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韓信之死的前因後果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2-04-20 23:41      字數:1391
  劉邦見了韓信,二話不說就讓人將韓信捆綁起來,韓信自以為不能幸免,就說果如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如今天下已定,他就早料到自己不得善終了。

  劉邦聽了韓信的說話,也沒有將他定罪,而是說有人告他謀反,然後便將韓信塞進皇帝鑾駕後麵的副駕(也就是成語誤中副車裏麵的副車了,古時皇帝出巡,會有兩三輛車駕於皇帝自己的車駕一模一樣的,皇帝坐哪輛車駕,都是臨時決定,所以當年張良撥浪沙刺殺秦始皇,就不能確定秦始皇究竟坐在哪輛車裏麵,致使刺殺計劃功虧一簣。)中,將韓信帶回洛陽再行處理。

  回到洛陽之後,或許是劉邦想通了,並沒有將韓信定為謀反罪誅殺,隻是將韓信貶為淮陰侯,但是韓信久為王爵,對與絳侯周勃、潁陽侯灌嬰、舞陽侯樊噲這些昔日下屬處於同等地位感到羞恥,自此常常裝病不參加朝見或跟隨劉邦車駕出行,隻在家中悶悶不樂,常有怨言。

  後來匈奴攻漢,從代國進入,當時的代王劉仲乃是劉邦的二哥,他竟然棄國自己逃回洛陽,被貶為合陽侯,劉邦於是改立兒子劉如意為代王。

  不過由於代國實在重要,是抵禦匈奴的第一線,加上劉如意年幼並無就國,所以最後劉邦將陳豨封為夏陽侯,命其為代國丞相出鎮趙、代,北方邊境的軍隊全都歸他統領以抵禦匈奴。

  陳豨資曆匪淺,當年平定燕、趙的時候就在韓信麾下,所以陳豨臨去代國前就向韓信辭行,據傳就是這個時候,韓信竟然與陳豨密謀,讓陳豨將來在北地舉兵,韓信在洛陽裏麵起兵策應,陳豨深深佩服韓信的兵略,就答應下來了。

  於是陳豨到了代國之後,就學著他的偶像信陵君的做法,招納門客、禮賢下士,有次陳豨休假回鄉路過趙國,被當時趙相國周昌(就是成語“期期艾艾”裏麵“期期”的說出者,據《史記》所載,當年劉邦欲廢太子劉盈改立劉如意,周昌極力反對,由於其人口吃加上激動,進諫言的時候就說道:“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不奉詔。”,於是就與後世鄧艾口吃時候經常說“艾……艾”合成一詞了。)看到。

  周昌此人性情耿直,便直接進京朝見劉邦,將陳豨此種做法向劉邦報告了,劉邦相當信任周昌,就派人去調查陳豨,後來趁劉邦父親劉太公去世的機會,打算召回陳豨。

  誰知道此種國喪,陳豨竟然也敢稱病不回長安,一個月之後更是直接自立為代王,起兵攻略趙、代兩地。

  劉邦收到消息,當即召集謀臣商議,然後頒布詔令,隻追究叛亂首領陳豨與王黃等人的罪責,其餘被牽連的官員一律不予追究。

  發布完如此分散叛軍人心的詔令後,劉邦就帶領眾將親自去北方平叛了,而韓信這個時候卻依然托病,沒有跟隨劉邦前去平叛。

  而劉邦除了自己的軍隊之外,當然會征召其餘諸侯的軍隊,根據曆史記載就有梁、趙、齊、燕、楚等諸侯的軍隊參與,其中梁王彭越,卻沒有親身響應劉邦的征召,稱病不至,隻派了手下衛胠領軍來援,劉邦自是記上一筆了。

  這個時候在長安,有韓信的一名門下向留守的呂雉告發,說韓信在府中密謀,意欲謀反,韓信的計劃乃是夜裏假傳詔書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隸,然後發動這些人抓住呂雉和太子劉盈,再假傳命令控製長安,以響應陳豨。

  呂雉得信後,本來想立刻傳召韓信進宮再解決他,但又怕韓信不受召,反而打草驚蛇,便找來蕭何商議,最後蕭何出謀,讓人假裝從北地回來傳訊,宣告陳豨已經敗亡,召令列侯、群臣入宮慶賀。

  韓信不虞有詐,便跟從一眾大臣入宮,之後就被呂雉命人殺死在長樂宮鍾室,夷滅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