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人的習性乃是貪圖便利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2-02-18 00:26      字數:1452
  這東西其實就是墨鬥了,在後世的中國,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其實還是很常見的,建築、木工等行業都要用到這東西。

  這東西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劃定直線,固定一點之後拉直用墨汁浸透的棉線,然後用手拉起棉線,鬆手,棉線自然會在平麵上留下黑色的一條直線,這就是木匠的行話“彈線”了。

  而隨著國家越來越發達,鋼材等金屬材料漸漸普及,很快就出現了一兩米長的鋼尺了,由於鋼尺上還有刻度,明顯就比墨鬥要方便得多了,慢慢木匠這些小活的工種就不用墨鬥了,隻有建築工地等地方還用墨鬥了。

  到了鋼卷尺出現後,十米、二十米、三十米的卷尺都出現了,建築工地等這些大活也開始用鋼卷尺代替墨鬥了,隻有一些比較偏遠的地方建房子,才繼續用著墨鬥這東西了。

  時間邁進二十一世紀後,連激光等直線測量工具都開始逐漸出現,墨鬥這東西就基本被拋棄了,隻能在博物館中找到它的身影。

  當然了,就算再古老的東西,也會有人玩得非常溜的,後世網絡上就曾有過一些視頻,一些用了幾十年墨鬥的人,劃線可能會比用現代工具的人還快。

  但是這就好像後世依然有人堅持用算盤,甚至用算盤計算數目的速度還要快過用計算器的人,所以八十、九十年代銀行找人還要考珠算呢。

  不過這畢竟是沒有意義了,就猶如弩必然代替弓,燧發槍必然代替火繩槍一樣,一兩個超乎尋常的神箭手或是神射手並不能改變這種時代巨潮。

  普通人選擇工具的著眼點永遠是便利(發覺中華文字真是博大精深,就這兩個字就可以包括了便宜、方便、容易操作等意思。),就像後世的汽車行業中的手動擋和自動擋之爭,雖然手動擋的支持者標榜手動擋汽車更省油、更專業,熟練的駕駛者絕對可以駕駛得比自動擋汽車還要快。

  但是這種爭論始終也是徒勞的,市場的抉擇最後還是說明了問題,市場上的絕大部分汽車使用者,最後選擇的都是自動擋,因為實在是方便,在一些特殊場景(例如塞車和上坡。)中,能夠有效減少自己的疲勞。

  而且一些選擇了手動擋汽車的人,考慮的也是價錢問題而已,畢竟手動擋汽車普遍比同等的自動擋汽車要便宜,維修成本也相對較少。

  這從後世電腦操作係統的競爭中也可以看到這個定律,電腦剛發明出來後,是沒有操作係統的,是由專業的程序員去將自己編寫的代碼及數據轉換成二進製碼,然後用穿孔的方式,將二進製碼錄入到紙帶上麵,然後啟動機器,讀入程序和數據,計算完畢完畢後,下一個程序繼續以此方式繼續運行。

  後來才發明了DOS係統,DOS係統有兩個最主要的分支,就是IBM公司的PC-DOS和微軟公司的MS-DOS係統,這兩個係統可以說是大同小異,各有千秋。

  之後就是蘋果公司發明了首個電腦視窗操作係統“Mac OS”(可不是微軟首創的。),微軟公司也不甘示弱,不久就發明了“Win”係統。

  而自從微軟公司的“Win”係統問世以來,可謂一枝獨秀,很快就憑著使用方便這個最大的賣點占領了大部分市場。

  後世曾經有公司作出過調查,“Win”的市場占優比大致為百分之九十,當然其他公司也不甘心放棄這麽大的一個市場,不斷研發新的操作係統,希望撼動微軟的絕對領導地位。

  好像蘋果公司就一直不放棄,自己公司的產品堅持用自己的操作係統,所以“Mac OS”係統開發到了“Mac OS X 10.8”版本(最新的好像是10.15,筆者不用蘋果,沒了解。)。

  而一些公司也繼續投入資源開發出不同的操作係統,標榜的口號有更便宜、更安全、更靈活、更個性化等等。

  但是到了最後,還是無法改變市場上大部分電腦使用者對微軟係統的使用習慣性,便於使用始終成為了微軟繼續占領大部分市場的利器。