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一脈相承的炎漢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2-04-20 23:41      字數:1414
  西漢的開國侯含金量如此足,故此後世認為,光武帝劉秀能再興漢室,固然是他才能超絕(也有人說是位麵眷顧),但是也有漢高祖劉邦如此念舊及大度的原因在裏麵。

  要知道劉邦這樣封侯,就給了世人一個理解,那就是為漢室拚命的話,隻要最後漢室得了天下,就算是中途犧牲的人,其功勞也會惠及家人的。

  所以自王莽篡漢之後,天下雖然義軍紛起,但是各路義軍都紛紛擁立劉姓子弟為領袖,先後有劉秀長兄劉縯領導的南陽郡舂陵軍、西漢趙繆王之子劉林和廣陽王之子劉接在河北擁立王朗(自稱漢成帝之子劉子輿)為帝的趙漢。

  就連起義軍中實力最強大的綠林軍和赤眉軍,也是先後擁立了劉姓宗室子弟為帝,綠林軍擁立了史稱更始帝的劉玄,赤眉軍擁立的則是史稱建世帝的劉盆子,最為奇葩的是,不論是河北的王朗、綠林的劉玄還是赤眉的劉盆子,他們定的國號都是漢,所以搞笑的一幕就此出現了,三個漢朝爭天下。

  後世為了區分這幾個政權,隻能將王朗政權稱為趙漢、劉玄政權稱為綠林漢、劉盆子政權稱為赤眉漢,加上這個時候名義上還是劉玄麾下大司馬,正在河北與王朗政權爭鬥的劉秀,天下誰屬,有識之士都認為隻在這四個勢力之中,所以才智之士都紛紛投效,欲博一個封侯的前程。

  而最後的結果也不出這些人的預料,東漢立國之後,劉秀也是大封群臣,除了最著名的“雲台二十八將”外,據傳封侯者達三百餘人。

  漢室能夠再興,估計劉邦慷慨念舊的這塊金漆招牌在其中起了不少作用,而到了東漢崩潰,先主劉備單憑著漢室宗親這個招牌,就能有不少謀臣猛將或是土豪投效,大家存的估計也是這種心思。

  所以蜀漢建立之後,當時先主劉備為了酬功,將當時蜀漢最大的投資人糜竺封為安漢將軍,位在群臣之上,連關羽、張飛、諸葛亮都不及。

  雖則糜竺由於自身能力問題,權力並無多少,但是在蜀漢的權位並不低,也算是對他當年依然舉家資助劉備事業有了一個最好的回報,而劉備對糜竺也算是仁至義盡的了,就連糜竺弟弟糜芳出賣關羽,導致荊州失守,諸葛亮所設計的《隆中對》裏麵益州、荊州兩邊夾攻曹魏以複漢室江山的計劃崩潰大半。

  就算如此,先主劉備也沒有遷怒於糜竺,反而在糜竺向其負荊請罪的時候,溫言勸慰他,隻是糜竺最終由於慚愧恚恨得病,一年之後就病死了。

  而漢高祖劉邦雖則是慷慨念舊,其手下功臣也大多能得善終,但是就韓信、英布、彭越三人的遭遇,就讓後人詬病不已,落下一個刻薄之名。

  韓信、英布、彭越三人的事情,曆史迷霧太多,後世已經說不清了,按理來說,後世有人說是呂後瞞著劉邦處理了他們三人的說法,是不大可能成立的,就算是劉邦沒有出手,但是殺死國中大將這種事,若說劉邦毫不知情是怎麽都說不通的,起碼也是知道劉邦有這個心思的,呂後才會動手。

  但若就此說劉邦刻薄,也未免太過,對比劉邦所封的一百四十多名列侯來說,隻死了其中數人就斷定他刻薄也真的是不太客觀。

  雖知道劉邦主導或是默認殺死的這些功臣,都是有一定原因的,首先這些都是異姓王,除了韓信算是劉邦屬下之外,其餘如英布、彭越等,多是本來就自有領地,隻是幫助劉邦一起打敗項羽而已,應該算是合作者身份,頂多也就隻能說是客將而已。

  故此漢朝建立之後,這些本來就是桀驁不馴的人,屢有冒犯之語,這也是曆來王朝建立之後,武將多被屠戮的原因,本來打天下靠武將,治理天下武將的作用就不明顯,但是這些武將往往自恃功高,對已經成為皇帝的老上司不太尊重,在需要威嚴以統領天下的新時期,自然不受皇帝待機,尋機處理也是常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