九言的頭,“傻弟弟,知道疼姐姐了。”

  張九言也是跟著笑了,“你是我姐,我不疼你誰疼你?”

  兩姐弟說笑一陣,張九言姐姐下去忙了,這時候張九言才是有時間來招呼黃雅升。

  “公子,讓你看笑話了。”

  張九言向黃雅升告罪一聲,黃雅升自是不會在意,反而對張九言在手下人心中的威信感到驚訝,

  他沒想到像高傑那樣的人,在張九言麵前也是大氣不敢喘,可見張九言管人,那是相當有一套的。

  “無妨無妨,言哥兒以一人之力,可以將山寨管理的井井有條,即便是人在遠行,也不影響山寨的運作,此一點,足以使學生欽佩。”

  黃雅升拱手,真心說道。

  張九言被黃雅升誇讚了一句,也是心裏高興,提出帶黃雅升在山寨巡視一圈,看一看,黃雅升欣然前往。

  張九言如此,便如帶著黃雅升在山寨巡查。

  因為山寨還處在建設當中,特別是外麵兩座小山,那更是半成品,所以這時候山寨顯得很淩亂,到處都是搬運木材石料的人,熙熙攘攘。

  黃雅升見此,心中感慨,看樣子張九言是要在此常住久留了,真是可惜了一個豪傑般的人物。

  一番看罷,見天色不早,黃雅升提議回家去,張九言挽留他吃了飯再走。

  黃雅升本不想推辭,怎奈家中老父身體不行,想著早一點回去,以安其心。

  張九言聽了,自是沒有再多勸,安排人將他送去縣城。

  黃雅升走後,張九言叫來劉宗敏和張桂雲,對他們詢問一番山寨的情況,知道一切都正常,沒有什麽事情,張九言才是放心。

  不過張桂雲說到錢糧的時候,卻是麵露苦色。

  他說以當前的糧食消耗,隻夠再維持七八天而已,更不要說到給青壯們發月糧的時候,那更加是不夠。

  至於銀子,整個山寨的銀子也隻有五十三兩。

  眼看著山寨的建設如火如荼,沒有錢糧支持,那是萬萬不行的。

  張九言聽了,隻是微微一笑,沒有說什麽,隻是讓他不用擔心,自己會想辦法。

  他們下去後,張九言的臉色才是浮現出深深的擔憂。

  這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自己本來還錢糧充足,但是誰想經過賀人龍一事,自己雖然打敗了艾萬年,但是卻並沒有多少繳獲,

  隻收獲了一下兵器盔甲而已,銀子糧食全被賀人龍帶走了,幾近於無。

  現在山寨處處要用錢糧,沒錢糧,兜不住啊。

  “看來得想個源源不斷,錢生錢的辦法才是,這麽下去,不行啊。”

  但是怎麽去錢生錢,卻是一個很難的問題。

  這年頭,做買賣,那真是不好做,老百姓的錢那不是一般的難賺,那是相當相當的難賺。

  陝西,作為明末最先亂起來的地方,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他們在這裏一招手就是幾千人幾萬人,

  雖然這裏麵也有很多人是被裹挾的,不得不加入。

  但是更多的人卻是迫於生活的困頓,不得不加入。

  要知道崇禎帝時期陝西是個什麽樣子?

  孩子走到外麵,也許就回不來了,因為極有可能被饑餓的流民抓去吃掉,這句話絕對不是危言聳聽,那是多不勝數啊。

  便是那流民與流民之間,也是時常爆發衝突廝殺,最後死去的人,淪為勝利一方的食物,這在明末時期的記載也不鮮見。

  曆史上便記載,從天啟二年至崇禎二年,陝西連續八年大旱無雨,崇禎三年又大澇,下大雨,發水災,一波接一波,百姓流離失所,死者無數。

  到了崇禎六年,陝西又大旱,鬥米千錢,人相食,赤地千裏無人煙。

  而且明末時期的陝西不但是饑荒,還戰亂頻頻,你殺來,我殺去,就沒安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