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隆中對”的實現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2-04-20 23:41      字數:1294
  之後通過諸葛老大高超的內政能力,劉備的實力更是突飛猛進,這才有了足夠的資本入川,最後成功占據了益州這個天府之國。

  劉備勢力從江夏一城之地,發展到擁有整個益州、半個荊州的大勢力,之後更在與曹操的漢中爭奪戰裏麵,斬殺了曹軍的大將夏侯淵(按地位來說,相當於後世一個方麵軍的司令),活活將曹操耗到軍心士氣全失,就連軍中謀士楊修也說出了著名的“雞肋”之語。

  這個時候的劉備勢力,可謂是巔峰時刻,軍事實力已經可以說是與曹操分庭抗禮,遠遠淩駕於東吳之上。

  劉備勢力曆經波折,還是頑強發展,沒有中途崩潰,諸葛老大的“隆中對”可謂居功至偉,正是有了這個戰略思想,劉備勢力才能上下一心,堅定地向著完成這個戰略構想邁進。

  而天意也好像是冥冥中照顧漢室,竟然真的讓劉備勢力曹操和孫權兩者間的夾縫中生存壯大起來,當然了,期間諸葛老大和劉備先主也肯定是不斷調整各種策略,讓“隆中對”一步步邁向實現。

  本來這個時候的劉備勢力,已經是基本完成了“隆中對”裏麵的戰略構想,據有川蜀,隨時可以兵出長安,而大將關羽出鎮荊州,一旦兵出宛城、洛陽,勢必令到曹操一方分兵乏術,天下可定。

  可惜曹操雖然主動放棄了漢中之地,但是撤退之前玩了一個狠的,將漢中人口遷移了不少,加上自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張魯投降,曹操平定漢中後,為防張魯的五鬥米教在漢中死灰複燃,曹操就令張魯遷往洛陽,當時很多教眾都跟隨張魯,曹操更是順勢將漢中的人口大量遷往關中、洛陽一帶安置。

  而劉備發動漢中之戰是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直到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才將曹**走,期間劉備和曹操相持階段,曹操還是不停遷移漢中人口的,據史料記載,大概遷移了十數萬到二十萬左右的人口,按常理推測,因為關中距離教近,應該約七八成人口落戶到了關中地區,約兩三成人口到了洛陽司隸地區。

  當然了,去到洛陽地區的肯定是當中富戶及有一定技術的人員,可以說是人口裏麵的精華部分了。

  故此劉備雖然是奪取了漢中地區,有了兵逼長安關中的橋頭堡,但是漢中人口流失過半,已是無力供應大軍屯駐了。

  估計也是出於這個原因,劉備也怕曹操領軍卷土重來,到時攻守之勢互換,漢中就不但沒有對劉備勢力有所助益,反而會需要劉備勢力不斷從成都地區運送糧食來支持,成都地區如果如此不斷放血的話,勢必引來轄下民眾不滿。

  所以從戰略上來說,劉備才會啟用關羽的荊州軍團,兵進樊城一線,牽製曹軍,好讓漢中地區能夠休養生息,囤積一些糧草以備將來北伐。

  但是可能所有人都想不到,關羽本來應該是試探或是牽製性質的進軍,竟然在各種機緣巧合下,打出了一個大暴擊,一個水淹七軍竟然將曹軍荊襄方麵的主力野戰部隊清空了,直接讓關羽包圍了樊城。

  一旦樊城被攻下,關羽就可以率軍直犯曹操所轄的宛城、洛陽這些中原核心地方了,如果劉備方麵得知消息,肯定是會不顧一切,怎麽樣也會從漢中發兵攻打長安關中地區的,到時候兩麵夾擊,曹軍怎樣也會丟失其中一線。

  甚至如果曆史上曹操遷都之事確定的話,就會差不多丟失了曹操轄下的一半地方,加上益州變成了大後方,要重演當年秦皇滅六國、劉邦定鼎天下的戲碼也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