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餘波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2-04-20 23:41      字數:1256
  曹丕在鄴城借魏諷謀反案大肆清除曹植的黨羽或是支持者的時候,曹操正在漢中領兵與劉備糾纏,曹丕此舉可謂是先斬後奏了。

  而曹操在得知曹丕的所作所為後,終於明白曹丕這十三年表現出來的寬厚仁愛都是偽裝出來的,之前一直覺得曹丕品行高潔故此才有諸多重臣支持,如今看來全部都是虛假的。

  如此一來,在曹操心中,曹植是才華成疑,曹丕則是品行成疑,兩人最為曹操欣賞的地方都打上了大大的問號,兩人在曹操心中的評價自然又重新回到了同一起點,加上曹丕此次忍耐了十數年的鬱悶一次爆發出來,實在是有點驚人。

  曹操思及曹丕的所作所為,估計自己百年之後曹植也不會有什麽好果子吃,於是便借曹仁在襄樊被關羽包圍的機會,命曹植擔任南中郎將,行征虜將軍事,率領大軍(估計就是於禁所部了。)解救曹仁。

  後世有人認為曹操此舉,乃是起了再次讓曹植成為太子的心思,但是按照實際來說,這個想法也太偏激了,這個時候曹操才昭告封曹丕為太子沒兩年,而且曹丕實際上得到了不少重臣的支持,加上曹丕所為,雖說是偏激,但也是王者手段,用修飾美化的話來說,就是夠決斷,甚至可以說是深肖曹操了。

  故此,就憑這些就否定曹丕的太子之位,未免有點太想當然了,按理來說,曹操讓曹植擔此重任的理由,應該是讓曹植在軍中擁有一定勢力,然後可以憑此自保而已,甚至理想點來說,就是讓曹植解了曹仁之圍,順理成章就留在荊襄一線,協助曹仁防禦蜀漢、東吳來犯,待曹仁離任就接受荊襄一線了。

  如此一來的話,曹植手握重兵,又是在防禦敵國一線,加上與曹丕乃是兄弟關係,幾重考慮下來,曹丕理應會放過曹植的了。

  曹操本來應該是借此機會,讓曹植離開鄴城,往荊襄尋一自保之地的,但是曹丕確實心狠,不知道他從什麽途徑得知了這個任命,竟然刻意請曹植飲宴,並在酒宴上半勸誘半強逼不斷讓曹植喝酒,直至喝到酩酊大醉為止。

  《魏氏春秋》就記載有:“植將行,太子飲焉,逼而醉之。王召植,植不能受王命,故王怒也。”,估計曹操知道曹植因為醉酒無法受命的事情之後,心中肯定是狂念“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塗也”這句話,本來是準備好一個機會給曹植自保的,但是其如此不自愛,實在是讓曹操失望了。

  恰逢此時關羽鋒芒極盛,威震華夏,曹操自也無暇繼續處理此事了,不過估計後來曹操得知曹丕如此施為之後,心中定然是十分憤怒的,畢竟曹操為人處事或許不堪,但是其對自己親族兄弟確實不錯,所以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等諸兄弟才鼎力扶助曹操,這才有了曹氏江山。

  但是如今曹丕竟然連自己同父同母的親兄弟也如此陷害,品性可謂不堪之極,若是將曹氏江山交到曹丕手上,或許並不是一件穩妥之事。

  或許是出於這種思維,曹操在關羽死後,荊襄局勢穩定之後,就有了連番動作,首先是從居巢前線召回了夏侯惇,從襄樊前線召回了張遼、徐晃,將這三個名將叫到河南摩陂會見,期間“召惇常與同載,特見親重,出入臥內,諸將莫得比也”,可謂是同車同臥,按照《三國誌》對政治領袖與其他人物的親密舉止均隱含拉攏、托付大事的含義,此番曹操應該是有特別交待說予夏侯惇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